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試卷及答案

  當你在平時做的語文試卷多了,你便能練就很強的題感!所以,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做份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試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試卷

  一、***本大題共14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綿***mián***密 寬敞***chǎng*** 貯***chǔ***藏 霧靄***ǎi***

  B.貶***biǎn***值 磅***páng***礴 水藻***zǎo*** 救濟***jì***

  C.匍匐***fú*** 搖曳***yè*** 澹***shàn***澹 凜冽***liè***

  D.應和***hé*** 夢寐***mèi*** 湖泊***pō*** 蔞***lóu***蒿

  2.下列詞語中,字形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輕飛曼舞 春花秋月 目不轉睛 偌大

  B.呼朋引伴 星漢燦爛 花枝招展 孤形

  C.責無旁貸 津津樂道 枯藤老樹 撩起

  D.秋風蕭瑟 山島竦峙 草長鶯飛 錐形

  3.下列關於修辭手法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種感覺用“吹面不寒楊柳風”來形容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引用***

  B.天色漸黑,我突然發現不遠處好像閃過一個人影。***比喻***

  C.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擬人***

  D.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

  4.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偷偷”一詞寫出了小草不經意間悄然而出的情態,也表現出作者的驚喜之情。“鑽”則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顯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一個“臥”字,形象地表現出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濟南冬天的暖和閒適相協調。

  C.“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中的“飽食”一詞運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豐收之景,也反映出收穫者愉快的心情。

  D.“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這裡用了擬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蠶絲兒那麼柔和, ① ,給人一種清新、神爽、舒適之感。煙雨迷濛,使所有的景色若隱若現,若幻若真, ② !

  A.①飄在臉上,涼沁沁的 ②恐怕沒有哪位國畫家能揮灑出如此飄逸的筆墨

  B.①涼沁沁的,飄在臉上 ②就像哪位國畫家畫出來的一幅優美的水彩畫

  C.①軟綿綿的,飄在臉上 ②恐怕沒有哪位國畫家能揮灑出如此飄逸的筆墨

  D.①飄在臉上,軟綿綿的 ②就像哪位國畫家畫出來的一幅優美的水彩畫

  二、***本大題共36分***

  ***一***閱讀下面的小令,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這首小令表達了怎樣的情感?***4分***

  7.這首小令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試舉出其中一點簡要分析。***6分***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2分***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8.“詩有詩眼,文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的一兩句關鍵的話,甚至是一兩個字。試找出本段具有這樣特點的句子或詞語。***2分***

  9.寫景必須注意一定的順序,這段文字作者是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來描寫的?請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① ② ③ ④

  10.試著給本段擬個標題。***3分***

  11.找出語段中的一處擬人句,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

  12.情景交融是寫景散文常用的方法,這段文字在描寫濟南冬天的景色時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談談你的理解。***2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杏蔭井臺

  楊聞宇

  ①解放初年,村東,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臺四周長著七株半摟粗的杏樹。

  ②杏花破蕾,窩了一冬的麥子才起身;起身的麥苗拔節很快。待麥梢孕穗時,杏樹便裹著密匝匝的綠葉,風兒俏皮地撥開葉子,會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麥黃時節,杏兒也黃了;黃杏還掩映在綠葉裡,麥浪卻千頃萬頃,將金色的波浪綿延不斷地推向遠方的地平線上。村莊裡上下翻飛的黃鸝焦急地鳴唱著“算黃算割”,父兄們便提捏著鐮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緊張的“龍口奪食”的夏收季節。因為太忙,父母對我們這班七八歲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顧不得關照了。村巷裡,我們捏著彈弓子亂竄,雞狗都不喜歡;到田地裡撿拾遺落的麥穗兒去吧,身邊沒個伴,撿不了幾穗,便在烈日下伸懶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來了。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臺上涼幽幽的杏蔭之下。

  ③水一樣的杏蔭下,綻開一領破草蓆,脫下已露大腳趾的布鞋一扣當枕頭,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風習習,綠葉篩動散碎的光影,入夢是極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顧不上收摘的黃杏,動不動就“啪”地摔一個下來,大概要證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從稜界上裂開個娃嘴似的縫兒,半露出銜著的紫褐色的杏核***這類離核兒的白瓤兒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變,只需緩緩地伸開手去,就能從草蓆邊捏一個擱進嘴裡,美滋滋的味兒喲,簡直沒法形容。當然也偶有掃興之時,倘是鼾聲正勻,有某一個軟杏“啪”地砸在臉頰上,那又當別論。總之,一覺醒來,周圍三三兩兩,會跌落許多黃杏兒,小小的、黝黑的螞蟻知道我也吃不進去了,於是就排成長隊,以杏上的裂縫兒為大門,到那金黃色的寶庫裡盡興地咂取享受……

