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養生保健指南

  處暑時節,三伏天氣已過或已接近尾聲,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故民間有“處暑寒來”的諺語。但是,處暑節氣期間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晴朗之日的午後仍可感到十分炎熱,故民間有“秋老虎,毒如虎”之說。但是,處暑節氣期間炎熱的氣候畢竟已接近尾聲,白天的氣溫雖然仍較高,但早晚的溫度已經變得很低,因此要注意隨天氣變化而增減衣服,小心受涼感冒。處暑節氣期間氣候的顯著特徵為乾燥少雨、空氣溼度小。那麼在這個時節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處暑之如何解除秋乏

  第一,要保證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並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於化解秋乏。

  第二,保持飲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如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酒等;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辣椒、茄子、馬鈴薯、梨等;多吃鹼性食物,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及豆製品等。

  第三,加強鍛鍊,以早晚為好。鍛鍊的方法以經常進行登山、散步、做操等簡單運動為好。伸懶腰也可緩解秋乏,特別是下午感到特別疲乏,伸個懶腰就會馬上覺得全身舒展。

  第四,室內養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綠蘿這類葉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養在臥室內,使空氣溼度保持在最佳狀態。客廳適宜養植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等。

  處暑養生益腎養肝多吃鹹

  處暑節氣,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處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教授指出,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飲食上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等,也可多吃新鮮果蔬,以及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糯米、芝麻、豆類、奶類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

  精神調養宜收斂神氣,以利於氣機通暢,氣血和調。此外,應早睡早起,舒緩形體。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晒,以防暑氣傷人。不要貪涼,注意根據氣溫適時添減衣服,尤其是夜晚及早晨避免受涼。運動調養仍需選擇運動量較小的活動,避免大量出汗。

  飲食養生食物推薦:

  處暑屬於長夏,這個季節的飲食養生講究淡補。雖然已經立秋,但是此時不宜“貼秋膘”。淡補,也就是飲食清淡,用“淡”來養生。因為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較弱,過食辛辣、油膩容易造成食積。

  而且,因為處暑也有“燥”的特點,辛辣等刺激性的飲食會助長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

  淡補,既可以避免肺旺傷肝,又可以避免傷脾,同時滿足了處暑季節的“暑邪”和“燥邪”。飲食主要以清熱化溼、健脾化溼、潤肺滋陰等為主。

  水果:梨、葡萄 蔬菜:百合、菠菜、蓮藕、銀耳

  禽類:鴨子、鴨蛋 糧食:粳米、薏米、紅小豆

  藥材:西洋參 飲品:水、牛奶

  代表藥膳:西芹百合+紅小豆粥

  紅小豆粥功效:紅小豆有清熱利溼的作用,粳米可以滋陰益氣,兩者一起煮粥既能祛暑溼又能潤秋燥。

  西芹百合功效:西芹可以清熱祛暑,百合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