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品牌網路營銷案例

  在確定營銷計劃之前,應先進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實際的預測。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小米:組織扁平化、管理極簡化

  小米在全球手機生產商中產量排第三。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小米能夠進入前三名,我認為主要得益於他們對於網際網路時代特徵的把握以及在此之下的一系列創新實踐。在管理方面雷軍和他的團隊也有很多創新的理念和做法。

  與最聰明的人合作。比如雷軍認為人力資源80%的時間應該用在找人上,要找最聰明的人,跟最聰明的人合作。過去我們一直講企業不一定要找最聰明的人,而是找最合適的人,但小米就顛覆了我們人力資源的理念。小米強調一定要找到最聰明的人,為了找到聰明的人不惜一切代價。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同事不夠優秀,不但不能有效地幫助這個團隊,反而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團隊的工作。你要把產品做到極致、要超越客戶需求,人才必須要是超一流的,只有超一流人才才能做出超一流產品,那麼,要找到超一流的人才,你就不能靠自己培養,而是要不惜代價去市場上挖。小米團隊從14人發展到400人,整個團隊平均年齡33歲,幾乎每個員工都來自最優秀的公司,如谷歌、微軟、金山、摩托羅拉。雷軍的一半時間都用在招人上了,前100名員工,每位員工雷軍都要親自見面並溝通。所以小米認為管理者和人力資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得找到最聰明的人,人力資源80%的時間要用在找人上。這種理念不一定對,但不管怎麼樣它滿足了一個公司在高速成長時候對優秀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且那些優秀人才把別的公司的經驗都帶了過來。

  組織扁平化和管理簡化。他們認為,網際網路時代要貼近客戶、要走進客戶的心裡,企業就必須縮短跟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得跟消費者融合到一起。只有融合到一起才能跟消費者互動,才能把消費者變為小米產品的推動者,變成小米的產品設計研發人才。要實現這些就要組織扁平化,組織要儘量簡化。這就是網際網路時代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叫簡約、速度、極致。

  小米的組織完全是扁平化的,7個合夥人各管一攤,形成一個自主經濟體。小米的組織架構基本上就是三級,核心創始人—部門領導—員工,一竿子插到底的執行。他不會讓團隊過大,團隊一旦達到一定規模了就一定要拆分,變成專案制。從這一點來講,小米內部完全是啟用的,一切圍繞市場、圍繞客戶價值,大家進行自動協同,然後承擔各自的任務和責任。在小米,除了7個創始人有職位,其他人沒有職位,都是工程師。所以在這種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下,你不需要去考慮怎麼能升職這樣的雜事,一心撲在設計上就可以。

  因為組織扁平化,在管理上就能做到極簡化。雷軍說,小米從來沒有打卡制度,沒有考核制度,就是強調員工自我驅動,強調要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強調責任感。大家是在產品信仰下去做事,而不是靠管理產生效率。管理要簡單,要少管,少製造管理行為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才能快。除了每週一的例會,小米很少開會,公司成立三年多,合夥人只開過三次集體大會。

  強調責任感而不是指標。雷軍曾介紹說,小米一直是6×12個小時的工作制,堅持了將近3年,靠的是大家的責任感。雷軍在一份材料中寫道,比如我的程式碼寫完了,一定要別的工程師檢查一下,別的工程師再忙也得第一時間親自檢查我的程式碼,然後再做自己的事情。其它公司都有競爭制度,大家都為了競爭做事情,為創新而創新,而不一定是為了使用者而創新。其它公司對工程師強調是把技術做好,但小米的要求是,工程師要對使用者價值負責,為夥伴負責,而不是為技術而技術。

  此外,小米強調要建立透明的利益分享機制。在網際網路時代,企業賺多少錢都是透明的,所以企業必須建立透明的利益分享機制,基於每個人的能力跟貢獻分享利益。

  文化和價值觀管理。很多人說小米是去文化管理,其實我認為它恰恰是文化和價值觀管理。小米的7個初始合夥人原本都是老闆,能力和價值觀不同,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追求,就聚在一起,把這個事情做了起來,靠的就是文化和價值觀的趨同和凝聚。

  靠價值觀凝聚人、牽引人,一切圍繞客戶價值,組織扁平化、管理簡單化,強調速度,這是我們從小米的實踐中看到的網際網路時代管理的創新。

  二

  DELL網路整合營銷案例

  DELL網路整合營銷案例演示了在當今社會的網際網路讓營銷力量得到了極大的釋放,網路營銷如此深刻地融入企業的運營模式之中。Dell公司的網路營銷策略迎合了時代的潮流,利用了先進科技發展其網路銷售,可謂是開直銷之先河,抓住了商機。

  DELL網路整合營銷案例:

  DELL是國際個人電腦銷售排名第一的公司,DELL公司除了門店直接銷售PC外,最主要的營銷方式就是網路營銷,據瞭解DELL公司每年絕大部分營業額就是網路營銷。

  DELL公司是由年僅19歲的企業家邁克爾戴爾創立的,他是計算機業內任期最長的執行長,他的銷售理念是非常簡單,那就是:按照各戶要求製造計算機,並且向客戶直接發貨,使公司更能明確的瞭解客戶要求,然後以最快的速度作出迴應。這個直接的商業模式消除了中間商,這樣就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和時間。

