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院的散文

  進進出出為看病, 來來往往找名醫。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醫院隨筆

  我這個人是屬於慢熱型的,在《心術》熱播許久之後,才看了一遍,我記得當時有很多人都對這部電視劇有很大的爭議,因為當時預告出來的時候,都以為會是一部展現醫院黑幕,和醫患關係的寫實片,沒想到,整部電視劇都是在對醫院的醫生歌功頌德,當然其中也變現了患者賀醫院的一些矛盾和衝突,但是到最後都歸類到了意外上,都不是醫生主觀的問題,都成了客觀的,或者是患者自己的決定和意願上才出現的問題,醫生沒有任何的過錯。

  這和我們老百姓的思想和初衷完全相反的。

  但是回過頭來再回想那個電視,裡面醫生在和患者交流時的情形,還有患者在就醫時的急切,顧慮還是很寫實的,每個人在進入醫院的時候,其實都把醫生當成了大羅神仙,當成了再生父母,恨不得供起來,無論醫生的態度如何的冰冷,患者都要一臉媚笑的逢迎著,把醫生的每一句話都當成金玉良言,唯恐漏掉了一句,會不會妨礙了親人的康復。

  前一段時間女兒生病,送到醫院,原以為只是簡單的感冒,沒想到門診上的醫生說可能是腦炎,讓住院觀察,當時就像當頭霹靂一樣,感覺五雷轟頂,恐懼,無助,恐慌,頓時塞滿整個心,看著蜷縮在我懷裡的孩子,眼淚啪啪的像斷了線的珠子落著。

  等到了住院部,我急切的向主治醫生訴說孩子的症狀病情,並告知醫生孩子沒有吃飯,隨時可以抽血檢查,腦炎啊?這是多麼恐怖的疾病啊,我這樣的如臨大敵,但是醫生的態度平靜的讓我驚訝,只是淡淡的一句“先住下來,看看再說”。

  “但是門診說是腦炎,還說要腰穿,是不是啊?要不要做啊”?

  “先觀察觀察再說”還說這一句。

  “我們沒吃過飯,要不要抽血?”

  “明天再抽也可以。”

  “可是我們已經空腹了,要是抽就現在抽吧,我們可以給孩子吃點東西。”

  婆婆的一再要求下,才給抽了血,讓住下來。

  做家長的我們提心吊膽,看著孩子無精打采的樣子,心如刀絞,但是醫生卻是那樣的輕鬆,不然,接下來就是一通檢查,血常規,肝功五項,腦電圖,心電圖,X光,核磁共振,等等各個專案部位檢查一遍,我們並不知道做這些檢查有什麼用但是,只要是醫生的指示,就只能照辦,一一檢查,或者有患者家屬說一句,要不要再做個xx檢查呀,醫生就會隨意的說一聲“好啊,那就做吧”直接開單子,其實家屬只是想想醫生確認一下,諮詢一下,希望醫生給個確定的回答,或者建設性的意見,但是醫生似乎完全不體會患者家屬的心情,任你忐忑,任你不安。

  每天醫生只是例行的早上查房,每天查房的時候,其實分給每個患者的時間只有3,4分鐘而已,問問感覺,看看情況根本說不了幾句話,每個患者的家屬都如同逮住了神仙一樣,認真的聽醫生的每一句話,急切的詢問醫生每一個問題,也許醫生只是淡淡的說句不相干的話,在家屬聽來都要琢磨半天,反覆的考慮,商量,不安。

  每天早上的醫院清單發下來,病房裡面都是面面相覷,搖頭的人,醫院就是一個燒錢的地方,而且要心甘情願的燒錢,無論服務態度怎樣的差,都要滿臉堆笑的把錢送到人家的手上。

  做一回患者家屬,我們是多麼的希望醫生能給個準確的答案,給個明確的態度,給一點和善的態度,讓我們在經受家人疾病的痛苦心情的同時,能在醫院得到一點的寬慰和安心。

  篇2:在醫院

  正視生活的磨難,勇敢面對,既然無法迴避,更無法逃避,何不選擇積極應對,以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情緒走過坎坷,迎來屬於人生的又一春!

