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小學生記憶力的方法

  對於剛進學校的小學生來說,家長肯定是希望他們可以好好學習的。那麼記憶力成為了他們學習的關鍵。記憶力好,在學習上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各位家長該如何增強小學生的記憶力呢?家長們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去看看。

  根據心理學家的統計和研究,小學生擅長於具體形象的記憶。直觀、形象的東西,尤其是視覺映像,容易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當孩子記憶一些抽象的東西,儘可能與具體、形象的東西結合起來,在形象的基礎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

  舉例說明

  一位小學生說:他很快就記住了他的一個朋友的電話號碼:33329916。問他是怎樣記的,他回答說,這組號碼錶面看毫無意義,但把它們分解成幾個部分,並與自己所熟知的字掛起鉤來,就容易記住了。比如這組數字,3332是他所居住區域的***,99又恰恰是他所居住公寓號,他住在16號房間。幾組數字加起來正好是33329916。

  諧音記憶法

  這是讓孩子利用諧音來幫助記憶的一種方法。許多學習材料很難記憶,在它們之間不易找出有意義的聯絡,例如,歷史年代、統計數字等等。如果對這些學習材料利用諧音加某種外部聯絡,這樣就便於貯存,易於回憶。

  舉例說明

  據說,有位老師上山與山頂寺廟裡的和尚對飲,臨走時,佈置學生背圓周率,要求他們背到小數點後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大多數同學背不出來,十分苦惱。有一個學生把老師上山喝酒的事結合圓周率數字的諧音編了一句順口溜:“山巔一寺一壺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而樂。”待老師喝酒回來,個個背得滾瓜爛熟。這位聰明的學生就是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的。

  利用諧音法還可以幫助記憶某些歷史年代。不少學生覺得記憶歷史年代是件很苦惱的事,不容易記住,而且還容易混淆。但是,要學好歷史,又必須記住歷史年代,因為沒有時間也就無所謂歷史。於是,許多考生利用諧音法來幫助記憶歷史年代。例如,甲午戰爭爆發於1894年,用它的諧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記住。

  當然,諧音記憶法只適於幫助我們記憶一些抽象、難記的材料,並不能推而廣之,用於記憶所有的材料。

  聯想法記憶

  當一種事物和另一種事物相類似時,往往會從這一事物引起對另一事物的聯想。把記憶的材料與自己體驗過的事物連結起來,記憶效果就好。

  舉例說明

  在外語單詞裡,有發音相似的,有意義相似的,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聯想法來幫助記憶。

  某小學低年級試驗一種集中識字的方法,可使學生在兩年內認字2500個,閱讀一般書籍報紙。這種識字法就運用了類似聯想記憶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聯想的字編成一組一組的,像把“揚、腸、場、暢、湯”放在一起記,把“情、清、請、晴、睛”放在一起記。每組漢字的右邊都是相同,每組字的漢語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組的漢語拼音後面都是“ang”,後一組的漢語拼音都是qing,這樣就可以學得快、記得住。

  聯想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指導孩子進行聯想記憶,可採用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等不同方法。

  精選記憶法

  對記憶材料加以選擇和取捨,從而決定重點記哪些,略記哪些,這種記憶方法叫做精選記憶法。

  據說古時候,有的人記憶力極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過目成誦。可是鄭板橋卻看不起這種人,把他們叫做“沒分曉的鈍漢”。什麼叫沒分曉?就是不分主次、輕重,不管有用、無用,一股腦兒全都背下來。

  小學生每天接觸的資訊太多了。這些資訊並不是都需要記憶的。教材和筆記中很多詳細的說明性文字、同一型別的很多道習題、非重點的內容、可以根據其他公式推匯出來的那些較複雜難記的公式等,都可以忽略不記。

  這樣,就可以拿出主要精力記憶那些對考試來說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材料。牽牛要牽牛鼻子,記憶要選擇知識的“牛鼻子”。因此要想考出好成績,必須對所學知識充分消化理解,精選重點內容,把它們牢牢的記住。

  該記什麼、不該記什麼

  許多公式、定義、定理、定律是精髓和本質所在,要理解,也要牢記。它們往往是以一當十,有著舉一反三的作用。有些人對一些解題過程和答案也要強行背下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考題是千變萬化的,它要求你靈活地運用公式或定理,絕不會要你***記。學習好的人,記憶力強的人,往往善於抓住重點,抓住精髓,善於組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