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的期末複習方法

  語文期末複習:一是基礎,二是鞏固,三是深化……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初中語文期末複習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語文期末複習方法***一***

  在初中所有科目中,語文無疑是最難複習的一個學科,這是因為語文學科的知識點呈網路狀分佈於每篇文章,而且語文能力的考查體現為動態的多元化,不像英語、數學、物理、化學那樣,表現為線條分佈,易於把關。為此,我們語文老師必須學會根據所教教材的編排特點,掌握語文複習規律,才能引領學生輕鬆而高效的複習,達到預期的複習效果。本文擬就人教版八***上***語文期末總複習為例,陳述我個人經常採用的具體操作技法。***本文暫且不談古詩文背誦的內容。***

  首先,依據“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指導學生理解句中標點符號的意義,理解加點詞的意思,理解篇中句子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段落在篇中的地位。

  舊版《語文課程標準》衡量小學生高年級關於“閱讀”能力方面這樣規定:“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和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對初中生的閱讀則這樣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這些規定,言外之意是說,要想深入理解字詞句的意義和作用,唯有采用聯絡的方法,將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準確理解、牢固掌握詞句的含義和在篇章結構中的作用,才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行文思路。平素的字詞聽寫落實當然要,但到了期末,因時間有限,應該而且必須通過做幾道題目,做完教師及時講評點撥,讓學生在訓練中舉一反三,掌握從理解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就一定能在應試中立於不敗之地。

  我堅決反對用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學生的字詞理解能力,可是,遺憾的是,當今的高考題,這樣的選擇題依然陰魂不散。試問,這樣的出題思路,豈不是在誤導中學的語文教學,豈不是在浪費師生的時間、在折磨師生的身心?如此將語文考試的指揮棒引向語文教學的死衚衕,正是中國語文基礎教育的一大悲哀!

  其次,藉助再解重點課文,以課文為例子,將再學文章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引向深入,增強學生的文體意識,實現閱讀複習和寫作複習的螺旋式雙提升。

  凡是語文大考,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考查總是佔據整張考卷80%以上的比例,也就是說,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教來教去,最基本的目標是教會學生快讀文章、讀懂文章和會寫文章。平時老師教學時都是依據這樣的目標去備課教課的,到了期末,更要通過教師的點撥引導,力求促進學生溫故而知新,求在閱讀和寫作能力上更上一層樓。

  舉個例子,在講評課外閱讀提綱時,我一般不急於講題目的答案,而是先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先弄清文章的主旨後,再點撥訓練題。同時,每講一道習題的時候,不侷限於只講這一題的答案是什麼,而是努力做到與課內相近的文章比較,從而激發學生散發思維,實現舉一反三的目的,即由一篇文章聯想到一類文章,歸納出其寫作思路方面的規律的同時,也總結一下人文價值方面的相通之處。

  另一方面,我在講評課外文章的時候,幾乎都要引導學生品味其寫作特色***技巧***,這樣,等於也複習了寫作。到了期末,各科都在爭搶時間,語文老師不可能再出幾道作文題讓學生訓練了,只好這樣點撥複習,這種複習方法高屋建瓴,一般很受學生歡迎的。

  期末複習課中,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辨別寫人與寫事記敘文的區別,我經常讓學生看課本的目錄,然後說說哪些課文是側重寫事,哪些課文是側重寫人的,這樣,有利於他們在期末作文考試明確所給作文題目更適合寫事還是更適合寫人,這樣,學生動起筆來就能熟練自如。學生在記敘文寫作當中,倘若分不清到底要寫事還是要寫人,寫下去,肯定是中心不明確的了!

  為了讓學生具體區分寫事與寫人記敘文,我常以課文為例子詳盡解說,告訴他們寫好一件事的關鍵在於安排詳略、分清枝幹,寫好一個人的關鍵在於舉生動典型的事例。如果學生說錯了,我會再解答一遍。到最後,複習順理成章,學生可以慢慢明白一點:敘事文的目的是寫出事件蘊含的生活道理,記人文的目的是寫出人物的精神品格***優點***。

  初中語文期末複習方法***二***

  一、處理好三種關係

  1、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係。

  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時時、處處可以學語文、用語文,複習階段也是一樣,不能把複習內容只侷限在書本里、課堂上。一方面,同學們應當多讀讀課外書、報紙,多看看電視新聞,多寫寫觀察日記,多關注人生百態,多說說生活見聞,多議議社會熱點、焦點;另一方面,注重拓展延伸,要運用課內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處理好打好基礎與鞏固提高的關係。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因此,語文複習必須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落實,展開拉網式的回顧及全面又突出重點的系統複習,並憑藉拼音、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系統訓練。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儲存與提取、重組與整合、理解與運用、分析與綜合。從而提高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最終,促進自己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3、處理好自主複習與老師指導的關係。

  複習時要在老師的指引下,儘可能多地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儘可能多地給予自主複習的機會,堅決擯棄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讓知識成為自己的思考結果。在複習過程中,可讓自己確定最需要複習什麼,自己梳理知識和題目呈現形式,自己總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與同桌互相出題目考查等。重點是尋找知識規律,歸納複習方法。

  二、複習要體現“四性”

  1、體現目標性。

  複習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著複習計劃、複習過程的設計和複習質量的好壞。目標明確,能增強複習的針對性;反之,則導致複習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無所適從。我們應做到:①課堂留心聽課,及時做好複習筆記。②清楚複習的內容與範圍,明確考試題型。③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特別是單元訓練重點。④瞭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從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這是抓好複習工作的關鍵一步。

  2、注重系統性。

  自己動手理清知識線索,建立知識系統,組建能夠涵蓋教材知識能力結構的網路。以點連線,以線結網,使語文複習形成系統化、網路化。從巨集觀上,對拼音、字、詞、句、閱讀、習作、口語交際與實踐活動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識要點、能力要求與題目呈現形式。從微觀上,對每一知識點和能力點還需進一步細化、歸類。

  3、講求序列性。

  複習不是簡單地重複舊知識,而是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重新組合,因而必須循序漸進。複習課可以按照“聽、練、結、測”四步設計複習程式。①聽,留心聽好老師複習時的要點、方法、步驟、規律等並及時記好;②練,運用方法進行相應的鞏固練習;③結,談談有什麼收穫,總結出適應於自己的方法並提醒自己;④測,進行綜合訓練和測試,檢查自己複習情況,利於查漏補缺。

  4、突出方法性。

  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知識重要,方法更重要。在複習中,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學習方法的總結,在複習中分析比較、歸納總結,舉一反三,自悟規律,掌握學法,由“復好”向“會復”轉化。

  總之,語文期末複習:一是基礎,二是鞏固,三是深化,四是提高,五是完善。只要師生共同努力,認認真真地抓好這五個環節,那麼,期末考試的成績一定會令人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