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生勵志文章

  我們的教育應該給孩子能力,而非只是灌輸知識,那麼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對於孩子,到底什麼最重要?

  作者:崔永元***原央視主持人***

  1、對孩子,陪伴永遠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孩子是需要陪伴的,但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幾乎每天都要到很晚才回家。為了能和我女兒有更多的時間相處、溝通,我規定自己每逢雙休日一定要抽出一天的時間陪女兒。帶她去划船、爬山、吃快餐,只要是她喜歡的事情,就儘量滿足,讓她開心。

  我一般不會輕易承諾,而一旦作出承諾就不會輕易改變。不管工作再忙,如果答應星期六陪女兒出去玩,就一定努力做到,不得不違約時,就會對女兒說明情況,請求她原諒,表示下次會加倍地補償她。家長和孩子之間應該是朋友關係,相互體諒才是最重要的。

  2、應該鼓勵孩子看書,但不必要求他們一定要看什麼

  讀書是很重要的,應該鼓勵孩子多看書。讀書能幫助一個人提高他的鑑賞能力。有這麼一句話——讀書可能不一定讓你明白,但是你起碼能知道坐在你對面的那個人胡說八道。這就是讀書最大的好處,不讀書你可能永遠是一個糊塗的狀態。

  有些家長喜歡讓孩子按照推薦書單來閱讀,但事實上,別人推薦的書儘管很有用,但孩子可能看不下去。只有自己喜歡的書、感到有興趣的書,孩子才會拼命去讀它。

  如果非要推薦,我覺得有兩類書可能值得一看:

  一類是歷史題材的書;

  一類是人物傳記,這個也是我自己比較偏好的。

  讀歷史題材會讓你越讀越明白,看得越多越覺得自己是個明白人;人物傳記有一個特別的好處,當你讀完一個人的人物傳記的時候,你會覺得你跟他活了一輩子,又活了別樣的一生。我們每個人只能按照一種方式活一遍,但是當你好好讀一些人物傳記時,你就會發現你能活一百遍,能活一千遍,有各種各樣的活法,這是件幸福的事。

  我知道很多孩子是不願意讀書的,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去鼓勵或者督促他們讀書,只能說讓孩子先試著讀一讀,哪怕是一兩本,也許他讀上一兩本,就會忽然產生興趣了。

  3、我們的教育應該給孩子能力,而非只是灌輸知識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美國世界史的一道題目:成吉思汗的繼承人窩闊臺,當初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

  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這位蒙古領導人如果當初沒有死,那麼可怕的黑死病,就不會被帶到歐洲去。如果沒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會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沒有死亡,人們就不會懷疑上帝的存在。如果人們沒有懷疑上帝的存在,就不會有義大利弗羅倫斯的文藝復興。如果沒有文藝復興,西班牙、南歐就不會強大,西班牙無敵艦隊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義大利不夠強大,盎格魯—撒克遜會提早200年強大,日耳曼會控制中歐,奧匈帝國就不可能存在。

  老師看完說:“棒,分析得好。”其實這種題目老師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人家是在培養能力,而我們只是在灌輸知識。更何況,有些老師根本是在灌輸“死”知識。

  我看過我侄子的考試試卷,讓我大為震驚。有個題目:《匆匆》這篇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的,你能把自己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我侄子寫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後面一個好大的叉。標準答案竟然是:“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歡這句,我可以喜歡那句,難道最喜歡的一句話也要統一麼?我覺得這個題目應該是“你能把老師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才對。

  :教育的魅力,應從創造中去尋找

  作者:葉瀾***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久以來,人們對教師的認識上的一個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師看作創造者,僅僅把他當作知識傳遞者。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師,而是每個教師都要堅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求你去創造。教育的魅力是創造的魅力,是創造生命發展的魅力。

  教師使命不斷變化,不變的是教師始終須對人的一生負責任

  教師、醫生和律師、建築師、工程師是不一樣的。一類是跟物質生產相關,一類跟人相關。而教師和醫生,儘管都與人打交道,但醫生的物件是人的身體,現在還增加了關注人的心理。醫生在工作時,不會把為什麼這麼治病告訴你。作為教師,他關注兒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以及整個生命的發展。這幾者之間的差異是清晰的,不難區別。

