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畢業實習日記範文
畢業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習期的日記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實習的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去參觀了河東水廠和茂化建,它們都是工業廠房。不過我們重點參觀了茂化建的單程工業廠房和鋼結構的工業廠房。
在河東水廠,我們瞭解了自來水生產的流程。自來水的生產流程並不簡單,***共分為四道生產工序***。 第一道生產工序--反應,其過程包括“原水--→混合槽--→網格反應池”。 第二道生產工序--沉澱,其過程包括“網格反應池--→斜管沉澱池”。 第三道生產工序--過濾,其過程包括“斜管沉澱池--→氣水反衝洗濾池--→清水池”。 第四道工序--加壓供水,其過程包括“清水池--→二級泵房--→供水管網”。
這些工業廠房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預埋構建,特別是茂化建的單程工業廠房,這類廠房的建設時間短,構建都是預製好的,再吊裝、組裝。而且承受的風荷載比較大,所以在門口加兩條柱來抗風荷載。單層工業廠房的組成骨架承重結構下的吊車樑安放在柱子伸出的牛推上,它承受吊車自重、吊車最大起重量以及吊車剎車時產生的衝切力,並將這些荷載傳給柱子。牛腿支承來自掛樑的靜載與活載的垂直反力和制動力與摩阻力引起的水平力,支撐吊車樑,減輕柱子的重量。連繫樑,柱之間為了增強其側向剛度以及各柱之間的變形協調,可以增設水平系樑,支撐柱間,下柱承受吊車荷載、下柱只是承受屋面荷載,上弦受壓,下弦受拉,還有腹杆。廠房比較長,加個伸縮縫,屋架產生空間體系。鋼結構的工業廠房的耐火性功差,容易生鏽。三角形屋架的輕層面,剛度低,有稜屋蓋、鋼稜條。為了抗水平荷載,所以加了上弦支撐、下弦支撐和腹杆。
下午我們去了摩根時代和碧桂園見習,摩根時代是一個深坑工程,採用箱式基礎。牆壁的土質與荷載不一樣,所以人工抗孔樁的疏密程度不一樣,那些人工抗孔樁都是先挖井,再倒混凝土,以25度角穿入土中。因為摩根時代是寫字樓、公寓與酒店一體的28層大樓,所以它的力全都傳給了地板。我們還在碧桂園參觀了它的樣本房。這一天就這樣結束了,期待明天的到來。
篇二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經過兩個小時的乘車,我們來到了福清。
第一次去野外實習,心情不免有些激動。早上天氣還不錯,雖然是陰天,但挺涼爽的。我們走了一會兒到達一個324國道旁邊的山體旁,在那裡,老師告訴我們那是岩漿岩中的酸性噴出巖——流紋岩,岩石的構成有明顯的定向排列特徵,為流紋構造,這塊小山體是由尚且新鮮的流紋岩構成,所以防護措施相對簡單,緊接著便開始量測該岩石的產狀要素,搞了一會兒,明白了怎樣使用羅盤儀。接下來我們坐車到下一處,也是看一個路邊邊坡的防護措施
老師講了十分鐘後,我們坐車趕往今天的終點站——福清東張水庫,在壩上老師告訴我們,東張水庫對福清人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它提供附近農業灌溉用水,並指著水庫周圍,說這裡可以作為旅遊景區向遊人開放,還可以發小量電。之後,我們到大壩底下,用羅盤儀測了一些坡面的走向、傾向、傾角。完後便是自由活動時間,於是我們就開始拍些照片,到處看看風景。
下午一點左右,我們心感充實地回去學校。
篇三
今天,張師傅說要檢驗一下我們測量的基礎,帶我們去放線去。到了現場,他把我們介紹給了一個姓張的技術員,讓他帶著我們。
張哥對我們挺好,一開始先讓我們熟悉一下放線所用的水準儀和經緯儀的操作。我發現這裡用的儀器和學校裡的儀器有明顯的不同:儀器比學校裡的儀器好用,操作也簡便,可以這麼說儀器的操作和在學校學測量時的有很大出處。這說明在學校裡學的知識都是基礎,教你一種學習的方法,而不是死東西。
後來,張哥就給我們講了放線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聽得我暈乎乎的,不過為了不影響他的工作,我們就在一邊看他操作。後來他見我們都不懂,還特意找時間給我們補了補課,真的謝謝他。
篇四
今天下著微微細雨,我們一路上撐著傘。坐車不一會來到了第一個目的地——洪塘大橋,老師在橋下給我們介紹了洪塘大橋閩江流域的堆積作用和侵蝕作用的地質地貌特徵,閩江南港河流寬闊,流量大於黃河。由於河流堆積作用導致下游沙灘較多,這裡的河沙馳名中外,含泥量低,級配良好,所以導致過度採砂;又由於河流的侵蝕作用使橋墩產生論了變形;在南岸逗留了一會兒後,我們開始走到北岸,老師告訴我們,由於橋的北岸的地基下存在軟土層和滑坡體使橋面產生裂縫,並導致橋墩的軸向位移和側向位移,使橋存在破壞現象,又重建一座投入太大,便只能重新加固舊橋墩,或者在兩旁重新建新的橋墩,最終採取了一些加固和維修措施,即加大橋墩,加抗滑樁等
經過二十分鐘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農大校舍旁的一個邊坡旁,這是一個用錨釘加固的防護措施,在那裡老師講解了一會兒我們就往最後的目的地——洪山大橋出發,老師剛開始介紹了閩江南北港的區別,北港侵蝕作用強、堆積作用較弱,而南港侵蝕作用較弱、堆積作用強;由於閩江中下游分流不對稱,導致北港的流水量大,流速快,對河床沖刷強,導致下游兩岸崩塌。
老師介紹完,我們拿起相機,拍了照片,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