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本科畢業論文

  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成熟與發展,計算機早已成為我們生活、學習、工作、娛樂不可或缺的工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摘要】作為計算機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計算機教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本文分析了當前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完善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的措施,以期為提高計算機教學實踐教學實效提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實踐能力;培養;問題;對策

  1.當前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1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法落後。當前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方式多為:教師進行示範,而後學生進行操作。學生看似己經掌握所學的知識,然而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發散性的學習方法和能力,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方式就更是無從談起[1]。加之仍有一些計算機教師尚未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向學生傳授實踐知識,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沒能通過給學生布置實踐任務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不僅會限制課堂生命力,而且不利於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

  1.2計算機實踐教學考核不夠。部分學校制定的計算機考核標準較低,電腦數量無法滿足將學生間隔開來考核的要求,在考核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時無法排除作弊行為。還有一些學校為了避免補考的繁雜事務,就大幅降低計算機實踐能力考核標準,學生不論能力強弱與否都以及格為標準,大多能順利通過考試,這就使得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很難切實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

  1.3學生計算機實踐水平高低不一。學生們所掌握的計算機實踐知識程度差距較大,一些學生存在片面注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操作的現象,學生大多沒有意識到計算機技能在其將來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因而認為只需要掌握理論知識用以在計算機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即可。許多學生學習計算機實踐技能時,缺乏毅力,遇到困難就選擇放棄,不僅不具備直面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而且對計算機實踐學習產生厭倦,態度十分消極。

  1.4計算機實踐教學內容滯後。目前許多學校沒能充分重視計算機實踐教學,大多隨意安排計算機教學,採取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不注重對學生計算機方面潛能的開發與培養,缺乏一套完善的計算機實踐教學方案,未能妥善合理安排計算機實踐教學。

  2.完善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的措施

  2.1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計算機任課老師應當以計算機實踐應用為中心,並且大量收集與計算機實踐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與資訊,指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摒棄繁冗且無實際意義的計算機實踐內容。處理好計算機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二者之間的關係,在梳理原有計算機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形成全新的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要結合計算機教學大綱,對計算機實驗課件以及相關的計算機硬體予以妥善安排。當今世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作業系統等也是日新月異,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內容和計算機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補充一些必要的實踐內容,緊密將計算機實踐教學與計算機新科技聯絡起來,才能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培養學生計算機實踐綜合運用能力。進行計算機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實踐操作指導下,自行尋找思考計算機操作方式。倘若遇到問題,應當要求學生藉助計算機相關材料,歸納總結相關問題,嘗試自行解決,克服所遇到的實踐操作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此項要求,鼓勵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倡導解放思想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會對所學的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學以致用。如果遇到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向老師反映,老師再結合同學們的反饋作歸納性的解說,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利用變式引申的訓練方式,讓學生經過多次實際操作的訓練,掌握計算機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老師應當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適當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

  2.3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優勢。應當在計算機教學伊始進行案例展示,展示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教學任務,明確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之間的聯絡,為以後教學打好基礎。在使用案例教學時,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設計課程時,通過樹形結構對計算機的相關內容予以展示,體現各個標題與題幹之間的關係,實現各分節之間的有效溝通[2]。此外,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各個組討論學習,並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實施步驟。

  2.4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生實踐成績考核辦法。計算機教學活動中的一大重要環節就是考核評價。計算機實踐教學大綱中規定:“重視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嚴謹的科學態度指的是學生對自然、對科學的基本觀念,比如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審美觀。如果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與理論產生了不同的結果,教師就應當對學生的操作加以分析,找出錯誤所在,加以更正。學生要想在計算機實踐能力上有所提升離不開教師必要的分析與評價。教師除了應該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操作予以客觀評價之外,還應該適時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梳理操作過程,對有難度的問題,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幫助學生對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構建起一個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此外,教師還應當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提高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獲取操作計算機的能力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思想成果,在反思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為輕鬆地處理計算機相關問題。考核學生計算機成績時,應當調整實踐成績與理論成績的比重,加大實踐成績的比重。通過多次實踐考核,對學生每個單元的學習情況加以考核與評估,考核未通過的應當讓其參加補考。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應當對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予以充分重視。對計算機教學方法進行考核便是旨在對學生和教師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加以考核。

  參考文獻:

  [1]楊鵬,胡兆方.計算機網路教學體系與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12***.

