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期吃降壓藥有什麼副作用

  眾所周知,服用降壓藥時需謹慎。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卻因缺少這方面的常識或習慣使然,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利血平:

  本品降壓作用緩慢、溫和而持久,對一、二期高血壓而無心、腎血管病變者效果良佳。對三期高血壓可加服雙肼苯噠嗪,以增強降壓效果。其副作用有:鼻粘膜血管擴張而出現鼻塞、消化功能亢進而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腹瀉、胃酸分泌增加、潰瘍病噁心、出血甚至誘發新的潰瘍。

  2、硝苯啶:

  本品既可用於慢性高血壓的治療,又可用於高血壓急症的緊急治療。但本品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面紅、頭痛、眩暈、乏力、低血壓、足部水腫、牙齦增生、皮疹、陽痿等。

  3、雙肼苯噠嗪:

  本品是常用的抗高血壓藥。它能直接舒張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擴張、外周阻力降低,血壓下降;尚可抑制皮層下血管運動中樞降低血壓。但美中不足的是有較多副作用。如頭痛頭暈、心悸及周圍神經系統疾病即感覺異常、麻木等。還可出現噁心、厭食、嘔吐、腹瀉、鼻塞及體位性低血壓等。

  4、敏樂啶:

  本品主要是通過直接舒張平滑肌而降低血壓。其副作用以浮腫常見,這是由於其增加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引起鈉及體液的瀦留,以及周圍血管阻力減低,水分容易滲入組織所致。用藥早期易產生頭痛,部分病人發生多毛症。

  5、甲基多巴***中樞降壓藥***:

  單用本品或與其它降壓藥合用,對各種型別的高血壓都有效。本品不良反應有嗜睡、疲勞、眩暈、頭痛、皮疹及體位性低血壓等。

  6、肼肽嗪:

  本品為一種有效的降壓藥,它可有效地降低原發性高血壓或腎血管高血壓患者臥位或直立位時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本品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引起藥物性系統性紅斑狼瘡,也可引發末梢神經炎、心率增快、心動過速、頭痛、低血壓等。久服本品尚可出現心悸、氣促、倦怠無力、食慾不振、胃腸充氣、四肢麻木、失眠、眩暈等不良反應。

  7、優降寧:

  本品適用於中度及重度的原發性高血壓和腎性高血壓。特別是舒張壓較高的病人效果更佳。本品降壓作用較慢,一般用藥1—2周後才出現降壓作用,但作用維持時間較久,每日服藥1—2次即可。輕度高血壓不宜用本品;中度高血壓可單用本品或與利尿劑合用;重度高血壓應與其它降壓藥合用。本品的副作用有體位性低血壓、水鈉瀦留、肝細胞壞死、造血機能障礙等。

  8、胍乙啶:

  本品具有強大而緩慢的降壓作用,口服後24小時顯效,2—4天達高峰,維持7—10天。該藥副作用有噁心、嘔吐、鼻塞、心率減慢以及體位性低血壓等。

  9、美加明:

  本品能擴張小動脈,使周圍血管阻力降低,降壓作用強而迅速,血管下降平穩,口服本品0.5—2小時產生降壓作用,能維持6—12小時,本品不易產生耐受性。本品的主要副作用有口乾、便祕、腹脹、消化不良、視力模糊、尿瀦留等。

  常期吃降血壓藥的誤區

  1、防首劑反應即患者第一次使用某種降壓藥物時,由於機體一時不適應,可能會產生心慌、暈厥等不良反應,甚至感到服藥後症狀加重,這又叫首劑綜合徵。

  老年高血壓患者由於壓力反射不敏感,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障礙,更易出現首劑反應,容易引起上述反應的藥物主要是哌唑嗪。為此,高血壓患者開始服用此種降壓藥物時劑量宜小,一般主張為常用量的1/3,以後逐漸增加至治療量。

  2、防看價吃藥有人在選用降壓藥物時,片面地認為藥的價格越貴降壓效果越好。其實,藥品的價格和效果並不成正比,一些廉價的大眾降壓藥同樣有不錯的療效,服用得當才是關鍵。

  3、防擅自停藥高血壓患者一般需要終身服藥,即使血壓降至正常值也不能停藥,否則容易回到治療前的水平,引起“停藥綜合徵”或誘發更加嚴重的心、腦、腎併發症。有些患者服用降壓藥物後,看到血壓恢復正常,便擅自停藥。結果沒幾天,又出現血壓回升反彈現象。正確的做法是,待血壓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藥物的種類和劑量,力爭用最少的藥量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4、防主觀臆斷有人雖通過健康檢查發現血壓高於正常值,但自感沒有什麼不適症狀,也就不當一回事。事實上,高血壓的程度與症狀並不成正比,沒有症狀並不表明血壓不高;症狀很多,血壓也不一定很高。所以說,即使沒有頭暈、失眠等高血壓的症狀,如果發現血壓高於正常範圍,也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並遵醫囑服藥。

  5、防追求速效某些患者服藥一味追求降壓效果,一時看不到效果就產生急躁情緒。其實,降壓講究的是平穩、有效,尤其是平穩更為重要,因為血壓的波動往往是引發卒中的誘因。如果一味地追求降壓效果而忽視血壓的平穩,有可能導致心、腦、腎的供血不足而產生嚴重後果。

  6、防多多益善在降壓過程中,有人錯誤地認為藥吃得越多,血壓就會降得越快,甚至自作主張增加劑量和增加降壓藥的種類,其結果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反而會危及生命安全。

  7、防因噎廢食“是藥三分毒”,降壓藥也同樣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現嗜睡、眩暈、腹脹等不良反應;卡託普利會引發咳嗽、皮疹等。某些患者在服用某一種降壓藥過程中容易走極端,一旦遇到不良反應,即對服藥降壓失去信心,轉而停止服藥,導致血壓不能有效控制。

  8、防睡前服藥人的血壓在一日中以午夜最低,入睡後的血壓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睡前服用降壓藥,因血壓自然下降因素再加上藥效作用,會導致血壓下降幅度較大,再加上夜間血流量減少,血流供應量不足,容易引發缺血性腦血管病,出現失眠、失明、偏癱等症狀,所以高血壓患者切忌在臨睡前服藥,以防夜間發生意外。

  總之,高血壓病並不可怕,只要堅持自我調控,保持情緒穩定,注意調節飲食,並在配合藥物治療過程中,注意到了以上八個方面,危害性就會大大降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