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

  1: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曆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專案和遊藝、體育專案。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7~8月間舉行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都要舉行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在元朝時,那達慕已經在蒙古草原地區廣泛開展起來,並逐漸成為軍事體育專案。元朝統治者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摔跤、騎馬、射箭這三項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以鄉、旗、盟為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此俗沿習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舉行那達慕大會。

  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唸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專案,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專案。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臨,草原上飄蕩著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2: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裡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3:民族特色

  民族之所以成為這個民族,是因為它有自己特有的東西;一個國家若要成為該民族的國家,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民族精神。

  有這樣一則材料:某戶戶主為增改家中電視機頻道,尋蹤購得增頻器回家。老伴問:“你買了什麼洋玩意兒?”在得知是廣州生產的後,又說:“廣州出產,怎麼沒有中文,盡是洋文?”中文,即漢語,厲經千年,幾經演變發展到現在。這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連外國人都在學習,而在它的發源地,在自己國家流通的商品上,竟是洋文說明。洋文,尤其是英文的廣泛使用,也許是一個趨勢,但在中國國內,還是漢語更容易讓人接受。與這些現象相反,有的國家規定,無本國文字說明的產品,一律不準進口。而在我國市面上出售的商品中,完全沒有中文表識和中國文字說明的,已非個別現象。難道我們幾千年的民族文化不值得引以為豪嗎?

  東北人過年講究熱鬧、喜慶,年俗也就特別多。1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東北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現在人們講究衛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東北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2年夜飯後吃凍梨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

  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瞭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北方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裡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3年三十點長壽燈東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正月不剪頭東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頭,如果剪頭會克***死***舅舅,所以東北人很忌諱這點,沒有人會在正月裡剪頭。“二月二,龍抬頭”這表示著二月初二這天人們剪頭會很吉利,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爭相剪頭,討吉利。5初一初二不掃地在東北,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不掃地,就是不願將好運氣、財氣掃走。所以只有等著到了初三才可以掃地。

  4:藏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曆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幹,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譁。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髮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