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季溼疹怎麼辦
秋季氣溫乾爽涼快,空氣也比較乾燥。早晚溫差較大,寶寶對於外界的抵抗力也會因此下降,容易產生面板敏感等一系列症狀例如溼疹皮炎等。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寶寶秋季溼疹資料,僅供參考。
1、溼疹食物過敏原,趕緊停用
如果發現明顯地誘發寶寶長奶癬的食物,立即停用,即使是媽咪也應避免吃可能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懷疑是某種食物引起寶寶過敏時,應該高潮避免再給寶寶吃,如對蛋清過敏可以暫且只給吃蛋黃,停掉喂蛋清,也可從少量蛋清開始喂,然後根據寶寶的反應一點一點地增加。煮熟的蛋清和蛋黃之間的薄膜是卵類粘蛋白,極易引起過敏,不要給寶寶吃。
2、牛奶煮沸次數要多一些
如果寶寶的奶癬是由於牛奶過敏引起,在煮牛奶時,應該加長煮沸時間和次數,使其中引起過敏的乳白蛋白變性,從而減輕過敏,或用其他代乳品替代。
3、適當多攝入植物油
長奶癬的寶寶身體內的必需的脂肪酸含量通常較低,因此媽咪可在餵養中適當多用植物油,同時應少吃動物油,以免使溼熱加重,不利於奶癬的治療。、
4、飲食多選用清熱利溼的食物
如綠豆、赤小豆、莧菜、薺菜、馬齒莧、冬瓜、黃瓜、萵筍等,少食魚、蝦、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同時,要避免過量進食,減少鹽糖攝入。
除了在飲食上嚴把關外,日常生活護理也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不紅腫、寶寶沒有明顯的瘙癢、煩躁,就不要用藥。建議可以塗抹有潤滑作用的嬰兒護膚品。如果奶癬嚴重的,及時就醫。
》》給寶寶修剪指甲,以防止過癢而抓破。
》》在給寶寶洗完澡的時候,塗保溼的潤膚露。
》》給寶寶穿衣也要注意。應選擇棉質、柔軟的面料,衣服要儘量寬鬆,也不要穿太多,要適宜,以防止因出汗導致的面板刺激。避免用絲綢、羊毛、人造纖維等面料。
》》家裡多注意通風,有太陽的時候,被子多拿出去晒一晒。室溫不要過高,要保持一定的溼度。
》》保持寶寶臉部的清潔、不能用很熱的水給寶寶洗臉。
》》減少外出,不要帶著寶寶在強日光下曝晒太久、減少風的刺激。
四個關鍵措施預防寶寶溼疹
關鍵一、有一些寶寶過於肥胖,過於肥胖的寶寶患小兒溼疹的可能會比較大。因此爸爸媽媽們還是要避免孩子過胖呀。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地安排小兒的飲食,在必要的時候用一些外用的藥物來預防小兒溼疹。
關鍵二、儘量採用母乳餵養,一般來說,其他奶粉容易引起小兒溼疹。但極個別的也有可能是由母乳引起的。那麼這個時候,哺乳期間的媽媽要儘量地避免一些魚、蝦、蟹等海鮮以及辛辣的食物。
關鍵三、寶寶們的面板角質一般完全發育好需要3個月以上,這樣一來寶寶還未發育成熟的面板很薄,顯微組織稀少,不能成熟地調控自身面板的酸鹼平衡,面板的保護牆不健全。所以這個時候就建議家長們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面板的衣物,如羊毛的、絲質的、尼龍的和一些纖維較多的衣物。
關鍵四、注意空氣中的衛生,如空氣中的一些粉塵、花粉等。因此媽媽們應該要特別注意下你的寶寶是否對這些東西有過敏的跡象,比如:一些地方紅腫、瘙癢難耐,導致寶寶煩躁不安、大哭大鬧。如此就要及時觀察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從而斷去根源。
寶寶溼疹的症狀
溼疹是最常見的一種面板病俗稱“胎毒”,也有的叫胎癬或奶癬。多發於生後不久到兩歲的孩子。嬰兒溼疹常見於1-3個月的嬰兒,6個月後逐漸減輕,1歲後能夠自愈。
溼疹初起時溼疹主要集中在面部,隨著病情加深,逐漸蔓延至頸、四肢甚至全身。
最初表現為寶寶的兩頰發癢,皮膚髮紅,繼而出現較密集的小米粒樣皮疹,即紅色丘疹或皰疹,後融成片,水皰破後流黃色滲出液,水乾後結黃痂,對稱性分佈。
發於頭皮者,多糜爛流水,結黃色厚痂,頭髮粘整合束。發於面部者,多為淡紅色斑,上覆細薄鱗屑或痂皮。溼疹反覆不愈還可見到面板粗糙、增厚。
溼疹多見於頭面部及頸背、四肢,呈間歇性或陣發性,常於夜晚溫熱環境時加劇。由於奇癢,寶寶常煩躁不安,夜間啼哭,影響食慾、睡眠和身體發育。
寶寶溼疹的原因
1、飲食
因母親在懷孕或餵奶期間,吃大蔥、生薑、生蒜、辣椒或油膩的食物太多了,體內積存了熱毒傳給了孩子。
2、遺傳
小兒溼疹的發生與孩子的體質有密切的關係。有這種體質的,叫先天性過敏體質,大部分是父母傳給他的。有過敏性疾病家庭史的寶寶容易患溼疹。
3、餵養
孩子的餵養也是個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吃母奶的孩子發生溼疹少,而吃牛奶、代乳粉的孩子發生溼疹的就比較多。食物中的蛋白質是引起寶寶過敏的常見因素,最常見的有牛奶、雞蛋、魚蝦蟹、花生等,其中以花生過敏最為嚴重,持續的時間最長。
4、衣著
孩子的衣著穿戴,與溼疹也有密切的關係。孩子的穿戴以棉布的為好。化纖和皮毛製品就比較容易引起溼疹。
5、氣候
氣候的變化,氣溫忽冷忽熱,室內潮溼,孩子出汗較多,有時也可誘發溼疹。室溫過高或過低,穿衣蓋被過暖,經常和母親合蓋一床被子等都會引起溼疹。
6、灰塵
空氣中的灰塵也會引起溼疹。
其他因素,例如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沐浴液、護膚用品,接觸毛皮和化纖的用品,日光的照射,植物花粉等也會導致嬰兒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