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

  高中生物的學習關鍵是要學會總結理解相關知識點,只要弄懂了相關知識點就能夠取得好的成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一

  1.學習目標

  ***1***描述出什麼是種群,判斷一個生物群體是否屬於一個種群。

  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做種群,例如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2***說出種群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簡單的基因頻率計算。

  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在一個種群中,某個基因佔全部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頻率。

  ***3***闡明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稱為突變。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可遺傳變異的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4***說明生物進化的方向是如何決定的。

  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方向不斷進化。

  ***5***說出什麼是物種。

  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簡稱種。

  ***6***說出隔離的概念、種類。能舉例說明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叫做隔離,常見的型別是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7***舉例說明什麼是共同進化。

  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例如獵豹和斑馬。

  ***8***概述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

  2.學習建議

  ***1***要重視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節講到了多個基本概念,例如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隔離、共同進化等。準確地理解這些概念是學好本節知識的關鍵,例如種群這個概念,在掌握時就應特別強調“同種”二字,如果一個生物群體由不止一種生物組成,就不能稱其為一個種群。

  ***2***要理論聯絡實際。如人工培育出的一些花卉、寵物等,是人工選擇的條件下形成的品種,可設想,這些物種在自然條件下,進化方向是否會發生變化。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二

  基因突變是產生新基因的唯一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原始材料。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及病毒遺傳物質複製時均可發生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可以產生新的基因,但沒有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量,只是改變了基因的種類,即由A→a或a→A,而A、a的本質區別是其基因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發生在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基因突變一般隨個體死亡而消失,發生在生殖細胞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基因突變傳遞給後代的機會大。

  基因重組是指生物體在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新組合的過程。重組型別有兩種:一種是自由組合定律中提到的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組,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一種是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組,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基因重組雖然不能產生新的等位基因,但基因重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過程中產生可遺傳變異的最重要來源,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

  常見考法

  本節是高中生物遺傳變異部分最重要的一節,在平常測試和高考中始終是出題的熱門部分。近幾年高考常以選擇題或簡答題的形式考查有關觀念;對基因重組的考查常常結合遺傳的基本規律綜合進行考查,考查對基因重組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的程度等等。

  誤區提醒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都屬於分子水平上的變化,都沒有引起基因數量的改變,也沒有引起染色體大小的改變,因此用顯微鏡是無法觀察到的,這點和染色體變異是個大的區別。基因突變的厲害是相對的,在敘述時得注意考慮角度。基因重組是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也就是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組合,對於等位基因來說根本沒有重組而言。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三

  1.概念:按照人們的意願,把一種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後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裡,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2.原理:基因重組

  3.工具:

  A.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內切酶

  ①分佈:主要在微生物中。

  ②作用特點:特異性,即識別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點。

  ③結果:產生黏性未端***鹼基互補配對***。

  B.基因的"針線":DNA連線酶

  ①連線的部位:磷酸二酯鍵,不是氫鍵。

  ②結果:兩個相同的黏性未端的連線。

  C.基因的"運載工具":運載體

  ①作用:將外源基因送入受體細胞。

  ②具備的條件:a、能在宿主細胞內複製並穩定地儲存。b、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

  c、有某些標記基因。

  ③種類:質粒、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

  ④質粒的特點: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

  4.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

  ①提取目的基因:人們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島素基因、抗蟲基因、抗病基因、干擾素基因等

  ②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以質粒為運載體***:用同一種限制酶分別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DNA***運載體***,使其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將切割下的目的基因與切割後的質粒混合,並加入適量的DNA連線酶,使之形成重組DNA分子***重組質粒***

  ③將目的基因匯入受體細胞常用的受體細胞: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動植物細胞

  ④目的基因檢測與表達

  檢測方法如:質粒中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大腸桿菌細胞放入到相應的抗菌素中,如果正常生長,說明細胞中含有重組質粒。

  表達:受體細胞表現出特定性狀,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如:抗蟲棉基因匯入棉細胞後,棉鈴蟲食用棉的葉片時被殺死;胰島素基因匯入大腸桿菌後能合成出胰島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