  ④“臘炙羊肉嘞!羊肉臘炙的!”地頭南邊塵土飛揚的土路上,走著一個右臂攜著平底筐的漢子,走幾步就喊幾聲,唱歌一樣好聽。

  ⑤鄉下,長年間難得見葷。我嚥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來;可爸爸正在北壟上光著膀子割麥,尋上去也沒有錢。我麻利地脫下小褂兒,鋪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撿了十多個染有紅點兒的黃杏,斜插過麥茬地,朝土路上截了過去……

  ⑥臘炙肉,擺在筐裡的平底木盤上,白紗布苫遮住多半邊,露出的幾塊紅光閃閃。賣肉的人瘦高個,五十大幾年紀,脣上兩撇八字形的細細的黃鬍子,短衫兒敞開著前襟,胸部肋骨一條一條的,深凹的兩眼格外有神。見我攤開杏兒,便問道:“換肉吃麼?”我點點頭。他遲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籃,抽出尺把長明鋥鋥的刀子,割豆腐那樣切下了雞蛋大小的一塊肉,我併攏雙手,肉輕輕地擱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兒時,才發現杏子全裂開了半邊,縫裡又爬滿了黑螞蟻,照著縫兒使勁吹了幾下,螞蟻也吹不掉。他嚥了一口唾沫,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小兄弟,我不要你這杏兒了。”他拍拍雙手,提起我的小衫兒抖了抖塵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著捧在手上的臘肉:“哪?哪咋辦呢?”我回望了井臺一眼,“我會上樹,上去給你搖好的吧!”他攜起路畔的筐籃,搖了搖頭:“算啦。咱倆交個朋友吧,這塊肉送給你啦。”說罷,便起身趕路了。道上塵埃厚厚,一腳踩下去,撲起一團煙塵,他的鞋和下半截褲筒染成了渾黃色……新 課 標第 一 網

  ⑦我已經要走近井臺了,賣肉的忽然又回頭喊道:“喂!小傢伙!”我的心猛兒一跳:莫非後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⑧“靜靜地在杏蔭下玩兒,別到井沿邊去。大人離井臺子遠,你可別掉進井裡噢!”天熱,他那聲音已有些沙啞。

  ⑨“好——的!”我踮起腳尖大聲迴應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細瘦的身影漸漸地遠了,遠了……

  ○11“臘炙羊肉嘞!羊肉臘炙的!”又是杏黃麥收時節,佇立在那片杏蔭之下,地平線上的熱風,似又將那有些沙啞的吆喝聲隱隱約約地傳了過來。

  ***選自《文匯報》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動***

  13.仔細閱讀文章第②段中的畫線句,回答下面的問題。***5分***

  ***1***從畫線句看,導致“我”寂寞的兩個原因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回答,每個原因不要超過5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絡全文,揣摩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並作簡要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③段中的畫線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請簡要賞析。***2分***

  小小的、黝黑的螞蟻知道我也吃不進去了,於是就排成長隊,以杏上的裂縫兒為大門,到那金黃色的寶庫裡盡興地咂取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有多處細節寫出了“我”對臘炙羊肉的渴望,請分點羅列其中的四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⑨、⑩、○11三段文字蘊含了“我”豐富的情感,請選擇其中一段作簡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杏蔭”在文中多次出現,它有怎樣的內涵?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題共10分***

  18.名句默寫。***6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觀滄海》***

  ***2*** ,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3***鄉書何處達? 。***王灣《次北固山下》***

  ***4***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 秋思》中與崔顥的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19.七年級***1***班舉行了“漫遊語文世界”綜合性學習活動,如果你是該班的一名學生,請你按要求完成任務。***4分,每小題2分***

  ***1***如果讓你來參與策劃,你準備設計哪些活動專案?請列舉一項。

  示例:蒐集報刊中的病句、錯別字。

  ***2***在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你一定積累了不少的成語、名言、詩句等,請按要求填寫。***2分***

  ①寫出一個含“春”字的成語:

  ②寫出一則有關待人處事的名言警句:

  四、***本大題共40分***

  20.根據要求作文。

  我們的家鄉有優美的自然風光,也有旖旎的民間風情,穿行在它溫暖的懷抱裡,我們內心油然而生的是熱愛、依戀、憧憬……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家鄉的美景,描寫家鄉的美麗景色,定格在關於家鄉的美好記憶上吧!