  說這話時,我正好在醫院,有幸在陪同看病的過程中,見到了急症中的幾類病人,生病固然是痛苦的,因而在此所見只當引述,或就事說事,不代表對個體事件的評述,畢竟事情沒發生於自己身上,病痛也只是在所見病患身上,心情定是難於理解,感受也當完全不同!說了這許多,彷彿一件也未曾沾著所見病患分類,更無從談到心態或情緒,及至於此衍生的社會生存之百態。

  常常我們對絕症患者寄予的更多的可能是同情,這一點也從眼前這個半大老頭身上看到,陪了她看急症的有兩人,牽了左手,掛了兩行淚的當妻子,攙扶了他右臂一臉悲慼無疑是他女兒,與他們同看急症內科,又一同取血相化驗,悲傷的妻子噙了淚對面前那個男人說,疼了你就吱聲,彆強忍著。

  男人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樂觀的笑著說,不疼,你們放心沒事,早晚會有這天的,早死早超度…也許我是個感性的人,此情倒引得我一個外人的傷感,竟有些不忍,先讓他們排在前方做化驗,也是在此時我才看清被攙著在中間步履蹣跚的人,他其實已瘦弱不堪,眼睛深深陷於眼眶,無奈的眼神卻努力表現出一絲鎮定與堅強,顯然他是不想讓妻兒為己擔心!

  我們的互讓沒有讓他們排在前方,但隔了老遠便能聽見因疼痛而呼叫的聲音,一句句,疼死我了,我可能快要死了,我的頭壞了…...讓你由不得渾身顫慄,這個人肯定病入病入膏肓,而事實卻恰恰相反,當排到被擁擠了的呻吟者近前才發現對方才二十出頭,躲在病床上,表情痛苦猙獰,腦門有鵪鶉蛋大小個包,包上有一絲血尚未乾,說明是新近受的傷,隨著他的大聲呻吟,圍於他近前的親朋則打著轉,交流著無助的眼神,而醫生給出的話卻讓我覺得好笑,不要緊,皮外傷,你也不會死,不過你以後喝酒可不能這樣…...

  篇3:我愛醫院

  我在醫院工作了三十年,我愛醫院的方方面面,包括醫務人員、病人及其家屬、工作場所及醫院裡的每一件物品。

  我愛醫務人員。我是護士,與醫務人員在一起分工合作,團結友愛,互相監督,不斷進步。無論是本科室的醫生護士,還是其他科室的員工,遇到他們就像見到兄弟姐妹一樣親切,不分彼此。不管在哪個崗位,上什麼班次,與他們在一起,總是樂呵呵的。“譚醫生,3床劉大爺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已經七天了,病人傷肢腫脹消退了,您看是否可以停用了?”“好的,我下醫囑停用甘露醇。”“劉主任,8床肖阿姨是右股骨頸骨折,住院證上寫成左股骨頸骨折了。”“好,謝謝你提醒我。”“小雨護士長,高分子繃帶和藥棉沒有了。”“好,我就去領取。”“小海,你剛剛參加工作,有些操作還不太熟悉,還是請羅老師帶著你抽血培養標本吧。”“嗯,謝謝老師。”“陳大姐,麻煩您給我幾張指示膠紙,科室沒有用的了。”“好,給你。”“楊大姐,您的腳傷還沒有完全恢復,就提前上班了?”“哎,呆在家裡不是辦法,還是來醫院上班充實。”“小范,我把血標本送來了,麻煩你核對一下。”“好的,沒錯。”“小王,你看看我們科室有藥嗎?”“有,我馬上給您打出來。”“周姐,我們科室的醫囑傳送了,請您給我發藥。”“好的,你先等一等,還有內科的藥品沒發完。”“您好,我有一個親戚要結賬,請辦理。”“稍等一下。”“小譚,請幫我影印幾份報紙。”“好的。”“劉姐,你們科室的口服藥真多。”“是的,一個小時都發不完。”“陳醫生,您每天按摩多少病人?”“最多的一次按摩14個,一般是四五個,真的是累得腰痠背痛,自己都想有人幫我按摩了。”……一言一行體現了我們的內心世界,也體現了醫院形象。

