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業的文章

  創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其在任何經濟發展時期任何國家都最具活力與挑戰性。在這個創業時代裡,很多創業的文章在激勵著我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大學生“回爐”讀技校年薪十萬

  見到焦喜春時,他正蹲在一臺裝置旁聚精會神地檢視電路圖紙。

  “這是臺日本進口裝置,在實際生產操作中,有些不盡合理的地方,要搞些技術改造。”焦喜春個子高高的,有點清瘦。如果不是事先介紹,怎麼也不會把這個身穿藍色制服的“修理工”同大學生聯絡在一起。

  2012年,焦喜春從湖南商學院本科畢業。學市場營銷專業的焦喜春跟一些同學一樣,躊躇滿志,南下去深圳找工作,進了一家化妝品公司,月薪不到3000元。

  “深圳消費高,光食宿就要2000元,每個月根本存不住錢。”在深圳工作了半年,焦喜春開始上網留意招聘資訊,想換工作。幾次面試下來,發現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心儀的工作。看到高薪聘請不到技工的新聞,他內心為之一動。思前想後,決定試試。“年輕,不行,就重來。”

  之後,焦喜春辭掉工作,回到長沙,進入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專門培訓大學生的“回爐”班。

  對一個文科生來說,到技校學電氣自動化並不輕鬆。焦喜春經常纏著老師補課,泡在各類專業論壇,交流專業經驗。不僅在校園裡學,他還到工地,和工人們一起幹活,向他們學。

  “大學與技校相比,學的東西不一樣。在大學裡學得比較輕鬆,在技校裡,反而像高三學生一樣忙。每天早上7點起床,8點開始上第一堂課,上午4節課,下午兩節課,晚上沒課就上晚自習。”

  一年後,焦喜春被分配到上海大眾長沙分公司實習。不久,成為了上海大眾長沙分公司的一名正式維修電工。現在,每個月工資已近8000元。

  “我當時不敢說,害怕家人不理解。一個大學生,怎能辭掉工作去上技校,那這4年大學不是白唸了嗎?”談及當初“先斬後奏”,焦喜春說,辭掉工作回長沙,跟家人說的是來找工作,而不是上學。“其實當時心裡也有些猶豫,不知道這樣行不行。不能說技校比大學好,只能說是技校比大學更適合我。”

  不久前,上海大眾集團舉行公司職工技能競賽,焦喜春代表長沙分公司參加競賽,在“名技”如雲的技能比武中拔得頭籌,獲得“維修電工第一名”。此時,焦喜春正式入職上海大眾不到半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技能比武在一些人看來,只是毫末之技,然而卻需頂上功夫。2014年8月初開始,焦喜春每天訓練10多個小時,幾乎所有時間都和裝置泡在一起。為了練接線,焦喜春買了成圈的電線,50根線一把抓到手,一刀全部剪開後,跟洗牌一樣一把展開,5分鐘內撒芝麻似的全部插到介面上。

  “要成為一名精品藍領,不僅要學會同機器打交道,還要學會處理好人際關係、提升自己的修養。”談起未來的打算,焦喜春說,希望更加完善自己,發揮好自己的文憑和技術優勢,成為一名兼具硬技能和軟實力的工程師。

  二:

  許家輝:“肆憶拍”記錄一代人的青春光影

  十八歲的時候,他讀高中,因為堅持,他從班級最後一名華麗逆襲到班級前三。

  二十歲的時候,他讀大學,因為夢想,他從寢室小賣部起家,把零食業覆蓋了附近的幾棟宿舍樓。

  二十四歲的時候,他剛畢業,因為熱愛,他從拍攝做起,旗下的“肆憶拍”記錄了一代人的青春光影。

  他就是許家輝,鄭州肆憶拍攝影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4年年初,這家致力於服務大學生,記錄大學四年青春成長足跡的影像公司正式成立。短短的兩年時間,他們由最初的影像逐步擴充套件為影像、服裝、舞美三大類,各方面逐步走向流程化、正規化、制度化。他們是你的青春日記本,用影像記錄你的精彩年華。他們是你的私人定製潮流導師,打造美麗動人的你。如今,青春依舊,他們仍在前行!

