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秧歌的服裝與道具介紹
創新秧歌是秧歌創新的產物。服裝和道具是創新秧歌的重要組成元素。那麼,關於創新秧歌,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創新秧歌的服裝與道具的歷史繼承
一切藝術創新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不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而必須是充分繼承歷史傳統的基礎上的創新。離開繼承的創新,不會是良好的、成功的創新,只能是曇花一現、過眼煙雲。
因此,創新秧歌的服裝與道具的創新,首先應當繼承東北秧歌的服裝與道具的優秀歷史傳統。
東北秧歌歷史悠久,據清人楊賓的《柳邊幻略》所載:“上元夜,好事者輒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婦女,又三四人扮參軍。各持尺許兩圓木戛擊相對舞。而扮一持傘燈賣膏藥者前導,傍以鑼鼓和之。舞畢乃歌,歌畢更舞,達旦乃巳。”[2]從中可知,東北秧歌有俊扮***婦女***與醜扮***參軍***,即一旦一醜兩種角色,手持道具有棒槌***兩圓木***、傘燈等。而《柳邊紀略》一書“記清初盛京、寧古塔、璦琿三從轄地區,即柳條邊內外的形勢、山川、管制、兵額、城堡、驛站、部落、寺廟、貢賦、物產、民情、風俗等。”[3]距今已有350餘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程序中,東北秧歌不斷從各種姊妹藝術中汲取精華與營養,藉以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豐富自己。其中的道具手絹和扇子,就是從流到東北的河北蓮花落中汲取過來的,這一優秀傳統一直延續到今日。因此,創新秧歌服裝與道具的創新,首先必須以充分繼承這些優秀傳統為基礎與前提。
創新秧歌的服裝的創新
創新是所有藝術的生命,所有的藝術都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髮展,不斷繁榮。創新秧歌,顧名思義,以創新為其核心特徵與題中應有之義。
而服裝的創新,又是創新秧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服裝素有“演員第二面板”之稱,它為塑造演員的外部形象,提供強大的支援與可靠的保證。
服裝的創新又分為設計的創新與製作的創新兩大部分,而這兩大部分又是密切聯絡在一起的。其中又可以細分為服裝面料、款式、風格的創新等更細的藝術元素。但總的創新原則,一方面要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即符合人物的性別、年齡、職業、性格、思想、情感等特徵;另一方面又要凸顯時代性、民族性、地域性,本體性等審美特徵。
在這方面,有許多成功的例證。例如創新秧歌《扭不夠》的服裝,就具有上述兩大方面的特徵。
創新秧歌道具的創新
道具的創新也是創新秧歌整體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道具素有“演員的第三隻手”之說,它也為塑造演員的形象提供有利的憑藉和依託、抓手和保證。
道具是舞臺用具的通稱,通常分為大道具與小道具兩種:大道具如桌、椅、床等;小道具如杯、壺、碗等。同時又分裝飾道具***如書、畫等***、隨身道具***如菸袋、揹包等***。
創新秧歌道具的創新,主要是隨身道具的創新,即在傳統的手絹、扇子、菸袋、棒槌等的基礎上,創造出既符合人物新風貌的新道具,又具有新時代新特點的新道具。例如手機、電腦包、磁卡等等。
在這方面,也有許多成功的例證。例如創新秧歌《紅手絹》,就創造出新形式的新手絹,並在傳統的手絹功的基礎上,創造出許多新的手絹功的表演形式,使道具與表演融為一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