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經典讀後感3篇
散文經典讀後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冰心散文集》,其中我最喜歡《母親節》這篇文章,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母親節》講的是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對失去了父母的貧窮小姐妹,在母親節那天,受到了一些無知的同學的冷嘲熱諷,她們一顆傷心、寂寞的童心變得更加無依無靠,但她們沒有因此而被命運所打垮,而是重新振作起來。讀了這篇文章,我不禁流下了熱淚,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她們失去了爸爸媽媽,只有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姐姐為了妹妹,只得靠自己的一雙手出去賺錢,來養活自己和妹妹。比起她們,我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優越了。我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有爸爸媽媽精心的呵護,還有良好的學習條件。我們不應該生在福中不知福,而應努力認真學習。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更是人身中不可或缺的的一部分,文中的母親也像天底下的母親一樣,關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卻顯得平淡無奇,就像書中說的就像山上一株不起眼的小野花,沒有玫瑰花的熱情奔放,也沒有茉莉花的迷人芳香,但卻自然純潔,用自己的純樸默默的裝點這個世界。無論是誰,沒有了母親,就會無依無靠,就像文中開頭所說的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所以我們要經常關心這些沒有母親的孩子,讓他們的感到溫暖和快樂。
文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對小姐妹,在命運前不低頭,在困難前不彎腰。他們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地打動著我。自尊和堅強的小女孩從媽媽的臨終前的遺言裡,獲得的生活的勇氣和信念。“不要怕!振作起來,媽媽的遺願就是我們能夠茁壯成長力量!”姐姐用這樣的話激勵著自己和自己的妹妹,讓妹妹重新振作起來。我相信,姐妹倆心中的太陽重新升起來,把光明帶給所有的人。我們也要向她們兩姐妹學習,學習她們的堅強,記住,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更要報答咱們的媽媽!
我讀了冰心散文集裡面的臘八粥一文,感受到了冰心奶奶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紀念自己的長輩,她很懂得感恩。她在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的時候煮上臘八粥。這臘八粥不僅很美味,還紀念著周,和她的外婆、媽媽。而且,你可別小看這臘八粥,它可傳給了冰心奶奶一家五代人!
但我卻沒有像冰心奶奶那樣懂得感恩。夏天的時候,媽媽會給我送來可口的水果,並削好了皮,切成小塊,插上牙籤;冬天在我寫作業或看書的時,她會為我端來溫暖的紅豆湯和熱牛奶。365天,每天都不會忘記,而我有時還會覺得她天天這樣很煩。夏天準備好的水果都沒有吃完;冬天的紅豆湯喝了幾口就放在旁邊……
現在,我讀了冰心奶奶寫的臘八粥,覺得以前對媽媽做的事,一點也不體諒媽媽,一點也不懂得感恩。我想:作為四年級的小學生,應該要學會感恩,懂得感恩,這樣才會有一顆感恩的心。
以後,我一定要想冰心奶奶一樣,擁有感恩的心,擁有最高尚的品質。
散文經典讀後感2
張曉風的散文集《從你美麗的流域》收了許多寫兒女情長的篇什。從寫作題材而言,張曉風跟其他女作家沒有任何不同,愛情、親情、友情幾乎就是她的全部。可是當她起筆運筆,便完全超越了普通女人的情感。《母親的羽衣》開頭描寫的是一個溫馨場面,女兒入睡前,摟著母親的脖子問:“媽媽,你是不是仙女變的?”接下來,甜蜜中有了感傷,再往下,又有了滄桑——世間每一個女子,究竟如何藏起羽衣,從仙女隱忍為平凡的母親?張曉風寫得極美,又極沉重,彷彿知悉世間所有的祕密。張曉風似乎有一種本事,再普通的物事,她總要忍不住翻過來,看看背面,甚至要透過經脈紋路去看它們在幾千年前的模樣。所以她寫給丈夫的情書,寫給兒子的詩篇,明明是寫私人的感受,卻似乎寫盡了人類的共同情感,就連她寫睡袍、圍巾、繡品、油紙傘,也絲毫沒有怡紅快綠的嬌弱之氣。