  讓行動聽從內心的聲音

  當記者在肆憶拍工作室見到許家輝時,他身著正裝,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走進他的辦公室,我們發現這裡雖小但卻十分整潔,牆上懸掛著“天道酬勤”的書法裝幀,四周佈滿了精美的紀念冊,細緻、專業,正如許家輝本人在創業道路上的姿態。這一切似乎都在默默地告訴我們,他的創業成功是有原因的。“我們這個七人團隊,其實在最初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會攝影,也沒有一個人會PS,而且他能看到大學生帶來的廣闊市場,最終他放棄高薪就職的機會,毅然決然地選擇走上創業的道路。他當時只有一個信念:“我還年輕,即使失敗了,以後還有工作的機會,但創業的機會並非一直都有,有可能就只有這一次,只要有51%的把握我就會去做。”

  本著這樣的信念,從最初簡單的拍攝寫真業務,到後來一整套完善的攝影服務,再到如今涵蓋班級文化、畢業紀念、文化潮品、晚會承接等專案,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語,正是許家輝創業精神最為真實的寫照。當初創業之前,他的團隊,七個人中沒有一個人會攝影,沒有一個人精通PS。購買裝置,租賃房屋的資金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而父親的三個問題“你見過單反嗎?你會拍照嗎?你會後期的PS嗎?”道出了父親對他創業的質疑。

  但即使夢想與現實之間隔著一座又一座大山,他也要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前進,跨過山和海,去追逐夢想。

  “我大學四年嘗試過很多事情。我發過傳單,做過寒假工,做過銷售,甚至還在醫院做過醫生助理,但無論是哪一種行業,都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許家輝坦言道。他喜歡嘗試,不喜歡拘泥或固步自封,每一次嘗試都讓他深思而獲益匪淺。發過傳單之後,他懂得了傳單人的感受,所以不會再拒接別人遞過來的傳單。做過寒假工後,他懂得了知識的寶貴,所以讀書更加用功。而當醫生助理那段歲月,更是讓他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所以至今他不吸菸不飲酒。青春要敢於嘗試,靜止的生活是沒有活力的,他向學弟學妹們建議不要讓寢室埋葬了你的青春,主動走出來,才能走向遠方。

  在經營上他致力於“打造大學生攝影傳媒第一品牌”,堅持以質量、實惠、時尚、省時、省力為經營理念,採用“先讓顧客免費體驗,用質量贏取信任”的營銷方式,真誠地為每一位客戶服務。他堅定地說:“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能拿什麼來換取別人的信任呢?只有真誠、優質這些東西,才能作為我們不斷前進的保障。”這一切真實地映射出許家輝的創業姿態。

  的確,肆憶拍中的“肆”代表著大學四年的時光,“憶”代表著對這些日子的追憶與懷念,而合起來,正是他們的工作方式——用影象記錄美好瞬間,用影象打造每個人的專屬青春紀念冊。他們秉持“拍寫真是一種態度”的工作理念,用心地在為每一個故事每一段青春賦予靈性,他們在“發現美”與“記錄美”上特立獨行。

  創新追夢路

  目前,肆憶拍實行全覆蓋式代理模式,擁有清晰的業務劃分、明確的工作流程、專業的人員分工、制度化的管理機制。以“最低的價格,最好的服務”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對於未來的發展,肆憶拍正將營銷物件逐步擴大,不僅僅停留在財大,更要向外發展,以華水為基點,外聯部為缺口,向外輻射,覆蓋北大學城。但這絕不僅僅是最終目標,不久之後,許家輝和他的肆憶拍團隊將計劃實行一個終身跟蹤拍攝的專案。

  2015年,許家輝在投資建廠之前到安徽最大的畢業冊製作產地與義烏小商品城進行學習。除此之外,航拍與電子相簿等新技術的運用也是他們今年的維持舉措。經過兩年的成長,肆憶拍在畢業季時已經能夠提供一整套人性化高質量的服務。此外,他們在線上利用移動個人終端平臺在微信公眾號上為顧客提供一個作品展示的平臺,畢業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檢視肆憶拍以往的作品並對攝影師進行預約。許家輝坦言:“我們始終將畢業照當做一種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神聖儀式,所以我們對每一次的業務都十分投入、熱情。力求用最精準、最人性化的服務對待顧客。”所有的努力付出最終都會獲得最好的回報。2015年畢業季時肆憶拍一共服務了286個班級,位於鄭州市同行業第一。許家輝對肆憶拍的未來亦是信心滿滿,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肆憶拍能最終佔領鄭州市場,甚至逐步向外發展。

  目前,肆憶拍攝影公司發展態勢良好,一如既往地朝著他們的目標——大學生攝影第一品牌不斷努力著,他們用大學生特有的真誠與堅持一步步前進。下一步他們打算為顧客開展量身定做流年相簿業務,記錄一個人二十歲、三十歲、甚至六十歲的模樣。

  歲月長,衣衫薄,我們的故事與時光一直很美好。那肆意年華、別樣青春,讓我們共同祝福許家輝和他的肆憶拍,留住更多生命中的美好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