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文綜歷史試卷
在學生們的複習過程中,學生要做好哪些測試卷的複習準備呢?讓我們來看看這套試題卷能不能幫助到你!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江西撫州市臨川十中,歡迎閱讀!
江西撫州市臨川十中
選擇題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
A.嫡長子繼承製 B.兄終弟及制
C.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裡 D.王位世襲制
近代前期中國有份《盟約書》中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亦應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鬥爭 B.黃海海戰 C.反割臺鬥爭 D.南京保衛戰
1937年11月13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發表自上海撤退之宣告:“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這可以說明當時
①國民政府實行全面抗戰路線 ②國人民族意識空前增強
③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④中國軍隊殊死抗擊日軍進攻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國人總數為200多人,但當年僅英國領事處理的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個英國人***次***涉案。此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
A.上海社會治安狀況混亂 B.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高漲
C.領事裁判權使其為所欲為 D.英國人法律意識淡薄
這個條約的簽訂改變了長期以來中國與外國人之間經商的習慣和組織,開始了新的貿易制度。一夜之間,過去原本舉足輕重的行商遭到削弱。這個條約最可能是指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我國曆史上,首創“以內製外,以小制大”監察機制,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者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宋太祖 D.明太祖
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秦始皇為解決上述問題,“求其寧息”的措施是:
A.焚書坑儒 B.推行郡縣制 C.攻打匈奴 D.修築長城
清朝有這樣一個機構,它機構簡單,人員精幹,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這一機構應該是
A.內閣 B.中書省 C.尚書省 D.軍機處
唐太宗時期,假設國家要在關中一帶修建一項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實施涉及眾多機構,按制度規定其運作程式是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
C.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工部
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禮部
推行郡縣制有利於鞏固秦的統一,主要是因為這一制度
A.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管轄和控制 D.是秦朝首創的政治制度
我國古代的皇帝制度創建於
A.西周 B.秦朝 C.西漢 D.東漢
西周貴族集團的等級序列正確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諸侯一士 B.周王—大夫一士—諸侯
C.周王—卿—諸侯一士 D.周王—諸侯—卿大夫—士
綜合題
2011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6週年,而在116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卻以戰敗而告終。這一勝一敗的結局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明治維新後,日本製定了第一期征服臺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對外擴張戰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舟山群島。
材料2:中日戰爭前,英國《泰晤士報》駐東京記者布林克萊在一篇題為《朝鮮和他的鄰居》的報道中說:“***日本***比中國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國***每一省可以抽調多少人出來作戰”。
材料3:在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而甲午孝欽皇太后六旬萬壽慶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費白銀600萬兩,其中挪用海軍經費437萬兩,後又修建頤和園,耗資1 000萬兩,挪用海軍軍費750萬兩。
材料4:清政府自始即採取求歐洲列強幹涉,速行終止中日戰爭之政策,李鴻章屢求各國代表援助,且電訊其駐歐洲各國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駐在國之政府。
***1***據上述材料,說明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4分***
***2***據材料3、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的必然性。***6分***
***3***抗日戰爭的勝利,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史上佔有重要歷史地位,結合所學相關知識,簡要分析抗日戰爭在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重大作用和影響。***6分***
""的人
1.高中歷史必修1期中練習題及答案
2.高中歷史必修1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3.高一歷史基礎練習題及答案
4.2015春學期肇慶市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5.湖南高中歷史學業考試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