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捨兩難間你能否抵達真正想去的地方
平日裡,求職、擇業時,很多人都有過困惑:怎麼選?進入一個大的、穩定的組織,會不會條條框框太多,受約束受束縛、少有自由發揮的空間?不進入一個大的、相對穩定的組織或平臺,會不會沒有安穩和保障?
今日,大家的選擇在變得多元。單是機構的大小,機構的性質***國營、民營、外資、合資等***,其實難以定論哪個更好,哪個更差。
從媒體報道里,時不時能看到報考公務員的熱度;也會在日常交流中,直接遇見有應屆畢業生,謝絕機關單位的工作機會,因為那裡太古板;還有在國家機關多年、原本比較清閒的朋友,辭職到商場打拼……
二三十年前,考慮辭去公職、下海經商的朋友,據說會慎重無比,踏出這一步之前,有人連著好幾個月,把所有空餘時間都用來讀《道德經》,心靜下來了,前前後後想明白了,才真的去行動。而近幾年,人們看到廳級幹部辭職去民營科技公司的新聞,已經不會太大驚小怪。
體制,說來有點兒像“圍城”。城外,很多人想進來,甚至有人擠破頭都還進不來;城內,不少人想出去,而且有一些真的選擇毅然離開。這可以用一句老話精闢概括:有人夜半趕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至於體制內、體制外,哪個選擇更好?不同的路本身,真的談不上好或差;需要下功夫認清的,是走上這條路,能否到達你真正想去的地方。
認清自己真正要什麼,看重什麼,這是每個人要為自己的人生、道路負責的地方。心明、眼亮、慎選,並對自己的每個選擇有擔當,會容易處處暢通。
常規來說,選擇體制內工作的人,更看重安穩和保障。一開始就選擇不進入體制的,或者,在體制內待過,後來能真的付諸行動離開體制的,通常更看重自由發展的前景、做一番事業、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等;這時所求的,更偏重自由或潛能的實現,而不是安穩。
明白你真正要什麼,為此願意堅持什麼,願意付出什麼,願意放下什麼,會有助於認清這個階段,與你相匹配的機構,能支援你發揮特長,能幫助你超越短板的機構,同時也打消、放下許多不必要的顧慮。
例如,體制會不會捆住你的手腳?對比一下兩種截然不同的與“體制”相處的方式,你就會知道,關鍵在哪裡。
一個人的去留,真的是環境在決定嗎?每一步,當事人自己都可以選啊。就職場而言,如果任何一家正規單位,給你留下的是如同“監獄”“牢籠”的印象,那一開始就沒必要進去。大大小小的機構,任何性質的機構,通常都有現成的一整套規則;當然,如果你加入初創的機構,可能會有機會參與共同制訂一些規則。好的規則,會考慮到組織機構的健康有序執行、工作人員的成長與發展、考慮到公平公正;規則中,一定會有若干的約束,不可能允許誰撒開性子、為所欲為。同時,那些規則並不是衝著要捆住誰的手腳而來的。
回到自己的初心,你為何來到這裡,為什麼選擇這條路,選擇這個平臺?也盡力弄清楚那一整套規則,包括“體制”的初心。如此,無論在什麼樣的平臺,你都會容易跟整個環境好好相處。有公職人員表示:體制內的人,要保持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如果不是隨口一說,而是真的說到做到,這樣的人從容、大氣,並且對自己的人生有擔當。其實,這份擔當,會帶給你真正的安全和保障。
所以,為前路迷茫,一下子看不準哪個更好時,刪繁就簡的思路,是重心回到自己身上,問問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為此盡力了嗎?我需要、想要跟哪些人合作?我能為別人著想嗎?我懂得跟相關各方充分合作嗎?這樣的決心和活法:一開始就認清目標、全力以赴,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其實會比一開始就想去依賴某些人事物,包括依賴一個“體制”,更能帶給你安穩和自由。
安穩和自由,並不對立,從來都不是隻能二選一。每個人心中,都有超乎想像的潛能,當你從求學到求職,無論輾轉過哪些地方,如果你每一步都在盡力,去認清和活出自己的潛能,也和夥伴們相互幫忙,去實現彼此的潛能,那麼,腳踏實地的安穩與從容,天高海闊的自由與綻放,都會一路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