  今天教師的使命就是使學生能夠適應這個變化的時代,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實現他自己的人生價值,以及對這個社會盡一個公民的責任。每一代的教師都會面對一個時代對教師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師使命也有一些不變的內容,那就是教師的事業始終是對人的一生負責任的一個事業。你給學生的東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是促進了他的發展還是阻礙了他的發展,教師要經常自問。儘管學生不完全被教師所左右,但教師的教育會成為一種力量,可引導人前進和向上。

  一個教師有可能對兒童、青少年,對某一個人的發展變化留下深刻影響,讓他在每一個前進的重要的時刻會想到這位老師。這樣的教師,就是在真實的意義上成了一位教師,而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遞者,技能的教學者。

  教育的魅力,應從創造中去尋找

  長久以來人們對教師認識上的一個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師看作創造者,僅僅把他當作知識傳遞者。比如,教師上語文課,他的任務被認為就是教識字、讀書、寫字……教師往往也不把自己的工作當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故而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馬克思講得很深刻,只有創造性的工作才會有尊嚴。

  今天我們特別強調認清教師的工作性質,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傳遞者,他跟孩子一起創造他和他們的每一天的學校生活,也為學生的未來生活作創造。教育是豐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

  教師的創造還表現在“轉化”上,他把人類的精神財富轉化成學生個人成長的精神財富。這個轉化也是教育的獨特挑戰與魅力。教師的創造性還表現在促使學生精神世界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這樣培養出來的新生代,就會與他的上一代不一樣。這種代際傳承與發展,本質上是把人類的知識與技能、精神,轉化成個人的能力和精神的記憶體。這些東西內化在每一個不同的個體之中,而後,又會在社會實踐中轉化為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創造力。

  我覺得教育事業和教育的魅力一定要與創造聯絡起來。作為一個教師,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蠟燭一樣,成天勤勤懇懇地埋頭苦幹,以犧牲自己作為職業高尚的表達,而不是用一種創造的智慧去激發學生心中的精神潛力,那麼工作對於他來說只有付出沒有魅力,也難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學生。教師是一種獨特的創造性工作。教師的魅力在哪裡?就在於創造。

  當然,教師的創造跟工程師的創造不一樣,跟建築師的創造不一樣,跟作家也不一樣。它是一種直麵人的生命發展的創造。這裡面有“轉化”的創造,教學工作自身還需要創造,從長遠意義上,教學讓每一個生命具有創造的力量,也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創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我覺得在人類社會創造事業中,不能沒有教師這個職業的創造性勞動。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遠遠不夠!

  近十多年來流行的一個看法:那就是把教師看作一種專業。教師專業化最早是美國提出的。簡單而言,有兩個不同的目的:一是為了改變教師地位,因為只有作為專業人員才能提升社會地位。二是為了作為一種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的提升。

  現在許多人喜歡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我覺得不夠。我不單提“教師專業發展”,我提“教師發展”。

  教師作為一個專業人員,我們不懷疑。問題是,只強調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不是能造就一個合格的乃至優秀的教師?教師自己作為一個全人的發展,也可能被忽視了。教師在學生面前呈現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專業”。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現你是誰,學生也在判斷你是誰。學生對你有敬意或瞧不起,反抗或喜歡,都不是僅僅因為你的專業,而是因為你的全部人格。當然,沒有專業是不行的,沒有專業你連講臺都站不住。但是僅僅有專業,肯定也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教師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

  教師必須對自身的發展有認識,其中包括他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對教育責任的承擔。中小學教師面對的是青少年,面對的是活蹦亂跳的成長中的生命,要有一種責任擔當。學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軟的,又是最脆弱的。有些東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難再重新變得完美。所以青少年時期,教師留給他們的,會對其一生的發展有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能夠遇到一個好老師,是他的幸福。

  在中國古代,教師受敬重,排位在天地君親之後,也屬“聖”之列。孔子就被稱為“孔聖人”。孩子上私塾要向聖人、老師叩拜。對教師還有道德方面的高要求,那就是要“為人師表”。