  以“家鄉風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600字。

  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試卷參考答案

  1.B***A.“貯”讀zhù,C.“澹”讀dàn,D.“和”讀hè。***

  2.B***孤形—弧形。***

  3.B***B句“好像”表示不確定,而非比喻詞。***

  4.C***修辭手法應為擬人。***

  5.A***①處“涼沁沁”與後面的“清新、神爽”在內容上相照應,②處結尾用了“!”,顯然“恐怕沒有哪位國畫家能揮灑出如此飄逸的筆墨”一句在語氣上與“!”更搭配,且句中用“揮灑”形容國畫家更形象。***

  6.表達了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意思相近即可***[本題考查對詩歌中思想感情的把握。在賞析中,不僅要體會詩歌本身流露的思想感情,更要體會作者抒發感情的背景和藉助的具體“意象”。這樣對感情的把握更準確、更到位。要注重對詩中具體“意象”***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的把握,更要注重對“斷腸人在天涯”的理解。]

  7.示例:***1***運用了寓情於景的手法。作者選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和西下的“夕陽”等景物,將“斷腸人”的情感寓於其中,充分表達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運用了靜景與動景相映襯的手法。如處於動態中的“流水”與處於靜態中的“小橋”“人家”相映,這種安適、幽靜的環境,使淪落異鄉的“斷腸人”更添悲愁。***3***運用了大量的名詞。即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等,組成了一幅蒼涼的深秋晚景圖,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本題考查對詩歌藝術特點的理解。做這類題,關鍵是要對詩歌常用藝術手法有一定了解,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到具體詩歌中定位。本文是通過寫景來表現羈旅愁思的,因而寫作技巧就應該從寫景方面來考慮。動靜結合、寓情於景、白描***修辭***在文中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我們可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領會透徹的來作答。答題時,指出的特點準確,分析恰當,意思相近即可。]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賞析:

  這是馬致遠小令中最著名的一首,被稱為“秋思之祖”,它以郊野日暮的秋景為襯托,抒寫了作者深沉的愁思。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是那個騎著瘦馬漂泊天涯的徵人。此時,他正迎著寒涼的秋風行走在荒僻的古道上。這首小令最大的藝術特點是寓情於景。“枯藤老樹昏鴉”的荒涼景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溫暖氣氛,從正反兩個方面牽動著遊子的愁腸,引起他無限的鄉思。“斷腸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點睛之筆,全部思鄉之情都通過一組組景物組成的畫面表達出來。作者把愁思融進裡面,甚至把抒情主人公及其坐騎瘦馬組成黃昏行旅的畫面,從而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孤寂的心境,企盼的目光,並且可以使人透視到馬背上主人公疲憊憔悴的身影。作品的主題就通過這樣一幅秋郊日暮羈旅圖展現出來了。

  8.妙***注意聯絡選段的第一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來回答。***

  9.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注意從選段中尋找答案, “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等句提示了答案。***

  10.雪後山色***本選段寫了下雪之後山上的美景,我們可以根據這一點擬寫標題。***

  11.“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像穿著好看的衣服。***此處我們可以結合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分析。***

  12.通過寫雪後山的顏色,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作者通過描寫濟南冬天雪後美麗的山景,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無限熱愛。***

  13.***1***沒人喜歡***關心、照顧***;沒人陪伴。***2***這樣寫意在強調“我”沒人關心的寂寞,引出下文寫“我”在杏蔭井臺所獲得的快樂,為突出漢子對“我”的關愛做鋪墊。[***1***父兄們忙著收麥子,捏著彈弓子的我們連“雞狗都不喜歡”,撿拾麥穗“身邊沒個伴”,所以寂寞難熬。從中可以歸納出寂寞的兩個原因,注意字數要求。***2***由無人關心寫到自找其樂,“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臺上涼幽幽的杏蔭之下”,第③段寫了在杏蔭井臺的快樂時光,④~⑧段寫遇到了賣臘炙羊肉的漢子,他不但給“我”肉吃,而且還叮囑“我”“別到井沿邊去。大人離井臺子遠,你可別掉進井裡噢”。對於寂寞無人照顧的“我”來說,這樣的關心是讓“我”銘記的。所以,結尾中又寫道“那有些沙啞的吆喝聲隱隱約約地傳了過來”。綜合分析,作者的用意有三:一是強調“我”無人關心的寂寞,二是寫了“我”在杏蔭井臺的快樂,三是為下文寫漢子對“我”的關心做鋪墊。]

