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本寓言故事

  對小學生來說,語文課本中的寓言故事是他們的期待。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們喜歡!

  篇1:鴆鳥和毒蛇

  鴆***zhen***鳥和毒蛇都是帶有劇毒的動物。鴆鳥的羽毛可以在酒飯裡下毒,能夠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裡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

  有一次,鴆鳥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鴆鳥撲打著翅膀,準備把毒蛇啄起來吃掉。

  毒蛇急中生智,趕緊說:“喂,別吃我,快別吃我!人們最厭惡的就是有毒的東西,你身上帶有劇毒,都是因為吃了我們毒蛇的緣故。我的毒是沒有辦法除去了,可是你還有機會,只要你不吃我,身上就不會再有毒了,人們就不會厭惡你了!”

  鴆鳥冷笑了幾聲,開口說道:“你這條可惡的毒蛇,少在這裡花言巧語,我不會相信你的鬼話的!”

  鴆鳥加了把勁,把爪下的毒蛇按得更緊了,接著說道:“你說得很對,我的確有毒,但是人們所厭惡的只是你,而並不是我。你的毒牙裡帶有劇毒,專門用毒牙去咬人,置人於死地。你是主動去害人,人們自然痛恨你。而我就不同了,我從不用毒去害人,就是偶爾有人用我的羽毛去做些圖謀不軌的事,也只是極少數心術不正的人所為,並不關我什麼事。我不但不害人,還是毒蛇的天敵,我幫助人們消滅你,所以我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餵養我來捕殺你。你才是真正的害人精,今天我決不會放過你的!”

  話音未落,鴆鳥就猛地啄了下去,把毒蛇吃掉了。

  鴆鳥和毒蛇都是有毒的動物,後者死有餘辜,前者卻深得人們的喜愛,這是因為它們一個是用毒來害人,一個是為了幫助人才會有毒。我們看待事物,不能僅從表面上去區別,而應該深入其本質,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篇2:斬蚯蚓

  花草地上,裡三層外三層地圍了很多小動物,它們在看啥呢?噢,一隻名叫翠翠的螳螂正在表演魔術:斬蚯蚓。翠翠舉起一隻鐮刀形的前足,喀嚓一聲,把草地中間的蚯蚓斬成兩段。觀眾的心一下子都懸了起來:斬斷了的蚯蚓還能復活嗎?還能長成原來的樣子嗎?正當大夥在這樣想的時候,奇蹟發生了:兩截斷蚯蚓都變成了有頭有尾的完整蚯蚓。觀眾為螳螂翠翠的絕技歡呼起來。

  這時,一隻名叫青青的螳螂對大夥說:“這有什麼稀奇的!我們螳螂都有兩把天生的刀,誰不會斬蚯蚓?我馬上再給大夥表演一個。”它把一條紅蚯蚓放在草地中問。翠翠趕忙對它說:“先別斬,聽我把要領告訴你。”青青才不相信斬蚯蚓有什麼要領呢,它舉起前足,照蚯蚓的後部就是一刀,翠翠連阻擋都沒有來得及。

  “完了!”翠翠叫了起來,“讓你這麼一斬,那段只有尾巴沒有頭的蚯蚓再也不會長出頭來了,只能成為一條兩個尾巴的變態蚯蚓。”

  “哼,我才不信呢!”青青不服氣地說,“你斬的就能長出頭來,我斬的就不能,豈有此理!”