  我不贊成把“應試”與“素質”對立的提法

  在古代,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之說。它是有道理的。道理在哪裡?古代的文言文,它是古代文人對世界及自我認識的一種文字表達方式,有很深的道理,也不同於口語。教書先生要孩子去理解,但孩子又缺少生活的體驗和經歷。為了將來考科舉,學生又必須懂這些,那怎麼辦?就是你跟我讀呀,背啊,多讀幾遍,內在的聯絡就慢慢浮現出來。這種方法是在獨特教育背景下的產物。古代對教育的理解,是以記誦為主的,是記誦之學。

  這裡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到了近現代中小學教育還是如此強調記、背標準答案?近代科學知識大發展,大分化,出現學科化了。學科知識且成了人類共同的知識,而不單單是地域的。當科學成為一種強大力量的時候,當科學分成了很多學科以後,這些知識就成了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並被認為對他將來的生存有用,基礎教育就成了兒童為未來人生作一種準備的事業。

  如何讓學生達到對知識本身的記憶,熟練掌握其方法、技能,就成了學科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往往因被自己的學科所佔有,而忽視了教育人的任務。近代的教育學,大量強調的是把教育看作人類知識的傳遞,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現在必須對教育這個概念有一個新的理解。

  教師從事的是育人的事業,作為教師,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樣地活著,他才能對別人產生影響,一種使其成為人的影響。自己活得像個人,並不是說像一個聖人,而是說你很真實、很努力、有信仰,你在為這個信仰踐行。教師也會有缺點,有時候也會有衝動,但只要你是真實的,你會冷靜下來,孩子也會理解。所以我覺得跟人打交道,一定要做真人,不要去做一個假假的人。

  “只育分不育人”是個太簡單的事情。我覺得把“分”和“人”對立,是一種絕對兩分的思維方式。抬高了“分”,把它與“人”等而視之,這是大誤。其實教師真正的能耐是在育人的過程中,不難達到所謂的“分”的要求。如果有學校或教師宣稱我只“育人”不“育分”,這不僅荒謬,家長也肯定不放心。因為現實世界不可能同意這樣的觀點:你教的學生考試是考不好的,然而你是個好教師。我一開始就不贊成把“應試”與“素質”對立的提法,這是兩極化思維方式的產物。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改革的目標,往往難以實現。

  教育不可能脫離現實的社會和當前的需求來完成改革。改革是一種超越,而非簡單的否定。面對“育分”的畸形現實,我的回答是“育人”肯定能使他的“分”也上去,但“分”絕對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標,更不是終極目標。

  不能把基礎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託到高考改革上

  我對長期以來批評“高考指揮棒”也有自己的看法,好像把基礎教育的一切問題,一股腦兒用“高考指揮棒”造成的就能解釋或解決;想用管住“出口”的方式,來改變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這麼長,他小學一年級與“高考指揮棒”之間有什麼直接關係?

  高考的改革,不管是選拔式的還是鑑定式的,總歸要通過測試。你不能把教師應承擔的教育改革的責任,都交到改革高考方式、方法上。承擔高考改革與承擔中小學教育改革是兩個不同的主體群,儘管這兩件事相關,但他們各自承擔的責任不能替代。

  影響教育全過程的因素很多很多,絕對不只是高考出什麼試題的問題。所以我說,我們可能抓錯了源頭。孩子從小到大要長十幾年,孩子進小學的時候離高考還遙遠。如果我們只強調高考改革了才能改革基礎教育,這種說法會帶來什麼呢?中小學教師、校長可以說:你高考還沒改好,我改革了會對不上你的高考,所以我沒辦法改革!其後果是中小學教育責任的承擔者,可以對一個漫長的教育積累變化過程不著力去研究和承擔責任,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也為不改革找到了很好的理由。

  我不是說高考不要改,要改!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基礎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託到高考改革上。這也許也是提出素質教育二十多年卻進展不大的原因之一。