張曉風始終是追求“大”的:大的格局,大的氣象,大的胸襟,大的情感。她甚至是有點刻意為之了。十幾年前龍應臺出版《孩子你慢慢來》時請張曉風寫序,我還記得她說的話。她說自己年輕時聽到太多對女作家的嘲諷,人們覺得她們只會寫些柴米油鹽、丈夫孩子,所以就暗下決心,一旦自己“大筆在握”,堅決不寫那些遭人辱罵的文字。她真的做到了。事實上從張曉風的文章裡始終讀得出她的良苦用心,嘮叨瑣碎自戀自艾她是看不上的,更別說撒嬌作態,即使偶爾忍不住寫寫柴米油鹽丈夫孩子,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她寫風衣,那風,翻閱過唐宗宋祖,“而你著一襲風衣,走在千古的風裡”。她寫釀酒的理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則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時間去醞釀自己的濃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剎那的傾注。”這樣的文字比比皆是。張曉風的文章字裡行間有一種江湖俠客的氣度。
我讀張曉風的感受,是彷彿放舟於歲月長河,溯回從之、溯游從之,追隨著一路看來,千迴百轉,也被那百年煙波水氣溼了一身。張曉風喜歡讀古書,將它們視為奪地而出的思想泉脈,她這樣寫自己讀《爾雅》:世界如此簡單壯麗,如此明白曉暢,如此嬰兒似的清清楚楚一覽無遺。我讀她,亦如此。
散文經典讀後感3
許是因為他在詩的創作上成就過高而掩蓋了他在散文方面造藝,人們記住徐志摩,多是因為他的詩,當然我也不例外。今年暑假,有幸拜讀了《徐志摩散文經典》,對他的印象才從最初的浪漫詩人轉變為一個有思想、有個性,而又熱情高漲的、率真誠實的文學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點便是濃郁,人們總以為將紛繁的世界寫簡單是本事,殊不知將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個平平常常的場景寫得繁採到極致也是一種本事。徐志摩便是那種能把別人無話可說之事說得天花亂墜,讓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灑灑,花雨繽紛,但更難得的是這些奇豔瑰麗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內心,出自一個"真'字。正如梁實秋所說,徐志摩的散文無論寫什麼,永遠都保持一個親熱的態度,沒有教訓和演講的氣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談話,毫不矜持地掏出內心的真話。
這本書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飛》,讀後讓我感覺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親切的談話、聊天一樣,而且他的散文充滿著豐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熱情。 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閒話》中的一段是這樣寫的:
“在這裡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比如去一果子園,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掛著詩情最秀逸的果實,假如你單是站著看還不滿意時,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採取,可以恣嚐鮮味,足夠你性靈的迷醉。陽光正好暖和決不過暖;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裡吹度過來他帶來一股幽遠的澹香,連著一息滋潤的水氣,摩挲你的顏面,輕繞著你的肩腰,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愉快;空氣總是明淨的,近谷內不生煙,遠山上不起靄,那美秀風景全部正像畫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閒暇的鑑賞。……”
讀裡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種美的享受,他的表達總是這樣無拘無束.豔麗紛繁.這也正如周作人等所說: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是獨樹一幟的,與他的新詩一起形成“雙峰並峙“的局面。其實,情感的真摯,態度的親和,題材的寬廣,表達的無拘無束.豔麗紛繁,像詩一樣“濃得化不開“,構成了徐志摩散文的顯著特色。無論是長篇,如《巴黎的鱗爪》和《秋》;還是短篇,如《醜西湖》,莫不如此。至於《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想飛》......等篇,則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了……
徐志摩散文選本眾多,這本散文經典是最新的一種,較好的展現了徐志摩各個時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讀後確實讓人感到:徐志摩以他的文字照亮了社會、照亮了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