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融合舞臺美術的服裝設計

  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我們需要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將它滲透到服裝設計中。那麼,舞臺美術服裝的設計如何與中國文化進行融合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文化是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

  中國文化豐富多彩又獨具特色,作為設計靈感之源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中朝代更替多而歷經的時代主推的文化不盡相同,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歷代君主所崇尚的治國之道也有不同選擇,其在人民中所留下的影響也深淺不一。地域經緯度的跨度範圍大而所以生活環境的不同導致很多地方的本土特色融入主流文化中仍然特色鮮明,風土人情差異大所至於的56個民族區別明顯,比如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與蒙古族、滿族的遊牧和騎射文化有著截然不同的傳統,藏族從語言文字到圖案歌舞都保持著的藏教影響大的特徵。人口多且流動性大導致了上至皇室高層貴族下至普通底層人民之間有溝通卻又有鴻溝,“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即使在同一時代、同一區域卻有所分別。

  中國文化的精髓在於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具有強烈的民族特徵,其象徵是“中國元素”――能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習慣等,凝聚著中國人對其廣泛的認同感。Coco Chanel曾說過:“東方的元素,將會是國際時尚另一種美麗的風情!”。果不其然,在這資訊傳播迅速的時尚圈掀起了一股以中國元素為熱門的“中國風”。

  中國文化對服裝表演舞美設計的影響

  現代服裝的設計中不乏已經有國內外的設計師利用中國傳統元素,可要真正地給服裝融入內在文化還是要設計師從“根”而發積澱民族文化,立足於本土生存土壤,深入體會文化背景,深刻體會博大精深的中國美,賦予服裝於中國文化品格與世界設計對話。

  民族文化的延續需要依託於傳播來支撐。人類的文化傳播發展至今,服裝表演,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特別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從意義的方面來看已經超越了服飾本身的定義,從而在文化傳播的大舞臺上顯露頭角。服裝表演是對服裝的視覺動態展示,是服裝藝術的外在延伸,以模特動態的表演來達到向受眾展示服裝的目的。服裝穿在模特身上表現,以人為服裝藝術的物件卻要求模特不能過分地表演搶了服裝的風頭。所以較為商業性的服裝展示中,模特多是面無表情地行走和機械地做展示服裝表面重點的動作,那向受眾傳遞服裝內在涵義的重任就落在了外部環境的塑造上即服裝表演的舞美設計。中國服裝品牌NE・TIGER則是以“國色天香・華服大典”為主題,其在中國土生土長的設計師的服裝盡顯中國特色,其同樣融合了中國文化“二度創作”的舞美展現了當代藝術與時尚元素的完美結合,充分保留了金色大廳原有的精美與風韻,潔白的場地、變幻的燈光,不驕奢、不隱晦,遼闊舞臺的突出更是主角華服。打破了秀場千篇一律的模式,將觀眾、模特與境況相交,將舞臺空間的奧祕闡揚得淋漓盡致。

  舞臺燈光含蓄地表達出底蘊

  舞臺美術設計的表現要素有:舞臺、舞臺背景、人物造型、音樂、燈光。服裝表演舞美設計恰是設計師對服裝的詮釋。現代舞臺燈光技術有了新科技的裝置,製造出驚豔的舞臺效果非常容易,但也更考驗了舞美的設計及藝術功底。舞臺燈光在戲劇舞臺的美術設計中更為明顯地突出了其藝術價值不僅是塑造表演時的環境,更能用冷暖光色對比、明暗起伏變化、流動節奏快慢等燈光特有操控手段輻射到受眾的審美習慣上,從而使受眾與劇中情感產生共鳴――感官受震撼而產生豐富的遐想空間和心理情緒並得到準確的劇情啟示,即舞臺燈光在空間中做時間性的運動而幫助表演深化到劇目主題。例如,話劇《雷雨》舞臺上的序幕開場和尾聲的舞臺場景佈置完全一致,卻只是因為舞臺燈光的冷暖色調完全相反,則含蓄地表達了截然不同的意義:一個是表現雷雨來臨前內藏波瀾而蠢蠢欲動的安靜,另一個則是想渲染在一場轟轟烈烈的暴風雨過後殘剩寂寥的平靜。通過這樣舞美設計不僅再現了經典場景而前後呼應、深入了劇情的鮮明對比,更是給觀眾留了無限的白引發結合劇情的自主思考加深印象。融入了中國文化意蘊的舞美設計更應重視舞臺效果的寫實與寫虛,舞臺燈光正是能表達出中國文化所蘊含的意境之美,這點在現在服裝表演舞美設計上的使用還需要加強。

  服裝表演舞臺上能隨著模特“動”而跟著“動”的舞美元素便是光,良好的燈光設計可以在舞臺上展現出服裝最好效果的且突出整個系列服裝的主題。舞臺上燈光的變動,就如同手指的指點,引導、指揮、調動觀賞者的視線,使視野的重點追隨著燈光挪動,控制著觀賞者的欣賞節奏和欣賞範圍。燈光的熄滅和點亮、燈光的強光和弱光、燈光色彩的轉換對整個服裝作品的畫面起到烘托氣氛、構造情調和格調的作用。以相結合的中國文化來看,舞臺燈光通過變化所擔當的烘托舞臺氛圍的重要職責即是可以含蓄表達服裝藝術所蘊含的深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