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會考地理複習資料

  掌握每一個複習資料,會讓你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1***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同時,全球變暖,氣溫升高,蒸發加強,造成世界各地區降水和乾溼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2***排入大氣的氯氟烴,嚴重破壞臭氧層。臭氧減少,射向地面的紫外線輻射增多,會危及人體健康;對生態環境和農林漁業造成破壞。並因氯氟烴也是溫室氣體而引起溫室效應,可能導致世界氣候變暖。

  ***3***排入大氣的酸性氣體,造成酸雨危害。目前人們一般把pH值小於5.6的雨水稱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由於燃燒石油、天然氣和煤等,不斷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所致。我國的酸雨主要來自燃燒煤釋放出的二氧化硫***約佔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酸雨以硫酸型酸雨為主。酸雨區集中在東南部地區,佔我國面積的40%.酸雨會造成水體、土壤酸化,影響生物生長繁殖;危害森林;腐蝕建築物;危及人體健康等危害。

  ***4***城市熱島效應。由於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人們日常集中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釋放出大量人為熱量,導致城市的氣溫高於郊區,使城市猶如一個溫暖的島嶼,人們稱之為城市“熱島效應”。通常,城市的年均氣溫比郊區高出0.5~1℃。當大氣環流微弱時,由於城市熱島效應的存在,引起空氣在城市上升,在郊區下沉,在城市與郊區之間形成小型熱力環流,稱為城市風。

  ***二***

  人文環境

  1、人口最多的大洲

  2、多樣的地域文化

  ⑴亞洲大小民族約1000個左右。人數差異很大,既有人數超過10億的漢族,也有人數不到1千的民族。

  ⑵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

  ①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②印度河流域

  ③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

  ⑶亞洲不同的地域文化及成因。

  3、經濟發展差異

  ⑴各國經濟差異及劃分標準

  ⑵三類產業的劃分:

  ①第一產業:農業

  ②第二產業:工業、建築業

  ③第三產業:流通、服務部門

  ***三***

  1、鄉村和城市

  ⑴聚落:人們的集中居住地,可分為兩大類——鄉村和城市。

  ①鄉村:規模比較小的居民點,周圍有農田。

  ②城市:規模比較大的居民點,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

  ⑵鄉村與城市的差異

  ①景觀特徵不同。

  ②生產活動不同:鄉村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2、聚落與環境

  ⑴聚落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佈於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資源豐富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

  ⑵分佈規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佈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⑶聚落差異大:

  熱帶雨林:雙層木樓、高架屋

  熱帶沙漠:牆厚、窗小

  黃土高原:窯洞

  北極地區:冰屋

  3、聚落的發展與保護

  ⑴世界各國都在大力保護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

  ⑵保護傳統聚落的意義:是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從不同側面記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資訊。

  ⑶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築群和遺址,處理好聚落髮展與保護的關係,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四***

  人口與人種

  1、世界人口的增長

  ⑴目前世界人口總數:已達60億***1999年10月12日***

  ⑵人口的增長速度:

  ①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來決定的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數÷總人口數×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數÷總人口數×100%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一般經濟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快。

  2、世界人口的分佈

  ⑴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單位:人/平方千米***

  ⑵世界人口的分佈規律

  人口稠密區: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面積佔陸地面積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①亞洲東部、南部

  ②歐洲

  ③北美洲東部

  人口稀疏區:

  ①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幹

  ②氣候過於潮溼的雨林地區——溼

  ③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冷

  ④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高

  ⑶人口分佈不均的原因:自然、社會經濟、歷史等條件的影響

  3、人口問題

  ⑴人口增長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萬人→問題。

  ①衣——需求量大

  ②食——糧食緊缺

  ③住——住房緊張

  ④行——交通擁擠

  ⑤上學、就業、看病難

  ⑵人口少→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⑶城市化問題:鄉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遷移→城市人口的無計劃膨脹,產生或加劇一系列問題。

  ⑷解決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4、不同的人種

  ⑴型別:根據膚色、發形、面部特徵、體毛等外部體質特徵,人類可分為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三個主要人種。白種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種。

  ⑵分佈:既有大範圍的集中分佈區又有小範圍的零星分佈。

  ⑶世界上所有的人種都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