  [2]張俞玲.淺談計算機網路實踐教學和能力培養[J].才智,2015***32***.

  範文二:計算思維與計算機教育培養思考

  摘要:隨著計算機日益廣泛而深刻的運用,計算思維成為計算機教育中的熱門話題,形成了以“計算思維”為核心的計算機教育。以計算思維為導向進行大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其目的就是運用電腦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學生學會計算機的目的在於解決本專業的實際問題。大學階段各相關專業培養對計算機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不同專業之間對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直接需求和依賴程度又存在較大差異,大學計算機教育應與各類專業的培養“無縫連線”。

  關鍵字:計算思維;計算機教育;專業培養

  1引言

  大學階段各相關專業培養對計算機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不同專業之間對計算機教育的直接需求和依賴程度又存在較大差異,同時考慮到在計算機教育不斷普及的今天,學生入學時的計算機水平也在不斷地變化,由於地區以及個人的差異,學生入學時的計算機基礎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促進大學計算機教育的開展,需要進一步開展大學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研究和實踐。隨著計算機日益廣泛而深刻的運用,計算機早已經深入到幹家萬戶,同時計算這個原本專門的數學概念正在滲透到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等諸多領域,已經泛化到了人類的整個知識領域,並上升為一種極為普適的科學概念,成為人們認識事物、研究問題的一種新視角、新觀念和新方法。可以說我們處在計算無處不在的計算新時代,什麼都要“計算”,在理論研究、試驗科學之外,計算科學正在成為基礎科學研究的“第三維”。2006年3月,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國計算機權威期:rU{CommunicationsoftheACM}}雜誌上給出,並定義了計算思維***Computationa]Thinking***。周教授認為:計算思維是運用電腦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電腦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計算思維代表著一種普遍的認識和一類普適的技能,每一個人,不僅僅是電腦科學家,都應熱心於它的學習和運用。電腦科學不是計算機程式設計。像電腦科學家那樣去思維意味著遠遠不止能為計算機程式設計,它要求能夠在抽象的多個層次上思維。

  2現狀分析

  大學的計算機對後續其他課程的學習影響最大,在計算機教育不斷普及的今天,學生入學時f’J~-I‘算機水平也在不斷地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新生的計算機基礎水平擺脫“零起點”,但由於地區以及個人的差異,學生入學時的計算機基礎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大家已經普遍認為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從實際情況看,這種提高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計算機使用水平上,而不使用基於計算思維能力的計算機水平的提高。針對學生入學時的計算機基礎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以及不同專業之問對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直接需求和依賴程度又存在較大差異,目前我們已經在學校的非計算機專業基本實現了類分層次的教學實踐,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了使人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發揮其基礎作用,就要很好地與專業課程相結合,我們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進行分類分層次教學。但同時應以“計算思維”為核心進行計算機基礎教育,這樣才能適應專業培養的需要。計算思維是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應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以培養大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出發,對大學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一些探討和研究,將思維訓練融入教學的各環節中,以期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挖掘大學生的學習潛能。

