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一生的哲理故事

  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都需要看哲理故事來充實自己,因為無論哪行哪業,成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多再辛苦都要保持前進,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貪婪的惡果,貪婪與好奇

  兩隻小蝦看到不遠處有一個亮晶晶的物體在遊動,一隻說:“喂,兄弟,那是什麼,光芒真好看耶!”

  “會不會是好吃的?咱們靠過去瞅瞅。”

  兩隻小蝦靠上去,既想看又想吃,剛張嘴,誰知猝不及防,一張大嘴撲了過來,兩隻小蝦已經身處銳利的齒牙之間,“喂,救命啊,你是什麼,哼,用這些卑鄙的手段來謀財害命,殘忍!”

  “那是你們自討苦吃,”魚晃著嘴前的“釣魚竿”說:“這便是貪婪的惡果。你們的思想還真幼稚,真單純,一點小把戲便讓你們命喪黃泉,值得你們深刻警醒啊。”

  沒有慾望,我們便沒有付出沒有進步,索取不了該有的回報,但貪婪過於厲害,容易中了別人的圈套與暗箭;

  沒有好奇,我們的生活便一片孤寂,但好奇太深,便難以自拔,苦海無邊。

  貪婪與好奇,都要適可而止,要知道月滿則虧、物極必反的道理。

  2:人生智慧之源

  人生在世,誰不渴望成為一個擁有智慧的人呢?

  因為擁有了智慧,我們便能洞明世事,練達人情,進退自如,俯仰從容;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成為這樣的人呢?

  一個禪師對他的弟子說:“智慧,是禪修者必須打造的一把金鑰匙,只有她,才能開啟那扇讓我們得以悟道明心的大門;擁有了智慧,我們心靈的天空,才能清澄明澈,一片祥和寧靜。”

  弟子問:“怎樣打造智慧的金鑰匙呢?”

  禪師說:“擁有一顆謙虛卑恭之心,這既是一支開在你生命中的智慧花朵,又是你能夠獲得智慧的源泉,你的姿態放低了,虛懷若谷,宇宙的大智慧,自然會慢慢地充盈其間!”

  禪師的話,不能不讓人想起最富有中華民族智慧的《易經》,其中六十四卦中,唯有謙卦,六爻皆吉;我們的祖先深深地懂得,因為謙虛者,卑以自牧,和以慈恕,海納百川,胸藏天地,故能得萬物之長,萬事之益,萬人之智,秀潤其內而又不張揚於外;所以,唯其這樣能涵玉空谷、虛懷處世之人,其生命中才有著能成為人間卓越者的蕙質,其心靈裡才有著如泉而湧的助其成就偉業豐功的不盡的智慧!

  眾所周知,猶太人也是世界上最珍視智慧的民族之一,在他們中間,便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但其為人處世卻非常的低調,尤其喜歡和拉比***猶太人的教師或智者***交朋友,樂於接受他們的教誨。一個拉比向他祝福道:“你的謙遜,就像一條水量豐沛的河流,願你和你的子子孫孫所擁有的智慧,就像生長在這河邊的果樹一樣,永遠盛開著美麗的花朵,枝上綴滿馨香的果實!”

  多麼美好的祝福啊!

  因為擁有了智慧的人們,便可以永遠的過著富足而又快樂的生活。

  所以,願謙卑成為每個人心靈世界裡的一條豐沛的河流吧,在她的潤澤之下,我們的智慧之樹將不斷地成長,並永遠地鬱郁長青,花美果鮮!

  3: 不打這破鼓

  思考的極致是不思考,不去思考不必思考的問題。

  齊安禪師問眾人:“以虛空為鼓,用須彌山做槌,有什麼人能打這樣的鼓?”

  大家都不知如何回答。有人拿這個問題請教南泉禪師。

  南泉說:“老僧不打這個破鼓!”

  一個和尚問:“一個人在孤峰上住時,該怎麼辦?”

  雲居禪師答:“你有七間房子空在那兒不去住,誰要你一個人住到孤峰上去了?”

  很多人喜歡思考一些看似深奧,其實是莫名其妙的問題。一九五○年,美國有個電視節目名為“最後兩分鐘”,邀請名人上節目暢談“假設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兩分鐘,你將做什麼?”很多名人都應邀亮相,說得驚天動地、口沫橫飛。

  電視臺也邀請愛因斯坦共襄盛舉,但愛因斯坦卻拒絕了,他在回覆製作單位的信裡說:“我無法參加你們的‘最後兩分鐘’節目,因為我覺得人們如何使用他生命中的最後兩分鐘,對我來說,似乎不怎麼重要。”

  只有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師,才能一針見血地直接點出思考這類問題的“大愚若智”——無聊裝可愛。

  一日,香嚴禪師對眾徒說:“求道之人就好比用牙齒咬住樹枝,高吊在半空中,下面有人在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你不回答就表示你不知道,但一開口回答就會掉下來摔死,請問這時該怎麼辦?”

  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虎頭招上座說:“且不必問他在樹上怎麼辦,但請告訴我,他在未上樹之前,是怎麼樣的?”

  很多人被很多問題搞得像“用牙齒咬住樹枝,高吊在半空中”的那個人,怎麼辦呢?問問你自己:你本來在樹下不是好好的嗎?誰叫你閒著沒事,被引誘到樹上去?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天才的本質是知道該忽略什麼。”天才,不是喜歡什麼都去思考,而是有點懶惰,在知道什麼不必思考後,就絕不會去思考。

  
的人還:

1.

2.哲理故事:所謂一生

3.三分鐘演講人生哲理故事

4.人生哲理寓言小故事

5.《影響你一生的修養》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