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的散文
遊覽江南古鎮,不單是從視角上去滿足一種風景的美,更要讀懂古鎮的內在的美,如古鎮的歷史,古鎮的文化,古鎮的風俗,古鎮的久遠的文化積澱,這樣才能真正品味出古鎮的美!關於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江南古鎮的月
江南的名字早已傳播了出去,聞名遐邇了。我前一段日子也去江南看了看,然而令我無法忘懷的,仍是那江南古鎮的月。
古鎮本就是典雅的。青色的石板小街,飛崖似的屋簷,以及白牆黑瓦的老房子,遠看夾雜著溫和的暮霞似的氣息,彷彿是一張傳承下來的水墨畫。疲倦了許久的我尋到了戶人家,在那兒留宿一晚。至夜晚,我哪裡也不想去,孤獨地呆在小屋中。不久後,我在桌案前喝著茶,眼光逐漸斜視於身旁的窗櫺。那窗櫺好像是野木製成的,並精雕了些浮華的圖案,總看上去則是鏤空的。我感受到陣陣微風飄在身子上,一股寒意便油然而生,起身去到窗戶旁,意圖用什麼東西關起窗戶,到了窗前我愕然驚訝,望到十分的月光,它從頭頂流淌下來,如水般溫柔,卻又若雪般純白剔透。由於如此美的夜色,我不忍走開,於是拿來了凳椅坐在窗前,遠處的景緻依稀可見,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一些柔情朦朧地與窗下的小河融為一體,成就些許夢幻的顏色,在月亮呵護下的水聲泠泠作響,宛若青花瓷的相互碰擦。細細的洞察河水已長成了雪白的微波鱗光,閃爍著、閃爍著。
再次舉頭望月,手撐起下巴,將臂膀擱放於窗臺,發呆的舉目遠眺。“月為何這麼美呢?以往的生活中為何沒有這種感覺。”心中想著疑問。“也許是在城市裡太忙了吧,沒注意到。”不久後,我陷入了首次沉思裡。不知怎地,忽然冒出了個想法。“都市與古鎮哪個好?”我反覆對比著。如果讓我選,我會選後者。因為對比之後發現在大都市生活很久的我們靈魂總會迷失,不知在那裡,惟有匆匆的身影掩蓋了,表面的浮華可曾真滿足我們?那些心靈在迷茫中仍追求的紙醉金迷,現在想來真是罪惡庸俗。再回頭來想,月之所以這麼白正是由於我們最初的純真的赤子之心很像它這樣純粹,是種純粹。時間久了,我也不知不覺睡著了。
醒來時,估計已是凌晨,風欲吹卻止,耳畔泛浮起了戲子的歌聲,也不知是唱給誰聽忽有一份憐惜,未見其人但餘歌影瀰漫。第三次眺月,更為濃重的感慨,時光如歌似水,這刻擁有下刻也許就沒了,可笑的是大多數人都不易想起,不再懷念,更有甚者竟不已為然。惟余月蒼白地記載著人世間的萬千滄桑、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它是千古之心,太重、太濃卻又太輕。這是份揮抹不去的情結,望不盡的濃厚。一輪古樸的皓月卻包容了一切。
於是乎,我不願用浮華的詞藻再去形容它,我只敬重它。心靈在夜中有了種從未有過的領悟。那是種哲理、禪意:順從社會,又堅守純潔天真而抗拒社會。靜靜的珍惜以往的記憶、把握現在,向人類的情感致敬、理解,貼心於有意義的東西,也正是這些東西讓我們值得走過人生、成就人生,如月一樣追求深層,不再輕浮、光華。
在天邊微亮的時候,不遠處來了艘烏篷船。我想無論是在歷史的塵埃中,還是在心靈裡,意義下,月光籠罩的它已然永恆,在那白牆黑瓦間。
篇2:古鎮——繁華落盡
想到這一句,便想到劉禹錫的這句詩:繁花落盡君辭去,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打江南的水鄉西塘走過,實現一個曾經做到過的夢。而今在這深夜,夜未眠,思緒萬千,而莫能指其一端。那些以為隨著時光逐漸沒落的江南古鎮,卻愈發顯得喧囂和熱鬧。周莊、烏鎮、南潯、西塘,每一個熟稔的地名背後,牽扯出的是幾多情緒。自小背誦唐詩宋詞,江南早已化作一種意象,難以磨滅。我暫取其一處,略窺一二.。
本來想煙雨濛濛的江南水鄉,別有一番風味。而天氣卻格外晴朗。去過西塘,便不想再去其他的古鎮。話說千年古鎮,總歸是一種模樣。總是會將自己先前的臆想加諸其上,詩意古樸,總該是一種寧靜的去處吧。去之前怕失望。不過這次西塘之行還算是不錯的。避開十一的旅遊高峰期,到了那裡,還是擁擠。我們總是自私的認為,西塘,應該是屬於自己的。為什麼到處都是人?其實,我倒是格外淡然。作為一座古鎮,千百年來,河水默默地流淌。也許正是旅行,讓古鎮增添一份人間煙火的熱鬧吧。然而我想,當繁華落盡,古鎮會將變成什麼樣?