  3與專業培養相適應的計算思維教學

  計算思維是人類求解問題的一條途徑,但決非試圖使人類像計算機那樣地思考。計算思維是建立在計算過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的,不管這些過程是由人還是由機器執行的。計算方法利模型使我們可以去處理那些原本無法由任何個人獨自完成的問題求解和系統設計。許多人將電腦科學等同於計算機程式設計,計算思維可以給我們開啟寬闊的視野,學生可以j修電腦科學,接著從事醫學、法律、商業、政治,以及任何型別的科學和工程,甚至藝術工作。計算具有複雜性,當求解一個特定的問題時,我們需要考慮:解決這個問題有多困難?怎樣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需要我們運用計算思維的觀點準確地回答這些問題,考慮機器的指令系統、它的資源約束和它的操作環境。而為了有效地求解,需要進一步問:一個近似解是否就足夠了,以及允許的誤差。計算思維就是把一個看來困難的問題重新闡述成一個我們知道怎樣解的問題,如通過約簡、嵌入、轉化和模擬的方法。計算思維採用了抽象和分解來處理浩大複雜的任務或者設計巨大複雜的系統。通過進行分離,選擇合適方式去陳述,或者是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問題的相關方面建模使其易於處理。它是利用不變數簡明扼要且表述性地刻畫系統的行為。計算思維利用啟發式推理來尋求解答,它在不確定情況下的規劃、學習和排程。計算思維是利用海量的資料來加快計算,它就是在時問和空問之間,存處理能力和儲存容量之間的權衡。計算不但已經成為人們認識自然、生命、思維和社會的一種普遍方法,而且正在試圖成為‘種傘新的世界觀。電腦科學在本質上源自數學思維,因為像所有的科學一樣,它的形式化解析基礎築於數學之。電腦科學又從本質上源自工程思維,基本計算裝置的限制迫使計算機學家必須計算性地思考,不能只是數學性地思考。計算思維構建了計算機教育與專業培養之間的橋樑。

  隨著人們對計算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但是終端裝置卻無泫滿足這種要求的增長,於是雲端計算技術出現了Goog]e於2007年正式在IT行業內提出了“雲端計算”的概念,併成功地引發了產業界對於雲端計算的極大關注。雲端計算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其計算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儲存能力、互動能力***是動態的、ⅡJ伸縮的、被虛擬化的,而且是服務的方式提供。計算能力以服務的方式供消費者使用,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臺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i-j一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進行傳輸的。雲端計算技術催牛了計算的泛化。雲端計算將為公司節省大量蚍勾置硬體裝置所需的資金。雲端計算時代,計算已經成為一種公共服務,我們無需購置昂貴的巨型計算機。而且,通過向計算供應商租用計算,也省卻了維護費用。節省下來的巨大開支及人力可使公司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業務。此外,雲端計算特別適用於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當公司業務量激增時,公司只需租用更多I,I勺計算即可,當業務因某種危機而出現萎縮時,公司只要少租用一一些計算,即可使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而隨著資料量的不斷擴充套件,我們進入了大資料時代,人資料***bigdata***是指資料海量***包捅資料量大、產生速度快***、計算複雜***包括型別複雜、處理複雜***的資料集合,所涉及的資料量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體工具,在合理時問內進行有效的採集、管理和分析。大資料的出現,意味著處理規模更大,要處理的資料更為集中,使用者的資料被儲存得更加完備更加集中,使得使用者隱私暴露的風險更大。各種各樣的大資料技術出現了,大資料技術正成為科學研究的第四正規化——強推。大資料分析常和雲端計算聯絡到一起,因為實時的大型資料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樣的框架來向數十、數百或甚至數乾的電腦分配工作。

  隨著計算的泛化,計算思維成為使用電腦科學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計算機教育已經由粗放式、經驗式教學向精細化、計算思維能力培養轉型。計算機教育的內容既有各專業基本都要涉及到的通識教育內容,也有與專業聯絡比較密切的內容。因此,計算機教育需要針對不同類別的專業,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實踐內容等方面應進行分類的教學模式。隨著信計算機教育的普及,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非零起點。為此,可以針對不同專業類別和不同起點的新生採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其內容的廣度、深度都可以有所的區別,計算機教育的重點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計算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思維應該成為學生的技能組合。普在計算是己變為今日之現實的昨日之夢,而對於計算機教育來說,計算思維培養在於今日,結果在於明日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