  生命是不能割裂的,教育也一樣

  幸福,就我個人而言,是你看重什麼,你最在乎什麼,什麼就是你能感受到的幸福。

  作為個體的幸福觀和作為教師的幸福觀,其實是有相關性的。我更看重的是作為個體***我個人***的追求。我覺得這個最重要。其實教師只是一個職業,如果一定要問這個職業跟你的人生的關係是什麼?那麼就是你的人生大量的時間是在這個職業中度過的。你的個性、你的獨特性是在這樣一個職業裡面得到全面的呈現。儘管都叫教師,但是教師和教師之間是非常不一樣的。

  很難說教師幸福觀一定有一個統一的東西,我是這麼看的。可能我這個人更看重做人,你自己的人生過得怎麼樣。當然這個人生,因為你是老師,你的人生就跟學生聯絡在一起了。倘若你不懂得人生,你對學生的人生也會有許多不懂。

  你若問我現在感到什麼是幸福,那就是能夠給我很多的時間,讓我看書,讓我想問題,有空寫書。人生的滋味是熬出來的。這個“熬”啊,不是指“煎熬”,而是慢慢的燉,積累、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你就會悟出:噢,這就是人生!所以不是那麼簡單的用一個幸福觀可規範我們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不能被規範的。

  另外,我們的教育,或強調德育,或強調體育,就是不善於在整體綜合的教育活動中培育整體的人,用豐富的教育活動去培育多方面發展的人。我們習慣於把一個一個教育活動剝離開來,它本身就違背生命的真實存在狀態。生命是不能割裂的。人在參加體育活動時,未必就是隻有手和腳在動,而腦子不動,也沒有感情,沒有喜歡不喜歡。這不成了機器人了?教育的難就難在這兒,它的任何活動都是綜合的,你忘記了這一點,就一定搞不好教育。

  這是我最初提出生命觀的指向,強調了教育的綜合性滲透,強調了活動的綜合性滲透。現在也許是我年紀越來越大了,看東西有了更深的感受,最近悟出的是:教育對生命的思考不能只侷限於人,還應包括整個自然界。凡是有生命的,我們都可以和它對話。

  世界在我的心中更擴大了。人是可以從各種生命變化中獲得很多感悟的。

  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持續發展的人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師,而是每個教師都要堅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要求你去創造。教育的魅力是創造的魅力,是創造生命發展的魅力。

  當然,這裡又要有學術,又要有人格。人格,在我看來最根本的就是一個真誠。真誠是人格魅力的基礎。不是說哪一種人格才有魅力,我是這樣看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教師要幫助學生髮展,逐漸培養學生關注自身的發展、成為有發展自覺的人。從這個意義上,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持續發展的人。他對這個世界永遠有一種好奇,保持著發現的眼光,每逢遇到一個新的領域,他不是畏縮後退,而是積極地進入,去了解更多。他周圍的世界也要經常去發現。這樣的教師一定會讓學生感到很有魅力,因為他經常會跟學生交流自己的研究與發現。

  教育的魅力恐怕不僅僅限於教師已形成的人格與學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教師應是不斷追求自己生命的發展和完善的人,在幫助別人完善的同時不斷髮展和完善自己。這樣的教師在我看來可能是比較有魅力的。我自己追求做這樣的教師,這是一個與生命同在的無止境的過程。對人而言,我更關注你是一個怎樣的人,而不是首先關注職業。其實職業的規範總是比較死板的,真正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的教師,你應該是真誠的人,不斷髮現和創造的人。這樣的人,一定會有魅力。

  真正的重建,是要對教學的基礎性問題有一個把握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課堂教學過程再認識:功夫重在“論”外》,在《課程·教材·教法》雜誌2013年第5期登載,很長,大約2-3萬字。我覺得今天的課堂教學改革到了重建的階段。現在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非常的豐富,多元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大家都在努力,都想有一些新的創造。當然也不乏只是為了提一些新口號而在那裡擺弄的人。

  我認為真正好的重建就要對教學的基礎性的問題有一個把握。目前是有點雜亂的“豐富”,什麼都在一個平面上呈現,恐怕還要梳理。要回到“教學是什麼”這樣一個根本的問題上去。我特別不贊成用“學習”來代替“教學”,也不贊成用“課程”來代替“教學”。

