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記憶大師深度解析

  《記憶大師》這部電影的明暗線分的極為清楚,往往會把大部分忽略細節觀眾引導進入明線軌道而少部分觀察細膩的觀眾引匯入暗線軌道。下面小編為你整理《記憶大師》深度解析,希望能幫到你。

  故事真正開始是在記憶大師中心有一對夫妻鬧事開始,正因為那個不滿女友私自刪除記憶的男士潮天空開了一槍,使得黃渤手裡的取回記憶的金屬號牌與殺人犯的金屬號牌都掉落在了地上。導致後面倆人都在撿的時候互相拿錯了。

  ***這裡我要說的是對那些質疑dna才能提取記憶的人,你們也許沒有注意到在護士給黃渤抽血的時候說了,需要提取你的dna樣本製作成金屬號碼牌,以此為憑證來取記憶。所以抽出來的那管血不僅已經記錄在冊也同時為客戶生成了金屬號牌。以此為鑰匙,這樣就不必每次來提取或刪除記憶都要重新抽血,是為了方便客戶建立檔案好下次來直接使用。這就好比我們現在的醫院用的病例。你不可能每次去醫院都帶一張新病例。肯定是從第一次去醫院建立一個病例一直用下去。提取的dna樣本也是一樣。作為一把鑰匙只負責開啟使用者檔案而存在,而不具備檢驗持有者身份的功能。也可以理解為你家門的鑰匙不管誰撿了都能開啟你家的門,但他不一定是你本人。***

  倆人撿錯了號碼牌導致故事走向明暗分層。

  明線:明線的內容就是用來隱藏暗線的幌子。

  幌子1.

  徐靜蕾強行要求黃渤去找回剛消除的記憶這裡有些觀眾會疑問為什麼決定離婚的人,還要逼著黃渤一定要取回記憶才能說出一些事情,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也許她知道黃渤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需要黃渤找回來或者黃渤有哪些不能失去的記憶必須找回來。***而這個疑問在後續劇情也有了交代,是因為徐靜蕾終於懷孕了,作為一個母親希望自己的丈夫保留著與自己美好的記憶下得知這個好訊息也是情有可原的***

  幌子2.

  後來記憶中心的院長說的那句“我怎麼知道你存的是你的情感記憶,還是你的殺人記憶”這句話與前面徐靜蕾奇怪的舉動一聯想,也可能誘導觀眾誤以為黃渤自己可能就是殺人凶手只是他一直埋藏在心裡不願意喚醒這段記憶卻被記憶中心喚醒。

  幌子3.

  劇情的發展很快否定了前面的說法。因為來到了警察局,黃渤看到了這個記憶中的女受害者正在被警方當作案件處理,而凶手被指認是受害者丈夫。與黃渤毫無關係。把觀眾又引導到也許凶手是李慧蘭丈夫的可能。

  幌子4.

  女醫生陳珊珊的出現,以及她對於去年的死者李慧蘭的受傷狀況倒背如流,這可疑的現象不禁讓觀眾聯想以及懷疑凶手又有可能是陳珊珊。到了這裡故事的明線總算確立了目標,設定凶手就是陳珊珊從而對後續明線劇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陳珊珊是凶手做鋪墊。其中最明顯的暗示當屬李慧蘭說的那句“你讓我覺得噁心”,因為只有同性戀才會讓部分性取向正常的人覺得噁心感。以及神祕女受害者在浴缸裡毫不避諱的讓凶手幫自己拿藥,也正如閨蜜才會如此不避諱。這些劇情的襯托讓大部分觀眾在50分鐘的時候,看到陳珊珊在為徐靜蕾擦傷口的時候說“他不是故意的,但你自己要小心”表現出了一種對家暴的反感,斷定凶手就是陳珊珊。從這時候開始看後面的劇情幾乎都帶著有色眼鏡,覺得她來找徐靜蕾聽演唱會也是出於陰謀,故意把包留在徐靜蕾家中以及黃渤打電話給陳珊珊種種暗示表明陳珊珊無疑就是凶手,這樣一切都說的通了。最後還把徐靜蕾約到了花房古宅裡,那個曾經的凶案現場。讓觀眾以為故事馬上要真相大白了結局肯定如觀眾所想是陳珊珊的凶手。導演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大部分觀眾順著明線走到了盡頭,可故事還沒有結束。暗線還在繼續著。

  暗線:

  從22分鐘的那段記憶裡有很多細節可以判斷出凶手與神祕女受害者的關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神祕女受害者的妹妹。她在打電話報警,想把姐姐從家暴中拯救出來。***這裡不難看出她妹妹是一個很有主見思想很前衛的女子,絕對絕對絕對不是李慧蘭那種性格。李慧蘭膽小怕事,被打也要說自己是摔得,怎麼可能是沈隊的小姨。所以說什麼李慧蘭是沈警官小姨的觀眾可以回去重刷了。整部片子下來沈警官對李慧蘭的稱呼都是直呼其名沒有敬語,也沒有對處理她案子有特殊的親人情感在裡面,彷彿就在處理路人案子一般面無表情。所以小姨子假設,不存在的。***

  細節1.

  神祕女受害者聽到丈夫要割手指,起身準備開門時,凶手雙手握著女受害者手的姿勢看起來並不像同齡人之間的握手法,倆人都是站著的,而男方選擇用雙手去拉住女方的單手,並且女方把另一隻手拍在男方肩膀上這種動作看起來就好像有身高差一般毫無違和感,就好比男方應該是一個年齡很小個子很矮的人才配用這種肢體語言。

  細節2.

