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新文科生學習方法

  高二是文理分科的階段,那麼文科生應該怎樣進行科目的學習呢?要掌握哪些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對於一個文科學生,數學和英語是重頭,文史政這三科的壓力相對要小一些。首先,要明確興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培養;其次,找出影響興趣的主要原因,或許,是基礎不好,聽課時感到困難,影響了聽課興趣,或許是考試成績差,信心不足,影響了學英語、數學的興趣,從而又產生惡性迴圈。如果是這樣,首先得補好基礎課,把容易學好,有收穫就會有信心,信心也就會有興趣,有了興趣又會增強信心,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就形成了良性循往。

  第一,千萬不要忽視語數外。高考當中,語數外共佔60%的分數。因此,複習當中,對這三科的時間投入,不應少於65%。實踐證明,最能拉開分數的學科,是數學、英語。

  第二,搞清各科學習的特點。政史地是文理分科後的新主科,非常強調學習方法的探索,因此應更多地思考總結,而不是一味死記知識。

  第三,當心文科內部的偏科。文科生偏科的最常見情況是數學不行,其次是地理不行。在文科綜合中,三門學科是交錯貫通的,如果有一門過於薄弱,作題時就會危機叢生,其他兩門也答不好。分析近年高考狀元,很少有同時又獲得單科第一的,但也很少有明顯的弱項。

  高二新文科生數學的學習方法

  有些同學可能會想,數學又不是政治、歷史,書上的習題又大都極簡單,何必看課本呢?殊不知,課本對於數學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高考數學有20%的基礎題目,只要花上一點點時間把課本好好看看,要拿下這些題易如反掌;反之,要是對一些基本的概念、定理都含混不清,不但基礎題會失分,難題也不可能做得很好,畢竟這些都是基礎啊。數學的邏輯性、分析性極強,可以說是一種純理性的科學,要求思維一定要清晰明瞭,是不太可能出現做出題目卻不知是如何做對的情況的,因而基礎知識十分重要。

  其次,相當多的習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了基本的概念以後,必須要做大量的練習,這樣才能鞏固所學到的知識,加深對概念的瞭解。所謂熟能生巧,數學最能體現這句話的哲理性。數學的思維、解題的技巧,只有在做題中摸索,印象才會深刻,運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當然,這並不是提倡題海戰術,適量就可,習題做得太多,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最重要的還是選題,一定要選好題、精題。在這一方面,老師的建議是很值得考慮的,最好買老師推薦的參考資料。同時做題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一般而言,要先做基礎題,把基礎打牢固,然後再逐步加深難度,做一些提高性的題目。每一個知識點都要做一定量的上難度的題來鞏固,這樣才能將其牢牢掌握做完每個題之後,要回頭看一遍***尤其是難題***,想想做這一題有什麼收穫,這樣,就不會做了很多題卻沒有什麼效果。

  運算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與方法的重要性不相上下。培養一種發散性思維,尋求解題的多種方法,當然非常重要。但是,有一些同學,他們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能夠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可是計算能力卻不強,平時也不訓練,考試時往往是找對了方法卻算錯了答案,非常可惜。的確,繁瑣的運算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但是,在運算過程中你將發現許多新的問題,而運算能力也就在訓練中漸漸提高了。因而,學習數學方法要與計算並重。一方面,要重視做題方法的訓練,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同時,也要注意鍛鍊計算能力,注重計算的精確性,而不能偏向一方。

  總結試卷。把專題複習的卷子和綜合複習的卷子分門別類,每一份試卷都進行認真細緻的總結,挑出其中含金量最高的題,同時,“旁徵博引”,把曾經遇到過的相關的題目總結到一起,一道也不放過。這樣總結下來,一定能對各類題型都能夠了如指掌,對出題者的出題角度也有了準確的把握。通過對上百份試卷的細緻歸納總結,很多同學的數學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需要強調的是在總結試卷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入下去,千萬不能走形式,只有深入方能有所收穫。在深入的過程中不要在乎時間,有時候,在總結一道大題時,會把相關的題型總結到一起,這項工作其實是相當繁雜的,絕不等同於弄懂一道題。而做這項工作的收益也將是巨大的。所以,即使用一個晚上來做這件事也非常值得。千萬不要心情急躁,看見別人一道接一道的做題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