  “斬的地方不同,後果就不一樣。我讓你先聽聽要領,你偏不聽。嗨!結果害了這條蚯蚓。”

  “我就不信斬蚯蚓還有什麼要領。”

  “有。在蚯蚓前五節到八節的地方斬斷,就能很快再生成完整的蚯蚓。在十五節以後斬斷,後半截就不能再生頭部了,只能長出尾巴來。我斬的是五至八節的中央;你呢,正巧斬斷了十五節以後的地方。”

  “我不信!我不信!”青青嚷嚷起來。

  “那就等著瞧吧。”

  觀眾們都緊張地瞅著斷蚯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後,那段只有尾巴沒有頭的蚯蚓果真從切斷處長出了一條尾巴,變成了一條無頭的兩尾蚯蚓。

  青青呆住了。

  篇3:0的爭論

  意想不到,一個小小的“0”,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是一位化學家引起的。他寫了一本關於氧氣的書,封面上印著一個巨大的“O”,化學家在書中寫道:“O是氧的化學元素符號。沒有氧就沒有生命,O是一切生物的命根子!”

  數學家見了這本書,搖頭晃腦道:“非也,非也。0怎麼會是氧?它明明是什麼都沒有的0!一切從0開始,沒有0就沒有一切。”

  英語教師聽了,連連說:“NO,NO。它明明是O、P、Q的O。沒有O,就沒有OK。沒有OK,世界就失去了詩意。”

  長跑運動員對0發表一番新穎的見解:“它是我的跑道呀。我天天踏著它前進。任何一個運動場裡,都躺著一個巨大的‘0’!”

  長跑運動員的話,引出天文學家的一席高論:“不,不。在我看來,‘0’象徵著地球的‘跑道’!春往秋來,一寒一暑,地球繞太陽公轉,在浩瀚的太空中畫了一個‘0’。”

  他們的爭論聲,驚動了雞和鴨。他們不懂什麼“公轉”、“太空”,但是他們認得“0”。

  雞說:“它是我剛剛生下的蛋呀!”

  鴨說:“它是我剛剛生下的蛋呀!”

  雞的咯咯聲和鴨的呷呷聲,使那位沉默多年的15世紀的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忍不住了。他捋著長髯,朗聲笑道:“想當初,鄙人剛剛學畫時,每天要畫上千個‘0’。鄙人後來能夠畫出《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應當感謝‘0’。不過,遺憾的是,我說不清楚我當初畫的‘0’,究竟是雞蛋還是鴨蛋!”

  爭論聲驚動了魯迅筆下的那個阿Q。他抓了抓癩疤發亮的頭皮,說道:“媽媽的,它是我斬首之前畫的圓圈嘛!魯迅先生在寫到我畫圈的時候,不是說過‘阿Q伏下去,使盡了平生的力氣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

  這時幾何學家發言了:“阿Q,你沒有念過幾何學,不懂圓圈的幾何原理。其實,即使你的圓圈畫得很圓,別人看上去還是不圓,是個‘0’。在幾何學上,‘0’叫橢圓。任何圓,除了從正上方觀看之外,從其他角度看過去都成了一個橢圓!正像原子核外的電子軌道是圓形的,可是畫家們總是把它畫成橢圓形。”

  爭論無休無止、曠日持久地進行著。各有各的一番巨集論,誰都以為唯我正確。爭吵聲不斷傳人作曲家的耳朵。他正在構思一首小夜曲,而嘈雜的聲音使他無法進入那安謐的月夜境界。正當UFO專家準備發表高見,論證“0”即飛碟的時候,作曲家不得不發話了:

  “在我看來,‘0’是休止符!”

  不知怎麼搞的,作曲家的話竟有那麼大的威力——給這場“馬拉松”爭論畫上了休止符。從此雅雀無聲,使他的腦海中終於迸發了創作小夜曲的靈感火花……

  對於《0的爭論》這則寓言的寓意,也許在眾多的讀者中也會引發一場無休無止的爭論。好在當《0的爭論》發表的時候,作曲家早已寫出他的小夜曲。每一位讀者讀罷《0的爭論》,都可以盡情地依據自己的理解發表巨集論,用不著擔心作曲家會給爭論畫上休止符……

  
猜你喜歡:

1.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寓言故事

2.小學課本寓言故事欣賞

3.小學寓言故事課文

4.小學課本里的寓言故事

5.小學課文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