  學校的教師教育亟需綜合研究

  教師隊伍建設,至少包括職前和職後。從職前來講,應該有對教師職業的重新理解,即: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從合格到優秀是要有一個過程的,不可能一開始都以優秀教師的標準去要求。首先是有一個底線,高是無限的,越往高越個性化。

  關鍵是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在這個理念的基礎上再來提教師怎麼培養,隊伍怎麼建設。

  現在職前培養的問題很多。師範大學裡也有培養問題。真正把教師的培養當一回事的大學校長現在也不多,操心多的是我們的大學排名在第幾這一類的事。當然也有分管的副校長或教務長在抓,但從整體上看,最大的問題還是對應把教師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沒有認真想明白。

  對師範生的培養,還有很多陳舊的觀念,認為教師就是學點教學法,學點入門技巧,諸如普通話、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等,把這看成是教師的基本功。“三字一話”是要,但只是技能意義上的,對什麼是教師職業更為根本的基本功,教師是誰,應該有怎樣的品性,他的生存方式有什麼獨特性,作為一名當代合格教師所應該具有什麼等等根本問題,卻還缺少深入的研究。或者說在對教師職業的價值、教師職業的特點還沒完全理解的情況下,就在那裡培養老師。儘管說改革已很久,但是師範教育本身的觀念改革恐怕遠沒有重視和認清。這種滯後就帶來了整個培養方案設計中,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系統結構存在的問題。

  有人建議把免費師範生的名稱改成公費師範生,我贊成。“公費”表明了國家對這個職業的重視,顯出一份公職的莊重。目前,免費師範生有各種各樣的動機,如有的為了將來謀職業,教師職業相對保險;有的衝著“免費”而來,有的只為了能上大學,自然還有不少是真的喜歡當教師。林林總總的想法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問題是師範教育怎麼使學生對教師這個職業,哪怕他將來不當老師都有一份尊重,都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他選擇不做只是可能覺得自己不適合,或者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很好地修煉自己,他不善或不願意為此修煉。此外,職前教育還應對教育的價值觀、對學生的熱愛,以及大學所教的基礎素養方面,都形成一個較好的、可繼續學習與發展的基礎。職後再去補這些方面的缺失就晚了。

  進入職場以後,真正促進教師的發展,是他對自己的實踐,不斷的研究、反思、重建,越來越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系統的、整體的、深刻的認識,知道怎麼去做才是有意義和有效的。

  現在我們花了很多的錢搞師資培訓。首先我認為,承擔師資培訓的機構要有資質。其次,還要給教師選擇的自由。行政機構不應規定教師必須在哪裡培訓。現在網路時代,交通也很方便,政府可制定關於培訓的基本要求,學員從哪裡獲取由自己決定,到華師大也可以,到上師大也可以。現在的政策是培訓跟著經費走,國家把經費給了誰,誰就有資格培訓。其實國家、政府之所以給,不一定是因為他的培訓實力最強,有可能是他跟政府之間存在隸屬關係等等。

  加強教師在日常實踐中的研究反思,不斷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每個人的成長都要靠自己,靠外部是沒有用的。外部只是一個影響,促進他,但是最終的變化,真正成長是個體的事情不是群體的事情。群體會成為一種力量,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啟發。但群體的教研研究活動不要搞形式主義,要真正地能夠在研究當中實現共同發展。

  對教師隊伍建設有什麼建議?我認為:教師的工作量、教學的工作量要減輕,學校的編制要增加。不能只是從效率的角度來規定師生比,要從教師有時間再學習、再發展的意義上,綜合考慮師生比。工作量減輕了,他才有時間去思考,研究、討論。現在的編制很滿,班額又超員,特別是好一點的學校,常見五六十人一個班。稍微好一點的學校,教師工作排得滿滿的,負擔很重。

  教師也要減負。減負不是叫他不要研究,減負是要減少工作量,加強研究。每年用這麼多錢搞多層次培訓,但其中不少是重複式的培訓,還不如把一部分經費撥到增加編制上,多增加一點編制,讓大家有時間安排一點研修、討論、學習。教師不是通過幾次輪訓就能成長起來的,關鍵是要使教師在工作中有思考,產生學習的需要,研究的需要。