  神祕女受害者的丈夫對凶手冷淡地訓斥道“你還留在這幹嗎。”以及凶手小姨說的“你別亂來”都彷彿是在對小孩子說的,一個是來自大人的訓斥,一個是來自大人的保護。

  細節3.

  在車上,神祕女受害者懇求丈夫慢點開,甚至求他讓後面坐著的凶手先下車,以及那時凶手的害怕,和後面尿褲子,足以證明凶手確定是一個小孩子,而且從尿褲子的位置可以斷定確實是個男孩,從女受害者對他的關心程度來看足以證明兩人之間有著很親密的感情,由此可以斷定凶手是神祕女受害者的兒子,並且那時年紀還小。

  細節4.

  25分鐘出現在警局的老人仔細觀察的話糊發現他右手小拇指是斷掉的,和記憶中凶手的父親斷的是同一個指頭,而沈警官拿著自己的錢包給他小弟讓他給那老人錢,證明那老人一定是他長輩也許就是他父親,那麼凶手也就可能是沈警官。

  細節5.

  沈警官看監控之後說自己要去一趟記憶中心,這裡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去記憶中心明為調查,實則是去提取黃渤的記憶,深知自己即將暴露,為了瞭解黃渤的弱點而做。這點暗線的觀眾應該都能聯想的到。

  細節6.

  沈警官在車上的時候無意間做過一個開門的動作是把車窗搖下來從外面開,這與後面李慧蘭女兒下他的車用的開門方式相同,足以見得曾經那個送李慧蘭女兒回家的人就是沈警官。以及後面沈警官的父親拿著黃渤描述出來的神祕女受害者的畫像時的表情和更清晰的斷指,把真正的凶手沈警官推出了水面。

  還有很多細節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只想說雖然這部影片叫記憶大師,但是我卻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母愛的偉大,不知道觀眾是否注意過這部影片中的幾對夫妻。他們有著驚人的相似處。

  李慧蘭和沈警官母親所受到的家暴都是肉體上實實在在的家暴,而徐靜蕾在某種程度上也受著精神上的家暴。她本來和黃渤一樣都是青年作家,甚至實力不遜於黃渤,她曾經在喝醉的時候問過黃渤,自己如果不嫁給他是否會比自己的同事ada寫出來的作品更好,黃渤當時卻無言以對,黃渤深知自己的妻子為了自己甘願放棄事業做一個家庭主婦,並且為了能生孩子每天打很多針受很多罪,這對她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家暴,雖然不是黃渤施加在她身上的,卻是父母輩的家庭壓力帶給她的。黃渤心疼她,卻什麼都做不了,只能安慰她說大不了不要孩子了。徐靜蕾也是怕自己不能生育才提出的離婚,其實他們彼此是很相愛的。但是轉折點在於徐靜蕾懷孕了。有了新生命的誕生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勝過一切,她彷彿覺得為了這個小傢伙,之前所遭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她不想離婚了,想讓黃渤找回記憶並和他分享這個喜訊。那麼可不可以把徐靜蕾和黃渤的夫妻感情帶入到另外兩個受害人身上去考慮呢。對於徐靜蕾來說精神家暴無疑也是一種折磨,李慧蘭和沈警官母親的肉體家暴也是一種折磨。但是她們三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她們都有了孩子。試問天底下哪個母親願意自己的孩子沒有父親,哪個母親願意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過苦日子。相信李慧蘭和沈警官的母親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過得更好,而選擇被家暴卻依然不肯離去。沈警官問母親“為什麼不肯離婚”,母親的回答是“你不會懂的”,沈警官又說“我不想看到你在被他打了”,母親說“至少我還有你啊”足以看出母親所承受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能過得幸福。李慧蘭也在被沈警官問到“離開他”的時候說過“那我女兒怎麼辦”可見李慧蘭也是為了孩子。這三對夫妻為了自己的孩子,都選擇不離婚,是母愛最大的體現。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李慧蘭要對沈警官說“你讓我覺得噁心”這句話,而且這句話,這個鏡頭在整部影片中出現了三次,算是著重強調了。我仔細想了想,第一次出現,記憶裡的那個凶手扮演者是黃渤,第二次是陳珊珊,第三次是沈警官。可以說這句話對這三個人每個人都說了一遍,劇情效果也不一樣。所以要分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也要分場合。

  第一次的時候,黃渤作為一個原景重現者,最完整的還原了當時的情景,把這句話作為一個誘餌撒給觀眾,勾起觀眾對凶手性別的好奇心。以及對這句話深意的思考。其實這句話真的沒什麼深意,就是一個女人處於對自己反感的男人的一種宣洩。至於為什麼反感之前有埋下伏筆,曾經在花房的時候,沈警官一度想鎖住李慧蘭不讓她與外界接觸甚至電話也不要打,李慧蘭開始感受到沈警官的控制慾,因此感到反感。本來就反感,再加上樓梯上沈警官對自己動手動腳挑逗情話對她來說都是無比的噁心,任誰面對自己不愛的人對自己這樣說這樣做做都會覺得噁心吧。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她會這樣說。

  第二次出現純粹為了帶入陳珊珊的角色讓觀眾感受一下來自同性戀之間的那種噁心感。

  最後一次出現是在沈警官想開槍又捨不得打記憶中深愛的那個徐靜蕾最後不得不妥協時出現的那句我不會跟你走的,你讓我覺得噁心。這句話讓觀眾對他產生了一絲同情。彷彿沈警官是被遺棄的一個孤兒一般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