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孔德是誰
奧古斯特·孔德被尊稱為“社會學之父”。他創立的實證主義學說是西方哲學由近代轉入現代的重要標誌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奧古斯特孔德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奧古斯特孔德的簡介
奧古斯特·孔德***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1798年1月19日-1857年9月5日******“孔德”舊一譯“喀謨德”***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和實證主義的創始人。 1798年1月孔德出生於蒙彼利埃的一箇中級官吏家庭。1817年8月,他成為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的祕書。1830年,《實證哲學教程》第一卷出版,稍後其他各卷***共四卷***陸續出版。1842年出版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會學”這一名稱並建立起社會學的框架和構想。1844年孔德遇到對其理論發生重大影響的德克洛蒂爾德·德沃。受德沃影響,孔德創立“人道教”,併成立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實證主義學會”。1857年9月,孔德在巴黎逝世。
他認為人類社會有統一性。人性中的感性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人性中的才智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工具。因而理想社會應該是人人都有實證思想,企業家或科學家當主管,科學用來指導生活,沒有戰爭,很有秩序的工業社會。在那兒,大家有統一的信仰,教權很重,人人都輕視世俗中按才智區分的地位,而重視精神上的地位。
過去的社會和目前的社會是不完美的。但會進化到理想社會中去。進化的動力是差異性。個人無法改變歷史。社會大於個人,語言、宗教、所有制、人數與財富,都在傳承、支撐著社會。分工對社會有利有弊,社會現象之間彼此聯絡,有一定的功能,理想社會會自動實現。
奧古斯特孔德的思想
實證主義是孔德確立的關於實證科學的哲學體系,被認為與 神學、 形而上學互不包容。他在實證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階段法則”。孔德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實證主義即是實證科學,而實證階段是人類 智慧發展的最高階段。他對實證科學按簡單到複雜的標準進行了分類,找出了各實證科學之間存在的“漸進的相關性”。孔德指出,實證精神集中體現了實證主義的內涵,觀察和合理的預測是實證精神的主要特性。孔德的實證主義雖然有其不足和缺陷,甚至其學說之間互相矛盾之處,但其對 社會道德、 秩序、 進步、 和平的追求,及對推動現代科學精神的發展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互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至今對我們的社會與實踐仍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孔德通過對文化或文明的發展、思想之發展,尤其是科學的發展的廣泛的歷史描述,探討了這三個階段的接續和演替。他“確信,關於科學之歷史的知識是極端重要的”,而且,他甚至更進一步地指出,“如果我們不瞭解一門科學的歷史,那麼我們就根本不會完全通曉這門科學”。因此,孔德是第一個倡導要嚴肅認真地和系統地研究科學史的人。喬治·薩頓一值讚揚孔德是科學史這一學科的奠基人。
奧古斯特孔德的評價
孔德開啟了社會學實證主義傳統的先河,他的一些思想為後來的 迪爾凱姆等人從不同方面加以繼承和發展,成為100多年來西方社會學發展中的主流。由於階級和歷史條件的侷限,他的思想中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成分。例如,他試圖把社會學建成一門系統表達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綜合的 社會科學的構想,已為當代科學知識的不斷分化以及社會學知識的專門化發展趨勢證明是行不通的;他看待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唯理智論傾向也為多維度的視角所取代;他關於實證科學的理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詰難。但是,孔德的實證科學 理想激發了後來幾代人為把社會學變成一門“科學”而辛勤努力,使這門相對較晚出現的學科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當代社會科學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把他尊為社會學的 創始人、奠基人,或認為是社會學的命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