我們穿過擁擠的街巷,擁擠的人潮,來不及細細觀賞小巷的景物,一直走到“愛轉角”這間書吧旁的客棧。放下行囊,整理奔波一路的心緒。走進客棧的小院,橫斜的竹竿挑起,晾晒著清洗的床單。我們留宿的的客棧位於北柵街右岸。庭院坐東朝西。走進我自己住的小屋,觸控著紅漆雕花的木床,粉色的圍幔拉下來,恍如走進數個世紀以前。洞房花燭夜,那些字眼映在眼前,前塵的交錯。
小憩片刻,我們一行8人走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擠在這樣一條一米寬的弄巷,像是集市。想來繁華過後,人來影去,重重疊疊,街巷總歸是要寂靜的。不再奢望,遇到一朵結著愁怨的丁香。幾度回首,除了人還是人。佇立在屋簷下,身邊穿梭的人群,形形色色的神態,構成這樣一幅凡塵世相。縮小瞳孔,放寬視線,人潮變成一條流動的光影。好像循序漸進的膠片突然被拉長。佇立在江南的橋頭,一時尚無挪動一步。覺得隻影江南,恍回首,無牽念。若將這人影從視線裡屏去,原來伊一人在此處。烏篷船悠悠的蕩過橋洞,這些美麗的意象觸動神經,原來我曾來過。那些夢中的場景,何嘗不是一場電影呢。多少年,早就被遺忘,而今身處其境,更有觸景生情的清晰。夢江南,過盡千帆。想佳人妝樓顒望,小軒窗敞開,那是古詩中才有的邂逅吧。落在幾個學弟學妹後面,尋思著古今的繁華。
本來說是要去“錢塘人家”吃午飯,沒有位置了。我們跨過臥龍橋,延河水向前,穿過小巷,再繞過送子來鳳橋,走進煙雨畫廊。望著隔岸的客棧,招牌上書寫著“小橋流水人家”。小橋倒是有,人家也不少,倒是這流水,波瀾不驚。墨綠色的水面,望不見水底。再也見不到拾級而下的“謝娘”,那些曾經的浣衣人。水,早就不乾淨了。人呢?似乎也沒有那種民間淳樸了吧。望著橋上的石聯:往來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搖波底月。極喜歡這一句。我願化身這座石橋,受著五百年的風雨,只為伊人從橋上走過。這些流傳的詩句,是種美好的希冀。白天人來人往,此橋別無看處。夜深人靜,兩岸燈火闌珊,橋洞倒影在水面,合成天然的水中月。望著月橋,我無法相信,這是人工巧合呢還是卓然天成。卞之琳的詩句早已爛熟,確實相映成趣。原來,繁華落盡的背後,才能感受到古鎮本來的面貌。
來自天南海北的過客,也不過是在此停留一兩日。拍照、KTV、酒吧、購物、飲食,這些本來無關的事物成為旅遊的重點。寧願錯過那些深巷的人文景觀,去找一些美食。無可厚非,我不做評論。我想,一座水鄉,河水穿鄉而過,而且經歷那麼長久的歲月,它應該是有靈性的。至於體會,各人各有其感悟。
相對於白天的古鎮,我更喜歡夜晚的西塘。繁華的集市過後,街巷恢復往日的平靜。一串串紅燈籠懸在屋簷上,構成中國悠遠的古意。然而不太喜歡燈紅酒綠的特色酒吧。晃動的霓虹燈、躁動的吉他、電子樂器、吵鬧聲,構成一幅都市沒落的場面。我們匆匆進入又暗自離開。那裡不屬於我們,那裡不屬於西塘。有些事物,不是不好,只是放錯了地方。我希望夜色的西塘是寧靜的、是能讓人沉思的。在那條街,找到一間書吧,名字好奇怪“貓的天空之城”。我很是喜歡。裡面是各種明信片。我挑了一張,寫下祝福,寄給我的朋友。我想,這該是件有趣的事情。
晚上我們一起找了間咖啡館,那裡別樣的裝飾風格很是惹眼。踩過啤酒瓶裝飾的地面上二樓,我們一起玩“天黑請閉眼”,刺激的殺人遊戲,曾在小說裡看過。邀請陌生的朋友加入,很是熱鬧吧。玩到凌晨,走出咖啡館,陪朋友一起去河邊放蓮花燈。七盞燈擺在腳下,點燃,盈盈的燭光映照著年輕的臉頰,小心翼翼地一盞盞放入水中,看他們許願,我若能許願,我想時光停留在這一刻吧。我在岸邊鼓著腮幫吹動花燈,看他們興高采烈的沿著岸邊跑動,還一個一個較勁看誰的跑得快。我覺得和這群孩子在一起,很讓我開心。那些傻傻的舉動,很久都沒再做過了。眼看著蓮花燈穿過橋洞,他們還是一個個不肯離開。我不知道每個人許下什麼願,我但願她們美夢成真吧。我沒有許願,也許是不相信了吧。那些薄而輕的希冀,真的有一天實現嗎?然而她們心裡是歡喜的,這就夠了。凌晨的西塘,很多燈都已滅,烏篷船也不見蹤跡。只有那閃爍的流光在水中搖曳。回去的路上,一起去吃燒烤,填補飢餓的肚子。唱著歌,有說有笑,這該是年輕的資本吧。
