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常見易錯的問題詳解

  學生複習易錯題會更加容易發現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的物理常見的問題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的常見易錯的問題

  ***1***、判斷兩個向量是否相等時或回答所求的向量時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時不注意運用牛頓第三定律進行說明;

  ***3***、不管題目要求g值習慣取10m/s2,在計算某星球上的平拋、落體等問題時,很容易出現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當做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處理情況;

  ***4***、受力分析時不完整,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解題時合外力漏掉重力;

  ***5***、字母不用習慣寫法或結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寫不分***如L和l***,求得物理量不帶單位***對字母表示的結果做完後可用單位制檢驗其是否正確***;

  ***6***、不按題目要求答題,畫圖不規範;

  ***7***、求功時不注意回答正負功;

  ***8***、不注意區分整體動量守恆和某方向動量守恆;

  ***9***、碰撞時不注意是否有能量損失,兩物體發生完全非彈性碰撞時,動能***機械能***損失最多,損失的動能在碰撞瞬間轉變成內能;

  ***1***0、運用能量守恆解題時能量找不齊;

  ***11***、求電路中電流時找不齊電阻,區分不清誰是電源誰是外電阻,求通過誰的電流;

  ***12***、求熱量時區分不清是某一電阻的還是整個迴路的;

  ***13***、實驗器材讀數時不注意有效數字的位數;

  ***14***、過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開始階段,而忽視對全過程的討論;

  ***15***、分析題意時,不注意是水平平面還是豎直平面,是記重力還是不計重力,計算數值錯誤等引起分析題意出現差錯,無法求解。

  高中物理的選擇題的做題方法

  ①篩選***排除***法:根據題目中的資訊和自身掌握的知識,從易到難,逐步排除不合理選項,最後逼近正確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讓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過簡單的分析、計算進行判斷。它僅適用於以特殊值代入各選項後能將其餘錯誤選項均排除的選擇題。

  ③極限分析法:將某些物理量取極限,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

  ④直接推斷法:運用所學的物理概念和規律,抓住各因素之間的聯絡,進行分析、推理、判斷,甚至要用到數學工具進行計算,得出結果,確定選項。

  ⑤觀察、憑感覺選擇:面對選擇題,當你感到確實無從下手時,可以通過觀察選項的異同、長短、語言的肯定程度、表示式的差別、相應或相近的物理規律和物理體驗等,大膽的做出猜測,當順利的完成試卷後,可回頭再分析該題,也許此時又有思路了。

  ⑥熟練使用整體法與隔離法:分析多個物件時,一般要採取先整體後區域性的方法。

  物理的理想模型的構建方法

  1、構建理想的物理模型是科學理論的依據

  縱觀物理學發展史,許多重大的發現與結論,都是由科學家們經過大膽的猜想構思,創建出科學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並通過實驗檢驗或實踐驗證,模型與事實基礎很好吻合的前提下獲得的。

  伽利略讓小球從彎曲的斜槽上自由下落,當斜槽充分光滑時,小球可沿另端斜槽上升到初始高度,如果另端斜槽末端越接近水平,小球為達到初始高度,將運動很遠。如果末端完全水平,小球將一直運動下去,永不停止。正因為伽裡略構建了光滑這一理想化的模型,才有慣性定律的重大發現。

  法拉第在1852年,對帶電體、磁體周圍空間存在的物質,設想出電場線、磁感線一類力線的模型,並用鐵粉顯示了磁棒周圍的磁力線分佈形狀,從而建立了場的概念,對當前的傳統觀念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1905年愛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設的啟發,大膽地建立了光子模型,並提出著名的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圓滿地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

  盧瑟福以特有的洞察力和直覺,抓住粒子轟擊金箔有大角度偏轉這一反常現象,從原子記憶體在強電場的思想出發,於1911年構思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倘若離開了物理模型,不僅物理研究無法進行,而且對物理學科的縱深發展必然會起阻礙束縛的作用。

  2、在中學物理中應用的理想化模型構建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一是將物質形態自身理想化,如質點、系統、理想氣體、點電荷、勻強電場、勻強磁場等。二是將所處的條件理想化,如光滑、絕熱等;三是將結構理想化,如分子電流、原子模式結構、磁力線、電力線。三是將運動變化過程理想化,如勻速圓周運動、等壓過程等溫、等容、等壓過程;勻速、勻變速直線運動;拋體運動;簡諧振動;穩恆電流等。其四是將物理實驗理想化,包括將實驗條件理想化、實驗器材理想化等。

  用理想化方法建立起來的物理模型,是對物理原型在理想化狀況下所遵循的基本規律的反映,而在現實的物理問題中,這些相應的理想狀況並不存在,但這並不影響理想物理模型在實際物理問題中的應用,因為有很多實際的物理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或在一定的範圍內近似於理想狀況,由相應的理想物理模型所得到的結論也是非常準確的。比如由理想氣體模型所得到的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在常溫常壓下是完全適用的。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建模意識的培養

  理想的物理模型,既是物理科學體系中光輝的典範,也是解決現實物理問題不可或缺的依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課時的內容安排,及時向學生強調基本物理模型建立的過程和條件,並要求學生牢固把握住這些基本的物理模型,並且在具體應用解決物理問題時,引導學生如何根據題設條件,從物理規律出發,通過分析、綜合、類比等,突出對所要研究問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略去非本質的次要因素,使思維從紛繁複雜的具體問題中抽象、構造出我們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後應用掌握的相關知識予以解決。當然,對學生這種能力的要求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教師把這種建模意識貫穿在教學的始終。要循序漸進地啟發引導學生,使學生逐步熟悉並掌握這種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使構建物理模型的意識真正成為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