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反思
在高一生物教學階段,老師要做好工作反思。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高一生物的教學已經過半了,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學期的結束時期,需要對高一生物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反思自己遇到的問題。
1、 轉變教學觀念
本著教學方式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思想,教學中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 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通過全組教師參與式的研討,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 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發揮群體效應,全面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間互相聽課,課後及時組織評課,傾聽教師的意見。通過聽課、交談等途徑將教師一些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梳理、小結。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學方式呈現個性化、多樣化。
2、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新教材中的課程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具有基礎性、先進性、時代性的特徵,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絡在一起。
最大的變化是呈現形式上的變化,每章節由章首頁、若干節、本節小結和自我檢測四個部分組成。每節由問題探究、正文、旁欄、練習四個版塊組成,旁欄又安排了“相關資訊”、“知識連結”。每節課均以“問題探究” 開始,通過觀察圖片、創設情景、討論問題進行課堂匯入,這些情景、問題貼近生活,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步步深入,引導課堂內容的呈現。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或展示圖片等手段,發揮學生的視覺感官,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本節聚焦”是一節課的具體學習目標;“相關資訊”是對正文主欄內容的補 充和延伸。“知識連結”是不同章節的前後呼應,形成概念間的邏輯聯絡。對正文中的“資料分析”***或資料收集和分析***和“思考與討論”多采用自主學習、探究 和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去操作、去試驗,從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概念,得出結論。每章節後面都編排了些習題,這些課後練習和章檢測題比以前 要求高了,增加了與生活實際聯絡的練習題,特別是增加一些活題,如技能應用、拓展題,有一定難度,既有思維拓展,也有知識用,還有某些科學探究技能的訓練 等。對於這類習題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的觀點,再由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最後由老師加以點評,從而使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 組織好探究性學習
《分子與細胞》中有四個探究性實驗,這些探究活動改變傳統注入式或啟發式,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科學方法上加強點撥和引導。一開始對於這些沒有定路可循的探究活動,我們確實很是費了腦筋。怎樣開展這樣的課程,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學生的能力有限,結果定是一片混亂、一無所獲;還是像傳統驗證性實驗一樣給個經典的套路,直接告訴答案,死記硬背下來?那樣的話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這些課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經過我們備課組的共同探討,我們對探究性實驗採取兩種手段:1、設定恰當的問題情景,引發有價值的課堂交流。2、營造複合型、多元化的課堂交流氛圍。教材中的探究提供了背景資料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通過這些現象和知識點的聯絡,從而提出問題。學生對生活的問題很感興趣,迫不及待地想 找出問題的答案,有了問題之後老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蒐集資料或者設計探究方案,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4、多元化地評價學生
新課改對學生的評價不在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而是本著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理念,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經過備課組的多次研究,本學期我們的評價內容包括模組考試、單元測試、實驗技能和平時表現***包括預習作業、課後作業、課堂表現***。
***二***
今年已經是我人生第三個年頭的教師生涯。前兩年我主要負責生物選修模組的教學,這個學期是我第一年的高一生物課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高中生物必修模組與選修模組的差異。這個學期,基本上結束了必修一的教學,下面是我在必修一模組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1、教學觀念的轉變及課程目標的實現
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對話者。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學、互教互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更是與學生一起分享對課程的理解。本著教學方式應當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教學思想,教學中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通過全組教師參與式的研討,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啟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加強集體備課,取得共識,發揮群體效應,全面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間互相聽課,課後及時組織評課,傾聽教師的意見。通過聽課、交談等途徑將教師一些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梳理、小結。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學方式呈現個性化、多樣化。
2、充分發掘教材資源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新教材中的課程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具有基礎性、先進性、時代性的特徵,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絡在一起。最大的變化是呈現形式上的變化,每章節由章首頁、若干節、本節小結和自我檢測四個部分組成。每節由問題探究、正文、旁欄、練習四個版塊組成,旁欄又安排了“相關資訊”、“知識連結”。每節課均以“問題探究” 開始,通過觀察圖片、創設情景、討論問題進行課堂匯入,這些情景、問題貼近生活,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且步步深入,引導課堂內容的呈現。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或展示圖片等手段,發揮學生的視覺感官,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說。“本節聚焦”是一節課的具體學習目標;“相關資訊”是對正文主欄內容的補充和延伸。“知識連結”是不同章節的前後呼應,形成概念間的邏輯聯絡。對正文中的“資料分析”***或資料收集和分析***和“思考與討論”多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和小組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去操作、去試驗,從而對知識進行歸納形成概念,得出結論。每章節後面都編排了些習題,這些課後練習和章檢測題比以前要求高了,增加了與生活實際聯絡的練習題,特別是增加一些活題,如技能應用、拓展題,有一定難度,既有思維拓展,也有知識用,還有某些科學探究技能的訓練等。