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寫作方法

  對於初中生來說,要怎樣寫好一篇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之看圖

  看圖作文,在原先看來是小學生才做的事情,但近幾年來,高考、中考也多次出現看圖作文題。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看圖作文呢?

  盯住畫面細觀察。看畫面上是人物、景物還是動物,是單幅還是多幅。不僅要把握圖的全貌,而且要觀察到每個部分的每一細節。審準題目,確定寫什麼和由哪入手。

  認真分析抓重點。根據觀察的結果,深入分析、判斷,確定文章的中心和重點。進一步考慮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或不寫。

  展開想象巧構思。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緊扣畫面,充分利用自己生活、學習中的積累和體驗,展開想象。把畫面上的人、景、物的關係與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以及故事的前因後果構想出來。再通過具體、細緻、生動的敘述和描寫,把自己意圖充分表達清楚。

  完成初稿再回顧。初稿完成後,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認真回過頭來,把圖和文結合起來看一看:一看對畫面的觀察、分析有無遺漏或失誤;二看對人、景、物關係的判斷和聯絡是否合理;三看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四看敘述和描寫是否恰如其分。在“四看”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或增刪。當然,也可根據自己的平時做法和考試時間,邊看邊改。

  之立意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主題是文章要集中表達的思想和觀點,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也是作者寫作意圖的集體現。因此,要寫好文章,必須要確定好主題。只有 確定了主題,才能圍繞要表達的主題去選擇和組織材料,也才能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去安排結構,遣詞造句。立意要做到正確、集中、深刻、新穎。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不能多中心、分散、雜亂。對於學生來說,除了要考慮以上因素外,還應注意下面兩點:

  ***1***要確定主觀上有見解的主題。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範圍和思想認識水平都還有限。如果所確定的主題自己還說不清楚,把握不好,就不可能寫得深刻。

  ***2***要考慮時間的因素。確定在限定的時間、篇幅內能充分展開論述或表現的主題。學生作文有時間上的限制,字數也不可能太多。因此,選擇的主題不能過大。如果太大,在一定的時間、篇幅內難以展開,文章就會寫得空洞、抽象。

  文章的主題確定之後,要從全文的各個方面來加以表現。在文中可以用一句話或一個段落來加以說明,也可以用格言、警句之類的話來表現中心思想。

     有關推薦: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開頭是寫好一篇文章的首要條件,現介紹最常見的四種方法:

  1、開門見山式。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茅盾《白楊禮讚》揭示寫作用意。

  2、引述式。“幸福的家庭都是想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十分欣賞的句話,因為我就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  ———學生習作《家》。開頭所引的名言、歌曲等與文章的內容、主題或情節的展開有一定的聯絡,對揭示人物性格、深化主題起到重要作用。

  3、描寫式開頭。“夜,恬靜而深沉,星星在頭上眨著慵懶的眼臉,像要睡了。一輪明月,撒下一片溶溶的光。天空,顯得高遠而深廣。”———學生習作《月夜情思》。通過景物、人物、環境、場面等描寫作頭,交代人物或事件必要的條件,達到烘托主題的藝術效果。

  4、問句式。“朋友,你到過開山嗎?開山是我們祖國西北邊疆的一條大山脈,連綿幾千裡,橫亙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  ———碧野《天山景物記》。無論是採用設問、反問或一般疑問的開頭,都起到設定懸念、欲擒故縱的目的,吸引讀者。

  結尾的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結尾,主要有四種形式:

  1、記敘式結尾。“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已的確死了。”——魯迅《孔乙已》記敘式結尾用記敘性語言,把事情的結果作為結尾,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

  2、呼應式結尾。“在這線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宗璞《紫藤蘿瀑布》附:文章開頭: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通過首尾的相互呼應,不僅使文章有一個完整嚴謹的結構,而且通過與開頭呼應的結尾,從而使文章的主要更加鮮明、突出。

  3、議論式結尾。“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多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中,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故鄉》。記敘文有時作者在記敘結束時,往往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結尾時表述出來,這叫“卒章言志”。採用議論式結尾,要以記敘為基礎,要簡明深刻,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