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大閱讀答題技巧複習

  高考中的語文閱讀要拿到高分,考生就要掌握答題技巧,不同題型答題技巧會有差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語文大閱讀答題技巧***一***

  大閱讀的“結構作用”題型

  文字解讀:以小說為例***傳記同樣適用***

  一、文字的故事結構***小說情節***

  故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二、情節的型別及作用

  ***一***就整體篇章而言

類 型

特點、作用

搖擺式

即通常所說的“一波三折”。大多數小說情節執行並不呈現為一條直線,作家不會讓人物選擇捷徑一口氣跑到底,總會在某處放慢速度甚至停下來做點什麼,然後再回到軌道,這就出現了情節的搖擺。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魄的魅力

歐·亨

利式

在結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個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回扣前面的情節後發現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從而增加小說情節的生動性

  ***二***、就文章開頭而言

方 式

釋 義

作 用

懸念法

    在作品開頭提出疑問,然後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回答疑問

   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引出下文的情節;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說的主題

寫景法

   對景物或者環境進行描寫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

②渲染氣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為情節的發展做鋪墊;⑤暗示故事的結局

  ***三***、就文章結尾而言

方式

作用

出人意料

的結局

①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突出文章主旨

令人傷感

的結局

①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②從表現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這種結局令人傷感,引人思考

令人喜悅

的結局

①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的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②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上看,符合人們閱讀的心理預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③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眾對審美的追求

留下空白

的結局

耐人尋味,留下了“空白”讓讀者想象,進行藝術再創造

  ***四***、考題問法:

  “文章***傳記、小說均可***以……………………***周汝昌“安安靜靜的離開”***開頭***結尾***,”有什麼作用,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對待“作用”題型,可以從“結構”和“內容”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 考慮情節與其他情節的關係。

  2. 考慮情節與讀者感受的關係。

  3. 考慮情節與人物形象的關係。

  4. 考慮情節與小說主題的關係。

  具體分析:

  1.情節與其他情節的關係:

  ①開頭的作用:總領全文;照應題目,呼應下文;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開門見山,直入主題;欲揚先抑;對比襯托;渲染氣氛,奠定基調;埋下伏筆;設定懸念。

  ②中間的作用: 過渡***承上啟下***;由……到……***由敘述轉向議論,由寫景轉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為下文寫……做鋪墊***為議論、抒情做鋪墊***;推動情節的發展;照應;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③結尾的作用:卒章顯志,點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長;點明題旨;深化主題;照應前文,結構嚴謹;昇華感情,照應開頭,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以小見大。

  ④標題的作用:一是起線索作用,貫穿全文;二是點明主題。

  2. 情節與人物形象的關係:也就是情節本身對人物性格塑造的具體作用。常用答題術語: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現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畫了人物……的心理等。

  3.情節與小說主題的關係:一般來說,情節有點題和突出、深化主題等作用。常用答題術語:揭示***表達、寄託、暗示***了……的主題,深化主題,突出主題等。

  4. 情節與讀者感受的關係:就是站在讀者的位置上考慮情節的作用。常用答題術語:設定懸念、吸引讀者注意力、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等。

  高考語文大閱讀答題技巧***二***

  大閱讀的“人物性格”題型

  題型:文章體現出某某怎樣的性格特點……某某說傳主是一個……樣的人,原文是如何體現的。

  一、藉助“手法”表現傳主性格

描寫手法

具體分析

正面

描寫

類別

特點、作用

肖像

描寫

 肖像描寫是對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徵的描寫,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飾等。它對於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體現,有著重要的烘托作用。從人物肖像描寫入手,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徵、身份、地位、教養,甚至內在性格。小說人物的肖像描寫有相對靜止的整體顯示,如同電影中的人物特寫鏡頭一樣,從正面刻畫人物肖像,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林黛玉的肖像描寫;也可以是對某一區域性的重點刻畫,如魯迅在《祝福》裡對祥林嫂的眼神的三次描寫

語言

描寫

 小說的語言描寫包括對話和獨白。個性化的對話,可以顯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魯迅筆下人物的語言,都極有性格特徵,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楊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自欺自慰,無不繪形繪色,躍然紙上。富有特徵的內心獨白,也是透視人物內心隱祕、展現人物性格特點的一種重要手段。如《守財奴》中葛朗臺的一句獨白:“那簡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對金錢赤裸裸的佔有慾

動作

描寫

動作描寫是指作家對人物富有性格特徵的動作所做的生動、具體的描繪和刻畫。人的行為動作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外在顯現,是人物性格的具體展露。如《林黛玉進賈府》中“便不上炕,只向東邊椅子上坐了”就表現了林黛玉的小心謹慎

心理

描寫

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的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寫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細節

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環境或事件的某一區域性、某一特徵、某一細微事實所做的具體、深入的描寫,能更細膩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徵。如《林黛玉進賈府》中林黛玉對“讀書”問題的兩次不同的回答,就展現了林黛玉小心謹慎的性格

側面描寫

      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從側面烘托人物形象,

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物件,以使其鮮明突出

  二、藉助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來表現傳主性格

  人物的身份,所擁有的社會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經歷、個人涵養直接決定了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性格。

  三、藉助情節來展現傳主的性格

  情節是小說故事推進的過程,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