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彙總

  幾乎所有的名人偉人都有一個不堪的童年,有些甚至是輟學的、數學考零分的、生理有缺陷的。這些人都能成為精英,我們怎麼不能?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篇1

  ——達·芬奇學繪畫:雞蛋的每個側面都不相同

  達·芬奇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全能型天才,他在物理、化學、哲學、生物、文學、雕刻、繪畫等方面都有不朽的成就。而他的繪畫老師是當時一位著名的畫家。

  那一年,達·芬奇十四歲,去老師家學畫。老師第一堂課就是讓達·芬奇畫雞蛋。開頭,達。芬奇畫得很有興致,可是以後第二課,第三課,……老師還是讓他畫雞蛋。

  達·芬奇有些想不通了,有一次,他就問老師:“為甚麼老是讓我畫雞蛋?”

  老師告訴他:“雞蛋,雖然普通,但天下沒有絕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個雞蛋,角度不同,投來的光線不同,畫出來也不一樣,因此,畫雞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練到畫筆能圓熟地聽從大腦的指揮,得心應手,才算功夫到家。”

  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很受啟發。他每天拿著雞蛋,一絲不苟地照著畫。一年,二年,三年……達·芬奇畫雞蛋用的草紙,已經堆得很高了。他的藝術水平很快超過了老師,終於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篇2

  ——安徒生:童年生活是創作的源泉

  安徒生是全世界著名的童話家,他的家鄉在丹麥一個小鎮上。小時候,安徒生家裡非常貧窮,父親是個補鞋匠,母親幫人家洗衣服,家裡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安徒生的玩伴也都是些窮人家的孩子,那些有錢人都不允許自己家的孩子跟窮孩子一塊兒玩。有很多窮孩子從小就要幫家裡幹活,因此很多時候安徒生是一個人。

  有一次,父親看孤獨的在家玩,就說:“孩子,爸爸來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夠簡陋了,只有一間小屋子,破凳爛床把這個小小的空間塞得滿滿的,沒有給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動空間。然而,就是這麼一間破爛的小屋,父親卻把它佈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似的,牆上掛上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櫃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父親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這些書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聯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櫥窗裡父親雕刻的木偶,根據故事情節表演起來。這還不能讓他感到滿足,他還用破碎的布片給木偶縫製小衣服,把它們打扮成討飯的窮人、沒人理睬的窮小孩、欺壓百姓的貴族和地主等,並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編起木偶戲來。為了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親同意和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衝直撞的貴族和偽善的市長、牧師等人的生活,獲得各種感性經驗。

  安徒生在他以後的寫作生涯中能夠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等童話故事,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譴責和鞭撻統治階級的貪婪、殘暴,都是與他小時候的這段生活經歷有密切聯絡的。

  名人小時候的勵志故事篇3

  ——路溫舒—讀蒲草書成法學家

  薄草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書?不僅今人沒有見過,就是在很早的古代也是沒有的,這是西漢時一位法學家的“發明創造”。

  這位緒學家名叫路溫舒,年幼時是個放羊娃。有一天,他放羊回家,趕著羊群,還背了一大捆蒲草。鄰居們見了有些不解,便問:“割這許多蒲草幹啥?”路溫舒答道:“編書”。

  原來,路溫舒因家庭供不起他上學,只好當了牧童,但是他對讀書識字很感興趣,白天放牧,晚上就想盡辦法求人教幾個字。漸漸地識字多了,讀書的勁頭也越來越人。他想:要是能有一冊書帶在身邊,一邊放羊一邊讀,那該多好啊!可是他自己沒有書,也沒有錢買。

  這一天,他在池塘邊放羊,忽然看見塘里長著一叢蒲草,又寬又長,不禁眼前一亮:這蒲草多象從前抄書用的竹簡呀,哈,有門兒啦!他就興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揹回來。

  回家後,就開始“編”他的書了:先將蒲草切得整整齊齊的,然後用線繩聯結起來,再向別人借來了書,抄寫在上面。從此他也有自己的書了,放羊時就可以隨身帶上閱讀。

  他的蒲草書讀了一冊又一冊,學識長進很快。由於他讀的書裡不少是法律書,因此他在法學方面有一點造詣。後來,在監獄裡謀了個小差事傲,乘此機會,潛心鑽研法學著作,對當時的律令理解得很透徹。

  路溫舒精研法令,又目睹監獄裡的黑暗現實,所以對法學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曾經上書漢宣帝,要求改革法律制度,主張“崇仁義,省刑罰”,“開天下之口,廣箴諫之路”,提出一些正確的主張,做了不少對人民有益的事情,成為歷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律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