  直銷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充分了解到客戶的需求並對其作出快速響應。通過網路營銷,商家的產品從定位、設計、生產等階段就能充分吸納使用者的要求和觀點,而使用者的使用心得也能通過網路很快的在產品的定位、設計、生產中反映出來DELL公司的設計,開發,生產,營銷,維修和支援一系列從膝上型電腦到工作站的個人計算機顯示,每一個系統都是根據客戶的個別要求而量身訂做的。因此在美國,DELL公司是商業使用者,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個人消費者市場名列第一的主要個人計算機供應商。

  電腦軟硬體產品是十分適用於網路直銷,首先,網路使用者大多數是電腦發燒友,對於這類資訊最為熱衷,再加上電腦產品的升級換代快,使得這一市場有著永不衰退的增長點。戴爾充分利用這點,利用網際網路推廣其直銷訂購模式,憑藉著出色網路營銷發展模式,一舉超越所有競爭對手,成為全球銷售第一的計算機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戴爾以“直效營銷Be Direct”的網路營銷模式為基礎,加以強大的營銷推廣,在中國市場上起得了迅猛的發展,僅次聯想、方正之後,成為中國PC市場第三大巨頭。

  整合營銷案例分析---網路整合營銷4I原則中的:

  Interests利益原則

  整合營銷案例thldl.org中當戴爾接觸網路時,憑著對新技術的敏銳,戴爾率先搭上了最新因特網班車。“我們就應該擴大網站的功能,做到線上銷售。”戴爾在出席董事會時,堅定地表示:“網路可以進行低成本、一對一而且高品質的顧客互動,線上銷售最終會徹底改變戴爾公司做生意的基本方式”。1996年8月,戴爾公司的線上銷售開通,6個月後,網上銷售每天達100萬美元。1997年高峰期,已突破600萬美元。Internet商務給戴爾的直銷模式帶來了新的動力,並把這一商業模式推向海外。在頭6個月的時間裡,戴爾電腦的線上國際銷售額從零增加到了佔總體銷售額的17%。經過近10年的發展,到2006年,公司收入已經有60—70%來自網上銷售。網路是一個資訊與服務氾濫的江湖,營銷活動不能為目標受眾提供利益,但是設身處地的思考消費者的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資訊,然而面對免費利益,消費者接受度也自然會大增。

  Interaction互動原則

  網路媒體區別於傳統媒體的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其互動性。如果不能充分的挖掘運用這個usp,新瓶裝舊酒,直接沿用傳統廣告的手法手法,無異於買櫝還珠,再加上網路媒體在傳播層面上失去了傳統媒體的“強制性”,如此的“揚短避長”,單向佈告式的營銷,肯定不是網路營銷的前途所在,只有充分挖掘網路的互動性。充分挖掘網路的互動性,充分地利用網路的特性與消費者交流,才能揚長避短,讓網路營銷的功能發揮至極致。不要再讓消費者僅僅單純接受資訊,數字媒體技術的進步,已經允許我們能以極低的成本與極大的便捷性,讓互動在營銷平臺上大展拳腳。而消費者們完全可以參與到網路營銷的互動與創造中來。Dell為消費者提供了互動交流的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售後的技術支援。dell以部落格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資訊,產品介紹,釋出新品。

  另外這裡還設定了視訊區你可以看到設計師,工程師設計研發的過程。把消費者作為一個主體,發起其與品牌之間的平等互動交流,可以為營銷帶來獨特的競爭優勢。未來的品牌將是半成品,一半由消費者體驗、參與來確定。當然,營銷人找到能夠引領和主導兩者之間互動的方法很重要他們會逐一做著介紹,讓大家看到自己的研發過程,給予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信賴感,這也滿足了不分消費者對產品製造研發的好奇心理。

  開設網上線上論壇。不僅是大客戶,那些小型企業、大批的居家辦公者也被吸引在Dell品牌的周圍。從1998年秋季開始,DELL設立的高層主管與客戶的線上論壇“與Dell共進早餐”,擴大到小型的商業使用者,這種現場聊天的話題包括伺服器市場走勢等大題目,而且還設法讓一般使用者有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通過Dell的線上知識庫在人工智慧軟體幫助下給予自動回答。

  提供搜尋服務。Dell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搜尋服務。設定搜尋服務可以方便使用者查詢自己所想要的產品和技術支援。搜尋的範圍很寬,既有對硬體的搜尋,也有對軟體的搜尋;既有對各種組裝好的整機的搜尋,也有對各種零配件的搜尋等。

  Individuality個性原則

  進入Dell主頁,給人一目瞭然,井井有條的感覺。Dell計算機公司將其產品分別按照產品種類或者應用領域進行分類。例如,按產品種類可以分為:桌上型電腦、便攜機、伺服器和工作站等等。按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家庭用、小型商業用、大型商業用、教育用和政府用。不同的產品面向不同的市場,因而實行不同的策略,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市場策略。

  DELL根據顧客需要,為顧客量身訂做電腦,正所謂【量體裁衣】

  每一位顧客對電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所以DELL公司為消費者【分門別類】

  針對不同人群,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資訊

  也對不同國家的人群,提供不同語言的服務 還添加了友情連結

  讓更多的人瞭解DELL走向國際化

  使用者可以根據顯示內容和提示,很快的可以找符合你要求的產品,並且瞭解到產品的價格和各項功能。

  戴爾一直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組織企業內部的架構,忠誠地執行最好的“客戶體驗”的企業口號,從市場、銷售到後勤、客戶服務部門都以統一的面貌出現在客戶面前,客戶找到任何一個部門,都能得到統一的答覆。在提高客戶體驗的同時,戴爾的市場、銷售成本卻大量縮減,這就是戴爾公開的祕密。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