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戲曲文化為話題的初一作文
中國戲曲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希望你們會喜歡。
篇1
中國的戲曲,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每個劇種,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韻味以及內涵:如京劇的雍容華美,崑劇的典雅精緻,梆子戲的高亢悲涼,還有越劇的輕柔婉轉......
可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在現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腳根。如今的藝術形式日漸豐富了,傳統戲曲面臨著更嚴峻的考驗、挑戰。它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歡追流行,認為在流行中能夠展現西我,獲得滿足。“棄之戲曲,投之流行”。
為什麼傳統戲曲會面臨如此的抉擇?是它乏味?不是。是因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強撼衝擊。流行是什麼?引領潮流,追求時尚。不可否認,“流行”,也是一門藝術,但是現實中的藝術。
打個比喻,流行就像劃過天際的一顆流行,一劃而過,短暫卻璀璨,更多人驚豔於它的閃亮,於是拋傳統追流行,心中只覺得流行放射出的奪目光彩才為自己矚目。殊不知,一劃而過的背後,是寂靜,沒有任何追求後的精神享受。而傳統戲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顆並不耀眼奪目的恆星,雖然若隱若現,但它始終保持自己的韻律哼唱寧靜。它擺脫了喧囂與浮華。深夜,一個人靜靜地坐著,閉目養神地聽一段戲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會兒戲劇節目,你定會感到超脫的自然與靜心,感覺古老卻清新的戲曲很美,很美。
這就是戲曲的魅力,如一襲清風吹拂著,精神與靈魂,此刻,都能得到昇華。其實,中國傳統戲曲,根本不存在什麼“去”與“留”,它一直是我麼民族的瑰寶,是東方的歌劇,是永恆的歷史文化。
聽,風的拂動,葉的擺動,雲的笑聲,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韻律。
篇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如今的現代科技飛速發展,中華文化也從幾千年前的單調,發展到現在的輝煌。
中華文化,範圍廣闊。傳統學科中的數學、醫學、農學;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建築中的萬里長城、阿房宮;繪畫中的中國國畫;文學中的中國古典詩詞、小說、神話、寓言;還有書法、音樂、舞蹈、戲曲、曲藝、服飾、飲食、武術等等,這些絢麗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變得豐富多彩,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而在眾多的傳統文化中,戲劇,無疑是能夠很好地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和特色的一項文化。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戲劇的發展可以說是隨著文明的出現就出現了,雖然原始的戲劇很粗糙,也可能稱不上是戲劇,但任何一項文明的發展都是要經歷剛開始的粗糙,才能逐漸得趨於完善的。原始的戲劇為後來完美的戲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戲劇從原始社會發展代中國古代,經歷了一個重大改革。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作“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正是從古代的戲劇開始,到如今,戲劇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完美的整體。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眾多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戲劇的發展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的,有眾多老一輩的藝術家和群眾們熱衷戲劇,希望將戲劇,這項中華的璀璨文化發揚光大。
然而,戲劇在現在的發展中卻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現代文化的衝擊。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漸漸衰老,新一代的年輕人逐漸崛起,現代文化正和傳統文化商討著一個問題:我們兩個,到底哪一個才能站得住腳呢?我曾經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記者到街上進行隨機採訪,物件都是一些年輕人,記者一些老藝術家的名字,問他們知不知道,而大多數被採訪者都表示沒有聽過。現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捲而來,新一代的偶像受到眾多粉絲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間流傳。有許許多多的現代偶像的粉絲對中華傳統文化不屑一顧,認為那樣的藝術、文化不適合喜歡追趕潮流的自己;對老一輩藝術家和傳統節目一無所知,認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並不等於他們也應該去知道。這是多麼令人心寒啊!
當然,我並不覺得追趕潮流不好,我也喜歡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覺得對於傳統的文化也應該有一定的瞭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意識到,現代的文化需要發展,但傳統的文化更需要發揚光大。於是,媒體開始越來越多地把傳統文化向年輕的一代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發揚、宣傳,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中國傳統的戲劇;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開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利用他們自身的號召力,讓更多的年輕一代對戲劇有更多地瞭解,為發揚傳統戲劇獻上自己的力量,畢竟,這些年輕的歌手的老師也是上一輩的老藝術家;而老藝術家們也開始在傳統中融入新元素,是傳統戲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吸引年輕人,使年輕人不僅追趕潮流也愛上傳統,對戲劇有更加深入地瞭解。
現在,也有許多外國人喜歡上中國的戲劇,對中華文化也有深入地瞭解。戲劇,這一中華獨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瞭解,所喜愛。璀璨的戲劇藝術將會在世界的東方放出光芒!
篇3
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戲劇藝術。世界歷史上有三種最古老的戲劇——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前兩者早已死亡,只有中國戲曲至今仍然久演不衰。中國戲曲在世界劇壇上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美學特徵。
西方強調摹仿的藝術理論,造成了西方戲劇的寫實觀念。他們認為戲劇就是要創造生活幻覺,亦即舞臺上所表現的生活和現實生活形態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中國古代強調神似的藝術理論則造成了中國戲曲的寫意觀念。戲曲舞臺上所表現的生活與現實生活的形態是不同的,它是對現實生活進行的提煉、加工、誇張、變態和美化,是變其形而傳其神、寫其意。比如在空間的處理上,中國戲曲不像西方戲劇那樣運用佈景,按照生活的樣子確定空間。戲曲一般不用佈景,舞臺上代表什麼空間,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隨意而定,自由變化。舞臺上此刻可以是書房,但劇中人一轉身,舞臺就可以變為花園,甚至可以變成千裡之遙的另一地點。由此可見,戲曲舞臺的空間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寫意性地虛擬出來的。這樣,戲曲就可以自由靈活而又連貫流暢地表現無限廣闊、瞬息萬變的空間,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現極其豐富複雜的生活事件。這是我國戲曲的獨特創造。
中國戲曲的情節有時也是寫意性的,如二將相半幾個回合,便可表示千軍萬馬的一次複雜的戰鬥,甚至只要吹奏一個曲牌一場宴會便已結束。
在表演方面,戲曲中有許多虛擬的動作,如《攜帶玉鐲》中孫玉姣趕雞餵雞,穿針引線,舞臺上既無雞,又無針線,但卻表演得好像煞有其事,惟妙惟肖。《打漁殺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臺上只有槳而沒有船,但卻給人以划船的感覺。難怪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梅蘭芳表演此劇讚不絕口呢!戲曲表演中有許多程式化動作,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加工和美化,如大將的起駕上馬比現實生活要複雜得多,而小旦上馬只要腳尖一點即可,又十分簡單。至於那色彩斑斕的臉譜當然更是寫意的了。
此外,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戲劇形式,它包含著詩、音樂、舞蹈、雕塑、美術、建築等各種藝術因素,也包含著詩、詞、曲、賦、散文、小說等各種文學成分,這些因素在音樂節奏的指揮下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人物的唱、白、笑、顰,一
舉手,一投足,都具有鮮明的節奏、高度的技巧和迷人的形式美。比如一對男女一見鍾情,目光相遇,“咍”的一聲小鑼,就賦予這種生活中很微小的動作以鮮明的節奏,顯得格外突出。戲曲演員的唸誦、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動作,都有設計的技巧,處處講究形式美。可以說,中國戲曲把我國古代一切技藝和文學的精華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和典型代表。對此,看慣了中國戲曲的中國人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但如果把它和其他國家的戲劇一對比,就可以看出它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戲曲必將走向世界,為世界人民所喜愛;它的獨特的表現方法必將為世界戲劇所借鑑,為發展戲劇藝術作出自己的貢獻。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