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人生名人名言摘抄

  弗朗西斯·培根,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學家。培根是一位經歷了諸多磨難的貴族子弟,複雜多變的生活經歷豐富了他的閱歷,隨之而來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現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培根的經典名人名言,歡迎閱讀收藏。

  一:

  1. 由智慧所養成的習慣能成為第二本性。

  2. 與智慧相伴的是真理,智慧只存在於真理中。

  3. 凡過於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結局是不幸的。

  4. 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 培根名言

  5. 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

  6.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養的人是不值得讚美的。

  7. 禮節要舉動自然才顯得高貴。假如表面上過於做作,那就丟失了應有的價值。

  8. 如果你考慮兩遍以後再說,那你說得一定比原來好一倍。

  9. 命運如同市場。如果老待在那裡,價格多半是會下跌的。

  10. 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的聰明睿智卻是言辭簡短的。

  11. 一個機敏謹慎的人,一定會交一個好運。

  12. 人們以為他們的理性支配言語,偏偏有時反而支配理性。

  13. 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德。

  14. 當命運微笑時,我也笑著在想,她很快又要蹙眉了。

  15. 有經驗的老人執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幹勁則鼓舞人心。如果說,老人的經驗是可貴的,那麼青年人的純真則是崇高的

  16. 一般人都是依據愛好去想,依據學識及吸收的見解去說,但通常都依據習俗去做。***名人名言***

  17. 人們大半是依據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據他的學問與見識而談話,而其行為卻是依據他們的習慣。 —— 培根語錄

  18. 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

  19. 書籍是在時代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20. 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鋒利。

  21. 書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時代的波濤中破浪前進。它滿載貴重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22. 人的理智就好像一面不平的鏡子,由於不規則地接受光線,因而把事物的性質和自己的性質攪混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質受到了歪曲,改變了顏色。

  23. 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學習來修剪。

  24.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25. 活著就要學習,學習不是為了活著。

  26.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27. 科學的真正的與合理的目的在於造福於人類生活,用新的發明和財富豐富人類生活。

  28.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29. 真正迅速的人,並非事情僅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

  30. 實踐中的失敗主要由於不知道原因而發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兩種企望:對知識和力量的企望真正相和在一起了。

  二:

  1. 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的瞎忙,卻等於亂放空炮。

  2. 善於識別與把握時機是極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象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3. 在一切大事業上,人在開始前要象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象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4. 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5. 時間是不可佔有的公有財產,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理會愈益顯露。

  6. 友誼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於使人心中的憤懣抑鬱得以宣洩、弛放。……對一個真正的朋友,你可以傳達你的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身上的事情。

  7.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純粹最可憐的孤獨;沒有友誼則斯世不過是一片荒野;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意義來論“孤獨”說,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說是來自禽獸而不是來自人類。

  8. 只要你想想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務是不能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誼有多少益處了。

  9.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

  10.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11.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12. 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13. 讀書可以培養一個完人,談話可以訓練一個敏捷的人,而寫作則可造就一個準確的人。

  14. 掌握知識不是為了爭論不休,不是為了藐視別人,不是為利益、榮譽、權力或者達到某種目的,而是為了用於生活。

  15. 有些書可供一賞,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有的書只要讀讀其中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16. 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17. 殘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為他們有缺陷,使人樂於寬忍他們的成功。也常使潛在的對手忽視了他們的競爭和挑戰。

  18. 選擇機會,就是節省時間。

  19. 如果說金錢是商品的價值尺度,那麼時間就是效率的價值尺度。因此對於一個辦事缺乏效率者,必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

  20. 子女中那種得不到遺產繼承權的幼子,常常會通過自身奮鬥獲得好的發展。而坐享其成者,卻很少能成大業。

  21. 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隻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從自己肚中抽絲;而應該像蜜蜂,既採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蜂蜜來。

  22. 隨著時間的推移,真理會愈益顯露。

  23. 要追求真理,認識真理,更要依賴真理,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24. 從錯誤中比從混亂中易於發現真理。***名人名言***

  25. 研究真理***就是向它求愛求婚***,認識真理***就是與之同處***,和相信真理***就是享受它***,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26. 使人們寧願相信謬誤,而不願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於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27.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氾濫。

  28. 當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憤悶抑鬱的時候,向知心摯友的一度傾訴可以使你得到疏導。否則這種積鬱使人致病。俗語說:人總是樂於把最大的奉承留給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卻可以治療這個毛病。朋友之間可以從兩個方面提出忠告:一是關於品行的,二是關於事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