  通過學習、研究有實現發展的感覺,然後越來越感受到工作本身的價值、吸引和魅力,這樣他才會成長起來,而不是靠五年一次的輪訓,然後大家都拿學分,以為拿了就完成培訓任務了。錢多了怎麼用?有些還扔到國外去了。

  我覺得教師教育亟需綜合研究,要關注和提升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生活的質量,這個提升就是要把研究放進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去。教師教育的經費投入與配置要為此服務,而不是隻當作外加的一項工作,割裂地去做。尤其是一些先發展起來的,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在這方面敢不敢做一些大膽的改革,這是政府該乾的事。政府如果不動編制規定,校長動不了。

  現在我們做改革不乏好心,也急於求成。但是好心和著急都未必帶來好的結果。我們更需要研究,要講究對事情內在規定性的把握。這些都把握不好,不知道教師到底怎麼成長,什麼對教師的成長才是有利的,怎麼能建設好教師隊伍呢?真的,我看學校中教師靜下來的時間很少,這是一個問題。沒有靜下來他怎麼反思,怎麼發展啊?

  :你一定要成為精英嗎?

  作者:朝哥

  轉眼又到了新一年開學的日子,回顧我的大學時光,入學的歡迎條幅在陽光下隨風擺動的畫面,仿若仍在眼前。

  這兩天看新聞,被譽為“史學研究天才少年”的西安高三學生林嘉文,在患有抑鬱症半年後,選擇了自殺離世,年僅18歲。另有一名15歲的武漢初三女孩小夏,從18樓家中跳下,疑因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心理壓力過大而走向極端。

  看到這些訊息,我能想到的只有兩個字,惋惜。青春還未綻放,生命卻不復存在。人生大好時光,從此以後,每一寸日光,每一縷花香都將被辜負。想起電影《此間的少年》裡,朱聰老師對令狐沖說,“你們年輕人啊,老是把什麼事都看得很重。我說啊,這些破事,和以後比起來,那都算不了什麼。你看看那些考不好就跳樓的那種,他們要是再多活二十多年,肯定自己都要被自己笑死……”

  只是,在一個孩子價值觀還未定型的時候,他看不到生命中有很多事可以雲淡風輕地處理,很多事並不值得自己賠上餘生。他們的直接想法大多來自身邊的親人和接觸到的社會,而這個社會告訴他,你要窮畢生努力,成為一名精英。

  《讀者》3月份新刊裡有一篇文章叫《兒子“成人”記》,作者的兒子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很多朋友甚至建議他去給孩子做智商測定,但是,在他眼裡,兒子熱心助人,嫉惡如仇,熱愛體育,健康陽光。以一紙成績否定一個人實在讓他覺得可笑。

  他也曾怕兒子不成才,可是兒子反問道,“如果只有考上名牌大學、當大官、發大財才算成才,那全世界幾十億人不都白活了嗎?”“成不成才,我不知道,但我保證成人。”作者又問道,什麼叫成人?兒子答,“做普通人,過平常日子。”

  這個答案讓作者陷入了沉思,也給了我很大的思考。難道所有人一生下來的目標,就是要成為精英嗎?

  在任何一個社會,像馬雲、劉強東這樣的精英總是少數,夢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很多人大半輩子圍困在失敗感和無力感之中。我的父母和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父母一樣,從小望女成鳳,對我寄予厚望。他們也時常教導我學習上要力爭上游,好在只是讓我盡力就好,而不是逼迫我非要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即便畢業工作了,也只是告訴我,做到獨立,能養活自己,工作開心就可以了。可是,更多的父母是希望孩子成為他們想象中的人上人。

