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學大師季羨林生活經歷
國學大師季羨林已經逝世,然而,這位富有才華的大師永遠活在我們心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恩師朋友
幼時隨馬景恭識字,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產生興趣,1929年,入山東省立濟南高中,其國文老師董秋芳是魯迅的朋友,還是著名翻譯家。季羨林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耄耋之年,仍舊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季羨林畢生難忘”。
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國立編譯館去看望老同學李長之,恰好季羨林在,在這裡臧克家第一次見到季羨林。1949年春,臧克家從香港來到北平,和季羨林重又相見。20世紀50年代初,臧克家支援季羨林入黨。1978年前後,臧克家見到季羨林,見季羨林頭髮半白;1980年再次會面,已滿頭白雪。於是臧克家頓生感慨,隨即賦詩一首,贈給季羨林:年年各自奔長途,把手欣逢驚與呼!樸素衣裳常在眼,遍尋黑髮一根無。
苦澀童年
季羨林,字希逋,曾用名齊奘,1911年8月6日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改臨清市***的一個小村莊——官莊。
該縣在山東西部幾乎是最窮的縣,官莊村在窮縣中的窮村,季羨林的家在全村中幾乎是最窮。季羨林出生後,家境仍然異常艱苦,一年吃白麵的次數有限,平常只能吃紅高粱麵餅子;沒有錢買鹽,把鹽鹼地上的土掃起來,在鍋裡煮水,醃鹹菜。一年到頭,就吃這種鹹菜。
好在季羨林在故鄉只待了6年。在6歲那一年,他離開父母,離開故鄉,叔父把他接到濟南上私塾。季羨林當時並不用功,玩的時候多,唸書的時候少。對正課不感興趣,但是對小說情有獨鍾。書桌上擺著《四書》,看的卻是《彭公案》《濟公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這個時候也開始學英文,當時英文對他來說,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東西:那些彎彎曲曲像蚯蚓爬過的痕跡一樣,居然能發出音來。
綜觀季羨林的童年,從一片灰黃開始,貧困、單調、死板、固執,是他當時生活的寫照。
濟南求學
季羨林在十三四歲時上了濟南當地一所三流學校正誼中學。季羨林還是不喜歡唸書。對課堂和老師的重視遠遠比不上他對蛤蟆和蝦的興趣。每次考試,好了可以考到甲等三四名,壞了就只能考到乙等前幾名,在班上總還是高才生。
在正誼中學待了三年以後,1926年,十五歲,考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後轉入山東濟南高階中學。中學老師胡也頻最讓他難忘,季羨林從他那裡沒有學到什麼國文知識,只學到了一件事,就是要革命,無產階級革命。胡也頻在課堂上只講無產階級文學。
負笈清華
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剛能吃飽飯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能搶到一隻“飯碗”。當時社會上只有三個地方能生產“鐵飯碗”:一個是郵政局,一個是鐵路局,一個是鹽務稽核所。這三處地方都掌握在帝國主義分子手中。在半殖民地社會裡,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幹活,不違“洋”命,則會有飯吃。
這樣的情勢下,季羨林的家庭希望他在高中畢業後能搶到這樣一隻“鐵飯碗”。高中畢業後曾報考郵政局,可惜沒有考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季羨林才報考了大學。在出國方面,季羨林以為清華條件優於北大,所以舍後者而取前者。
清華四年,季羨林認為有兩門課對他影響最大:一門是旁聽而又因時間衝突沒能聽全的歷史系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另一門是中文系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是一門選修課。陳、朱二師的這兩門課,讓季羨林終生受用不盡。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
清華大學畢業後,山東濟南高階中學校長宋還吾託人遊說季羨林回母校任國文教員。當時除了這條路以外,季羨林已無路可走,於是於1934年秋天到了濟南高中。
留德十年
當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員遠非季羨林的夢想,他急切希望出國留學,於1935年夏入德國哥廷根大學讀書。
季羨林認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學術研究過程中,德國十年是至關重要的十年,他的學術研究發軔不是在清華大學,而是在德國哥廷根大學。
在哥廷根的十年,對於一介窮書生的季羨林來說,他所擁有的就是時間和書籍。學校孤獨寂靜的環境,正好給了他空前絕後讀書的機會。這個時期,他大致閱讀兩大種類,一類是有關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書籍,另一類是中文書籍。這一時期,除了星期日和假日外,季羨林都要閱讀,對當時世界上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情況,心中有了大致的輪廓。在哥廷根,他主修印度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進行研究工作。
1945年秋,季羨林從哥廷根到了瑞士,等候機會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