關於感人的故事作文範文

  感動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共鳴,只要你留心就能發現身邊那些感人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昨天,我們上《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時,老師在中間給我們看了一個小故事,非常感人。故事說了一個小女孩的爸爸去世了,她不會說話,和媽媽相依為命。她一天中最快樂的事,就是媽媽下班回來,因為媽媽每天都會給她帶一塊年糕。那一塊小小的年糕,在她們這樣貧窮的家裡,已經是至高無上的美味了呀!

  有一天晚上,小女孩等了很長時間,外面正在下著大雨,還沒看見媽媽回來。她沿著媽媽平時下班的路走,終於發現倒在地上的媽媽。開始她以為媽媽睡著了,可是,她發現媽媽的眼睛睜著,手裡拿著一塊年糕。小女孩忽然想起來,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坐在地上,眼裡的淚水順著臉頰流下來。她用手語做著那首“感恩的心”,一直等到媽媽的眼睛完全閉上。

  我在讀完這個故事後,眼淚靜靜地流淌下來。我猜,那位媽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一定在想:寶貝,媽媽不行了,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每個親人都對孩子有真誠的愛,讓我們珍惜親人的愛吧!

  篇2

  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衝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迴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裡,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髮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準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裡,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螢幕,發現螢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篇3

  中秋節是個家人團聚的日子。

  這一天,全家都從遠近不同的地方聚到了外婆家。我們一邊品嚐著香甜美味的月餅和水果,一邊欣賞著那鑲嵌在黑漆盤裡的月亮和星星。

  總是這樣平靜柔和也讓人受不了。於是,外婆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感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中秋節前後,不過是發生在戰場上,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在戰場上拼搏的兒子總是讓家中的老母親放心不下,這不快到中秋節了,兒子也不知能否回家探望。

  正巧,兒子的一封家書給母親帶來了多少關懷和溫暖。母親坐在炕頭,臉上洋溢著滿足而又安詳的笑容。信中除了對母親的問候外還向母親敘說了一件事:在一次戰鬥中,兒子的一位戰友被炸斷了一隻手和一條腿,他懇求母親能讓他的這位戰友來他家長住養傷。母親考慮後,在給兒子的回信中說道:母親老了,家境也不好,實在無力奉養。

  幾天後傳來了訊息,說那個手和腿被炸斷的戰士自殺了。老母親也聽到了這個訊息,心裡過意不去,便決定去把兒子戰友的屍體安葬了。

  母親來到了部隊,見到了兒子的上司,才知道那個被炸斷手和腿的戰士居然就是自己的兒子。上司說他也看過那封信,也體諒母親的心情。母親痛哭了起來一個勁地說自己錯了,應該支援孩子的想法。而兒子的上司卻不這麼看,他說:“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兒子的錯。第一他欺騙了你,他不該用另一個戰士代替自己。第二還是他的錯,他不該自殺,因為如果你知道是你的兒子受了傷,即使家境再不好,做母親的都不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的。”

  母親與兒子見面了,不過是兒子的屍體。母親緊緊地抱著兒子,彷彿兒子還活著。她給他唱他最愛聽的歌,講著他最愛聽的故事,久久不願離去……那天正好也是中秋節。

  故事講完了,大家都默默不做聲,很回味。外婆的總結只有一句:天下的母親沒有不愛自己的孩子,愛自己的孩子與家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