  很多崇尚精英主義的人以穩定和安逸為恥,因為這兩個詞意味著“平常”,在他們眼裡,至少這個詞和褒義詞沒什麼關係。彭博商業週刊專欄作者彭嘯有一篇文章專門講精英主義的,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第一名,要優秀,要卓越,要治國,要平天下,要創業,要王者歸來。我絕不反對個人奮鬥、心懷天下,但是我絕對反對把精英主義作為全民教育的宗旨,讓所有的孩子從小讀著‘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這樣的句子長大。這句話錯了嗎?沒有錯。錯的是寫課本的人沒有認識到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士大夫,對於絕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要學的是生之樂,是照顧自己的那些小技能,繼而生活獨立,是讀懂和接受自己,然後心理獨立。這種充滿了各種高大上目標的精英教育讓一個民族失去了平常心,把成功的定義變得非常狹隘。”

  所以,我們像被巨大的洪流推趕一樣,好像生活就是為了達成一個又一個世俗意義上的目標,從不去想,這些東西自己是否真的想要。我大三的時候還在穿梭於例如“中國文化”和“營養與健康”這樣被認為沒什麼用的選修課上,我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已經提前兩年為考研做準備了。那麼美好悠閒又愜意的大學時光,在他們看來,卻是步入社會的前哨站,在這裡,就要拼個你死我活。

  而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出來的學生,不禁讓我想到了錢理群教授所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錢理群教授在2012年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上發言稱,現在的大學,正以一種“實用主義、實利主義、虛無主義的教育”,培養一批“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所謂精緻,“指他們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養,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他們驚人的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誠姿態,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體制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所謂絕對,“指一己利益成為他們言行的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種投資”。

  我不知道這樣培養出來的精英,是該值得稱頌還是一種悲哀?

  狹隘的實用精英理論讓我們不斷計算著周圍人的成功指數,別人的職稱,別人的工資單,別人的房和車,以單一的價值觀武斷地判斷別人的成功或是失敗,反過來,一旦自己在這些方面處於弱勢,立刻覺得生活慘淡無比。

  我很少追美劇,但我非常喜歡《老友記》,和很多人一樣,喜歡裡面的幽默與溫情,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我從這個劇裡看到了非精英人生的快樂。莫妮卡是廚師,羅斯是大學老師,錢德勒是普通職員,菲比是按摩師,喬伊是個不知名的小演員,瑞秋在開始也只是賣衣服的導購。他們的生活大概才是我們大多數人生活的樣子,有一份保障自己的工作,每天和親人朋友一起,聊天,八卦,為一些瑣事煩惱,也會為一些願望達成的時刻開心慶祝。

  他們沒有人去整天追逐什麼所謂的精英人生,但有一點,他們很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喬伊就是喜歡演戲,所以哪怕多小的角色,他都努力爭取,為得到好一點的角色高興,卻不會整日為了沒當上男一號而哭喪臉。莫妮卡喜歡做美食,瑞秋就是喜歡和時尚有關的東西,就連錢德勒,為了追求理想,也放棄了原來的資料分析工作,轉投了廣告。

  知乎上的一個去臺灣的交換生分享過一個故事,她在外求學的日子,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市裡唯一的商場轉轉。有一次,在某個專櫃買了幾罐面膜。一個月後再次路過那個專櫃,導購竟然認出了她,熱情地問她面膜有沒有用完,並給她介紹一些新款。完全記得她一個月之前買了哪些東西。

  熟了之後,交換生每次都會去逛商場都會到這個專櫃溜達溜達。這個導購很漂亮,是那種毫無攻擊性、女人也會喜歡的漂亮。但她似乎並不自知,每天只是穿著專櫃的黑色圍裙忙來忙去,認出每一位常客,笑容燦爛地和她們交談兩句。

  這個交換生說,即使在臺灣,一位聰明、美麗、好脾氣、上過大學的女孩,純粹出於自己喜歡,而選擇在一個二三線小城的商場做導購,也是不太常見的。

  “中國人骨子裡寫著光耀門楣和出人頭地的使命感。”

  而成為精英,這樣單一的成功價值觀,不知讓多少人在午夜夢迴的時候,內心被深深的挫敗感所折磨著。我只希望,有一天,當孩子們找到了一份工作的時候,父母們開口先問的能是,做什麼的,喜歡嗎?而不是,公司大不大,能掙多少錢。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