  14.比喻、擬人。***示例一***作者從兒童視角出發,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有裂縫的杏兒比作開了大門的寶庫;同時又賦予螞蟻以人的心理與行為,寫出它們成群結隊盡情享用杏兒的情景,突出了杏兒味美的特點,描寫具體生動,富有童趣。***示例二******1***比喻,作者把有裂縫的杏兒比作開了大門的寶庫,形象地寫出其開裂、甜美的特點。擬人,作者賦予螞蟻以人的心理與行為,形象地寫出其成群結隊聚集在裂縫處品嚐果肉的情景,突出了杏兒的味美。***先點明修辭手法,“小小的、黝黑的螞蟻知道我也吃不進去了”,賦予螞蟻以人的心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以杏上的裂縫兒為大門,到那金黃色的寶庫裡……”,把有裂縫兒的杏比作開了大門的寶庫,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再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其表達效果,常用的答題模式如: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15.***示例***“我”嚥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來;吆喝聲像唱歌一樣好聽;麻利脫下小褂去撿拾杏兒***換羊肉的迫切***:斜插過麥茬地,朝土路上截過去***怕趕不上漢子***;羊肉紅光閃閃***色澤誘人***;併攏雙手接受羊肉;盯著捧在手上的臘肉;心猛兒一跳,擔心漢子後悔,把肉要回去。***所謂細節,是指人物某些細小的行為舉止、心思神態或情節的細微之處等。本文圍繞著“我”對臘炙羊肉 的渴望寫了很多生動感人的細節,有心理細節,如:賣肉的忽然又回頭喊時,“我的心猛兒一跳:莫非後悔了,想要回他的肉”;有動作細節,如:“我嚥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來”“我麻利地脫下小褂兒,鋪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撿了十多個染有紅點兒的黃杏,斜插過麥茬地,朝土路上截了過去”等等。按照要求,羅列其中的四處即可。***

  16.***示例***第⑨段:“踮起腳尖大聲迴應”表明“我”努力想讓漢子知道“我”會聽從他的關照,表現了“我”對他的理解和感激。第⑩段:“四野茫茫,烈日炎炎”與漢子“細瘦的身影”形成強烈反差,暗示漢子生活艱辛,體現了“我”對他的憐惜之情;“遠了,遠了……”,用反覆手法,寫出“我”目送漢子漸行漸遠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感激與不捨之情。第⑪段:寫“我”重回杏蔭之下,似又聽到漢子的叫賣聲,說明“我”至今仍會想起漢子,表達了“我”對他的感激與懷念之情。***這三段看似平實的敘述中蘊含了“我”豐富的情感。第⑨段可以從“我”的動作分析,漢子不但送“我”肉吃,而且還關照“我”不要掉到井裡,“我”用“踮起腳尖大聲迴應”的方式表達了對他的理解和感激。第⑩段從景物描寫的角度入手,分析景物描寫對錶現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情感的作用。第⑪段意蘊悠長,杏蔭下,彷彿聽到了漢子的叫賣聲正是“我”“對”對漢子的感激、懷念之情的體現。***

  17.①“杏蔭”給“我”帶來的清涼;②“杏蔭”給“我”帶來的快樂;③漢子給“我”的關愛呵護。***可以逐段概括大意,然後總結出作者為什麼要寫“杏蔭”。“杏蔭”在炎熱的麥收時節帶給“我”“水一樣”的蔭涼,在“我”寂寞難熬的童年帶給“我”無比的快樂,最重要的是賣羊肉的漢子給“我”的關愛呵護。***

  18.***1***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 ***2***潮平兩岸闊 ***3***歸雁洛陽邊 ***4***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注意不要寫錯別字。***

  19.***1***示例:古今對聯欣賞、經典廣告詞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成語接龍、成語故事朗誦比賽、新詞薈萃等。***2***①示例:春風得意 春風滿面 ②示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回答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無固定答案。***