對於這類習題採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各自的觀點,再由學生進行相互評價,最後由老師加以點評,從而使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 “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可見“質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學生洞察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比如剛剛高一學生學習的呼吸作用知識,本部分知識與每個人的實際都很接近,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目前我們學生的問題意識卻非常薄弱,學生課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隨著年級的升高,變得越來越低,這種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1***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絡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劃,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是潛在的狀態。對於教師來說,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揮作用。***2***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於提出問題由於受傳統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於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於提出問題。針對以上情況制定其策略:***1***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2***滲透事例教育,認識“問題”意識。***3***創設問題情況,激發提問興趣。***4***開展評比活動,激發提問興趣。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但隨之也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那就是課堂上組織教學出現了相應的難度,往往是易放難收,遇此情況是讓其發展下去,還是把他們的熱情消滅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4、緊抓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
以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脫離探究、實踐的生物教學不能適應將來新課標的要求,只有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分子與細胞》中有四個探究性實驗,這些探究活動改變傳統注入式或啟發式,而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科學方法上加強點撥和引導。一開始對於這些沒有定路可循的探究活動,我們確實很是費了腦筋。怎樣開展這樣的課程,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學生的能力有限,結果定是一片混亂、一無所獲;還是像傳統驗證性實驗一樣給個經典的套路,直接告訴答案,死記硬背下來?那樣的話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這些課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經過我們備課組的共同探討,我們對探究性實驗採取兩種手段:1、設定恰當的問題情景,引發有價值的課堂交流。2、營造複合型、多元化的課堂交流氛圍。教材中的探究提供了背景資料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通過這些現象和知識點的聯絡,從而提出問題。學生對生活的問題很感興趣,迫不及待地想找出問題的答案,有了問題之後老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蒐集資料或者設計探究方案,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
5、多方位地評價學生
新課改對學生的評價不在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而是本著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理念,採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經過備課組的多次研究,本學期我們的評價內容包括模組考試、單元測試、實驗技能和平時表現***包括預習作業、課後作業、課堂表現***。
6、建立平等的教師和學生的關係
在賞識教育中,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平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師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滿信心,思維才有可能被啟用,才可能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質疑。這樣,就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促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即親其師,學其道。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氣氛的建立需藉助一些手段,如溫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從而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是學生學好生物的關鍵所在。
***三***
時間過得也真快,新學期的第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回想一下這個月,感覺就是累,身體累,心也累,上班這麼多年了,從來都沒這麼累過。我現在是高一二班的班主任,同時還教了八個班的生物課,說句心裡話真的有些力不從心。借這個機會我談一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1+1小於2:我對課時問題的一點思
新課程生物在高一就開課了,每週兩課時,從理論上講是完全能完成任務的,所說理論是指學生的自主能力強,能夠很好的跟著老師,進而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而實際的情況卻是隻能完成教的過程,要想達到學會是根本不可能的。課程要求是每個模組36學時,按每同2學時就得18周,加上覆習考試就得20周,而實際的教學周只有16周。每週兩學時,就是兩個進度,但是兩學時,課節之間的時間就拉長了,從而加大了學生遺忘的速度和量,所以在每一節課的時候都要把上一節的內容再強調,所以我說1課時+1課時小於2課時。再有習題沒有時間做,學生如何才能掌握知識。這是考,請學校細作考慮。
二、課後輔導的問題
高一學年15個教學班兩個生物教師,我教了8個班,還是班主任,所以根本沒有時間給學生做輔導,這是不行的,我連看著學生背的時間都沒有,所以學生掌握的效果也不好,我覺得這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學生可不會去體諒學校或教師的,最後學生在給教師打分的時候肯定是個最低分。
三、教育教學思想轉變的問題
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著我們如何去開展新課程的教學,我對新課程有很深入的瞭解和認識,他的目標是讓教師和學生都減負,都能快速的成長起來,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的評價和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也注意這方面的培養,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並把他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但是有些東西越來越打折扣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整體社會的大環境,家長、學生對學校的期望,倒致我們還得以獲得成績為最根本目標。對於成績而言現在誰都放不下,而注重成績就又得靠教師的多付出,這是我現在覺得累的主要原因。在教學上,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要更有耐心,更細緻,成績會有一定的提升。
四、班級管理方面
這個學期我成為了總校的一個班主任,通過軍訓和開學的這一段時間我發現,這個班級的學生集體主義不強,缺少凝聚力,這對於班級建設來說的是很不利的,缺少向上精神,從運動會上學生的表現就已經看出他們在學生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優勢,主要還是缺少一種精神,所以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從培養學生向心力,積極心態和學習方法上入手,只有這樣才能使班級的各方面工作都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