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學習資料

  對於語文的複習,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陳情表

  文言虛詞

  1、以

  連詞,表因果:因為

  臣以險釁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以供養無主

  但以劉日薄西山

  連詞,“無以”,無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連詞,表目的:來

  謹拜表以聞

  動詞,用

  臣具以表聞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介詞,表憑藉:憑,按

  猥以微賤

  2、見:“我”

  慈父見背

  3、所:……的事,……的情況

  實所共鑑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有所希冀

  4、既……終……:又……又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5、且:連詞,況且

  且臣少仕偽朝

  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

  ***二***賓語前置句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三***定語後置句

  ***四***介詞結構後置句

  急於星火

  ***五***省略句

  未嘗廢離***祖母***

  則告訴***陛下***不許

  逮***吾***奉於聖朝,沐浴***於***清化

  ***六***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慈父見背

  沐浴清化

  尋蒙國恩

  猶蒙矜育

  ***七***固定句式

  文言精句、難句翻譯

  1、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我想聖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尚且還受到憐惜養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重呢?

  2、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我們祖孫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為這些我的內心實在是不忍離開祖母而遠行。

  3、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

  臣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的日子還長著呢,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忠盡孝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4、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現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實在是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優厚,怎敢猶豫不決另有所圖呢?

 

  :歸去來兮辭

  一、基本常識

  1、題解

  辭,是介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的楚國,故稱楚辭。漢代常把辭與賦合稱為辭賦,辭和賦還是有區別的。一般說來,辭重言情,賦重鋪陳

  2、作者

  陶淵明,東晉詩人。出身於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貧寒。29歲起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職歸。以後做過鎮軍、建威參軍,因不堪行役之苦,轉任彭澤令,僅80余天即辭歸田園。晉安帝義熙末,50多歲時,被徵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窮到“窺灶不見煙”***《泳貧士》***的程度。最終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歲。

  陶淵明的詩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餘首是寫田園生活和景色的田園詩。這些詩衝破當時“玄言詩”的風氣,為五言詩開闢了新境界。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作品題材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繪田園美景,抒發厭惡官場、潔身自好的情懷。如《歸園田居》、《飲酒》、《移居》等;另一類為詠懷詩,如《泳荊軻》、《讀山海精。精衛填微木》等,寄寓抱負,多悲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記》,辭賦《歸去來兮辭》稱著文史。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

  3、寫作背景

  陶淵明41歲時***405年***,最後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澤令。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並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

  二、理解分析

  1、結構層次

  ***一***申述“歸去來兮”的緣由

  ***1***“心為形役”——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覺今是而昨非”——認為以前所為是錯的

  ***二***歸家之後的情狀

  ***1***心情愉快——小舟輕颺,和風吹衣

  ***2***歸心似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家人歡迎——“童僕迎接,稚子候門”

  ***4***修身養性——飲酒、遊園、觀景

  ***三***迴歸田園的愉快生活

  ***1***遠離官場,享受天倫

  ***2***讀書撫琴,頤養天年

  ***3***駕車乘舟,尋幽探勝

  ***四***抒發詩人樂天安命的情懷

  ***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

  ***2***樂天安命,順其自然

  2、寫作特點

  ***1***駢散結合,音韻和諧

  行文注意對仗駢偶,且又靈活多有變化。既講用韻辭采,又簡潔清新,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強烈

  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藉助於景物描寫而自然流露,全辭情真意切,沁人心脾。

  ***3***結構謹嚴,不蔓不枝

  首段直接抒情,照應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達情懷;末段屬總結,卒章顯志。

  三、補充拓展

  1、補充註釋: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接輿用歌勸孔子歸隱。陶淵明引用這兩句意思是說:認識到出仕是錯了,而歸隱還不晚。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此句系從《離騷》的“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脫胎而來。“覺今是而昨非”出自《莊子。寓言》:“莊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時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也。“

  三徑就荒——“三徑”指三條小路。《三輔決錄》卷一:“蔣詡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惟求仲、羊仲從之遊。”後人以“三徑”代指隱士所居。

  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僅能容下雙膝的小屋。《韓詩外傳》:“今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

  復駕言兮焉求——駕言,駕車出遊。《詩經。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這裡擷取《詩經》的這句話,以表示駕車的意思。

  樂琴書以消憂——樂琴書,喜歡撫琴讀書。蕭統《陶淵明傳》:“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每酒適,輒撫琴以寄其意。”

  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將要結束。《莊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登東皋而長嘯——嘯,撮口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課本註釋為高歌似欠妥。高歌,即按一定的樂曲或節拍詠唱。“嘯”與“歌”是不同的。

 

  :過秦論

  一、通假字

  ①外連衡而鬥諸侯/約從離衡***衡,通“橫”***

  ②孝公既沒***沒,通“歿”,死亡***

  ③合從締交/約從離衡/於是從散約敗***從,通“縱”,指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④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憊***

  ⑤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喝問***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贏糧而景從***景,通“影”,像影子一樣***

  ⑧百有餘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動***

  二、古今異義

  ①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並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

  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藉,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週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裡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制服,動詞***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統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築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12.遺

  ①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②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13.愛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②寬厚而愛人***愛護,尊重,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