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下冊知識點第七課

  課前預習七年級政治下冊課本中第七課的知識點,可以對新課程有個粗略的瞭解,聽課時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政治下冊第七課都知識點,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走近法律

  1. 規矩,就是人們說話、做事所依據的標準,也就是社會成員都應遵的行為規則。

  2. 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十分重要。

  3. 我們身邊的規矩有很多。可分為三類:道德、紀律、法律。

  4. 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範。法律的顯著特徵:一是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二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三是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5.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我們生活的“衛士”,國家治理離不開法律,法律是國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6. 我國法律:作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體現,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範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7. 法律的作用: ⑴規範作用。***突出地表現為規定人們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⑵保護作用。

  8.學法、守法、用法,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愛法,是我們應取的態度

  9.

  如何產生 適用範圍或物件 靠什麼發揮作用

  社會道德 自然形成 普遍適用 輿論、習慣、信念

  學生守則 教育行政機關制定 在校學生 教育、行政力量

  國家法律 國家立法機關制定 全國適用 國家強制力

  :法不可違

  1.如果說道德是人們追求的較高境界,那麼不違法則使人們行為的底線

  2.違法行為,凡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3. 違法行為,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 行為***

  4.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又叫一般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屬於嚴重違法行為,是犯罪行為。

  5. 刑法,以國名義規定什麼行為是犯罪和對犯罪分子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

  7. 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徵:

  第一,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

  第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誌。

  第三,犯罪是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的必然後果。

  8. 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9. 我國刑罰的種類分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違反的法律 對社會危害程度 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型別

  行政法 較輕 行政制裁 行政違法

  民法 較輕 民事責任 民事違法

  刑法 嚴重 刑事處罰 刑事違法

  :防患於未然

  1.遵守法律,也是踐行道德的表現

  2.道德水平的高低,法制觀念的強弱——與違法、犯罪的關係?***P97***

  3.要懂得:犯罪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我們要在心靈深處憎惡違法犯罪,行為上遠離違法犯罪。認為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也不會受到處罰的想法是錯誤的

  犯罪行為人的心理都是想獲得某種滿足。

  4.規範未成年人行為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青少年如何加強防範,預防違法犯罪?***p99***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說明什麼?啟發?***P100***

  7.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的關係?我們怎樣加強自我防範?***意思對即可***

  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題目之間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如果不及時改正,發展下去就可能導致犯罪。許多犯罪都是從小毛病開始的,有錯不改,越陷越深,最終滑入犯罪的深淵。

  我們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加強修養,踐行道德,自覺遵紀守法,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於未然,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