  我愛病人及其家屬。病人及其家屬是醫院的服務物件,也是我們的上帝,我們與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治療疾病、減輕痛苦、恢復及增進健康。病人少不了家屬陪伴和關心,更需要家屬配合和支援醫院工作。把病人當親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滿意的優質服務,是醫院的宗旨和追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馬大爺,您有點發熱,我給您做口腔護理,請您把口張開,好嗎?”“你們象閨女一樣待我,多謝了。”“趙老師,您的被單髒了,我準備給您更換。”“好的,幫我換了就舒服多了。”“蔣奶奶,我又來給您貼膏藥了。”“好,你實在太好了,我貼了幾次膏藥就不痛了。”“馬大姐,您是不是有點咳嗽?醫生給您開了止咳藥,我幫您拿來了,用開水衝一包祛痰止咳顆粒,每天兩次。”“好的,謝謝你!”“劉奶奶,您做了骨牽引,不能隨便移動右腿。我告訴您怎麼鍛鍊,您把兩隻手和一條好腳抵在床上,試著把屁股抬高、放下,又抬高、放下,這樣做可以防止屁股被壓爛。另外,您用力把這條傷肢伸直,活動踝關節和腳趾部位,這樣做就能使您的肌肉有力,加速血液迴圈,減輕傷肢腫脹和疼痛。還有,您躺在床上的時間比較長,要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持大小便通暢,您就會一天天好轉”……護士為病人每做一項治療或護理,都會輕言細語地與病人及其家屬交代,做好解釋和健康宣教。只有把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恆心放在病人身上,才能真正提高醫療護理質量,贏得大家的滿意。

  我愛門診部,我愛住院樓。門診部有不少問路的人,“醫生,做B超和照光在哪裡?”“護士,在什麼地方體檢?”每次遇到這樣的情形,我都會不厭其煩地帶著病人或體檢者來到目的地,並且得到了他們的反饋——“你們服務態度好,就是條件稍微差了點,沒來過你們醫院,我們分不清方向。”我們醫院從幾個人組建到現在,已經六十餘年,現有開放病床400張,醫務人員也增加到400多人。雖然與省市級醫院有差距,與人民群眾的需要有差距,但是,我們在不斷努力,二級甲等中醫醫院複審第一批通過,我們的硬體和軟體建設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醫院今天的輝煌,離不開中醫幾代人的艱苦奮鬥和勤儉節約。過去沒有電視機、呼叫系統、中心供氧、太陽能供熱、電腦、CT掃描……如今,該有的基本上都有了,以前是每個責任護士負責20-30個病人,現在是8-10個病人,我們完全有信心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深入推廣優質服務,獲得醫院和病人共贏。只要我們不放棄每一個細節,做好門診和住院部的銜接工作,實施無縫隙、全程安全服務,就能實現醫院的社會效益最大化。

  我愛醫院裡的花草樹木,我愛醫院裡的每一處設施及每一件物品。醫院是人群非常集中的地方,需要花草樹木優化環境。當我們辛勤勞動,疲憊不堪的時候,偶爾望一望窗外,那迎風飄揚的桂花樹、柏樹映入我的眼簾,心情立刻放鬆下來,得到綠色的自然調理,不再為勞累發脾氣,更不會抱怨病人不理解。我每次踏進醫院,就會向四周看看這些樹木,使自己的眼睛得到調養,不再被白色困擾。醫院是公共場所,除了這些花草樹木,還有各種各樣的裝置和物品,這是都是為了滿足病人需要而配備的,需要我們好好愛惜。病人生活需要床鋪、被服、熱水瓶、臉盆、桌子、凳子等,檢查病人需要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B超機、心電監護儀、電動吸痰器、生化儀器等,給病人治療需要各種器械和藥品等,這些都是集體財產,我們只有愛護的義務,沒有損壞的權利。哪一樣物品不齊備,都可能延誤病人搶救治療的機會,我們應該愛護這些物品,就像愛護我們的生命一樣。

  我愛醫院,因為我是醫院裡的護士。我是護士,就要處理好各種關係,就要把病人裝在心裡,就要做好家屬的工作,就要關注門診和住院部的動態,就要愛護醫院的財產,就要修煉好內心世界,就要樹立好形象。只有從細節做起,嚴以律己,滿懷愛心和熱情,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我愛醫院,因為我的事業在這裡;我愛醫院,因為我的價值在這裡;我愛醫院,因為我的情感在這裡……

  
猜你喜歡:

1.有關醫院的散文

2.關於醫院感恩的文章

3.關於健康的散文

4.關於白衣天使散文

5.護士人生感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