  20.思路點撥:寫景的目的是讓人從中得到美的享受,並記住這獨具風格的景色。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描寫景物:

  ***1***聚焦特徵,把景物寫準。自然景物神奇瑰麗,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展示這面貌各異的景物時,要認真觀察,仔細分析,捕捉和發現景物的根本特點,從而使所寫之景獨具特色,並留給讀者鮮明深刻的印象。

  ***2***調動感官,把景物寫活。為了寫好景物,我們可以讓豐富、靈敏的各種感官一起來幫忙。

  ***3***手法靈動,把景物寫深。自然之景美不勝收,用文字表現時,景物的層次要清晰,要有深度。以下幾種方法就可供借鑑:動靜相融能平添景物的趣味,點面結合能拓展景物的空間,虛實相生能深化景物的意境,側面烘托能豐富景物的韻味。

  ***4***善用修辭,把景物寫美。靈活而恰當的修辭不僅可以使景色具體、生動,還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讀者的想象,使其融入到作者營造的優美意境中。

  ***5***融情入景,把景物寫濃。景因有情才會有生氣,情因有景才會有所託,所以寫景要做到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例文:

  家鄉的田野

  每每漫步于田間,我都會變成一個眼睛怎麼也不夠用的孩童——看吧,家鄉的每一寸土地都會給我帶來巨大的驚喜與滿足。我像孩子愛母親一樣,愛著我的家鄉,愛著我家鄉的田野。

  又是一年春來到,田野裡到處是一派熱鬧的景象。機器轟鳴,人聲喧鬧,那是家鄉的人們在剛剛醒來的沃野裡播種著美麗的希冀。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揚著綠瑩瑩的小臉張望著忙碌的人們,也分享著人們的快樂。這時,我常常會一個人,躺在片片綠茵上,聆聽小草綿綿的耳語,在草兒輕柔的懷抱中,享受屬於我自己的春之夢——清新而有生氣,真爽!

  夏天來了,田野小路兩邊的白楊樹在風中嘩嘩地拍響綠色的手掌。樹下有許多野花,蜜蜂在嗡嗡地鬧著,蝴蝶扇動著花翅膀,炫耀著自己的美麗。田裡的小麥們揚著一張張金燦燦的笑臉,笑甜了家鄉人的面龐。人們正在忙著收割,絡繹不絕地從田野小路走過。這時的我,也會加入到忙碌的人群中,撿起丟落的麥穗。在這裡,我找到了自己的夏之戀——充實熱烈,真酷!

  秋天如約而至,田野裡的果樹上掛滿了果實,沉甸甸的,樹枝羞答答地垂下了頭,將果實緊緊攬在自己的枝葉裡。玉米此時成了整個田野的主角,每次走近它的身旁,我就彷彿嗅到了母親的氣息。的確,這一穗穗玉米,哪一個不是在勤勞的母親手裡生長、成熟,再到家中的糧倉?秋天的田野,讓我收穫的是秋之愛——豐盈濃郁,真甜!

  冬天來了,田野裡白茫茫的。地面上的雪很厚,彷彿是一塊碩大的白地毯,一直鋪到目力所不及的天際。田野裡一片寂靜,偶爾有一隻小麻雀落在潔淨的雪地上,留下幾聲嘰嘰喳喳,留下幾腳細碎的“竹葉”。這時人們都在家裡守著爐子,我也悠閒地守著一爐溫暖,而眼神,卻依然凝望著窗外的那片土地。好在還有小夥伴們來,大呼小叫地,一起去田野裡撒歡堆雪人,可冷不防將雪球塞進夥伴的脖領裡……哦,我的冬之憶—— 溫馨美麗,真開心!

  我家鄉的田野,四季皆美。

  我愛你——家鄉的田野。

  點評:全文以季節為序,分別展示了家鄉田野的生機、美麗、富饒與閒適等特點,抒發了小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尤其是描繪四季之景時,從異彩紛呈的景色入手,角度多樣,手法豐富,將景物寫得聲、形、色、趣兼具。全文分別以“春之夢”“夏之戀”“秋之愛”和“冬之憶”四個場景為依託直接抒情,表達了小作者對家鄉田野的喜愛與眷戀,情感動人而次序井然。


的人

1.初中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2.中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3.衢州市2015年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4.2014-2015學年初一上冊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