雪小禪筆下錦衣怒馬的生活不屬於我。我更是熱衷這些自然的天地合一。西塘古鎮,是水上的一座城。在重陽節夜遊,觀闌珊夜景,雖無乘船,倒也別有天地。古鎮,繁華落盡的背後,屬於另一個靈魂。
篇3:夢裡江南話古鎮
但凡去過江南古鎮的人,若問他對江南古鎮的印象,他會直觀地說出:“小橋、流水、人家”。小橋,流水,人家,成了夢裡江南的代名詞了。
小橋,流水,人家,的確是江南古鎮詩情畫意的直觀體現,也是江南古鎮最基本的元素,是構成古鎮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南古鎮,數不勝數,諸如周莊、同裡、南潯、烏鎮、木瀆鎮等,哪個名鎮不是小橋、流水、人家最美體現。
小橋是溝通兩岸的載體,可見橋在古鎮的重要性。古鎮的小橋大多是拱橋和石板橋,以拱橋最多。為何拱橋最多哪?其實,人們賦予了拱橋更多的文化內涵。當你坐在小船上,從小橋下通過,抬頭一看,就發現橋外有天,天外有橋;再轉過一個彎,就會驚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說到小橋,名聞中外的古鎮周莊,當初就是因周莊的雙橋而出名的。著名畫家陳逸飛思念故鄉,以周莊的雙橋為題材,創作了一幅名為“故鄉的記憶”的畫,在美國展出期間,得到一位美國石油大亨的垂愛,遂以高價買走。當美國總統訪華時,以此幅畫作為禮物送給了鄧小平同志,此畫也暗喻為中美的溝通之橋。從此周莊名聲大噪,享譽世界。
水是古鎮的魂,沒有了水,也就沒有了小橋。是水滋潤了古鎮的靈韻,滋潤了古鎮的人。有了水才有了小河,有了小河才有了小橋,才有了斑駁的兩岸,才有了枕岸而居的人家。
品味古鎮,要讀懂古鎮的歷史、文化和內在的神韻。每個古鎮就是一種當地文化的縮影,無數的古鎮文化,構成了夢裡水鄉江南鎮。
古鎮因名人而出名,名人也因古鎮而名滿中外。蘇州楓橋鎮的出名,是因為大詩人張繼的一首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不是張繼的這首詩,誰知道楓橋鎮?又有誰知道寒山寺?反過來,如果不是享譽中外的寒山寺,又有誰能記住大詩人張繼?比落第的秀才張繼出名的大詩人多的是,張繼算老幾?
自古江南古鎮出文化名人,魯迅、徐志摩、金庸等,數不勝數。在這些作家、詩人的筆下,處處體現古鎮的文化。是古鎮的文化滋潤了他們的童年、少年,這些文化已經深深烙在他們的心裡。在他們的大作裡面,處處體現了江南的文化的美,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就插入了江南古鎮文化元素,康橋,是英國劍橋大學所在地,徐志摩在劍橋大學讀書時寫的這首名詩,如詩句“尋夢?撐一支長篙,”長篙,正是江南水鄉撐船用的長篙,徐志摩在劍橋大學寫這首詩時,也忘不了家鄉的絲絲文化神韻。金庸的著名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面的人物、環境、地理的描寫,無不體現了江南古鎮的文化特色,人物如“江南七怪”,金庸幹嘛不寫成“北方七怪”;“煙雨樓比武”幹嘛不寫成“黃鶴樓比武”等,因為這些名家的骨髓裡已經注入了江南古鎮的文化細胞。
遊覽江南古鎮,不單是從視角上去滿足一種風景的美,更要讀懂古鎮的內在的美,如古鎮的歷史,古鎮的文化,古鎮的風俗,古鎮的久遠的文化積澱,這樣才能真正品味出古鎮的美!
猜你喜歡:
1.關於古鎮情懷散文
2.關於古鎮的散文
3.古鎮精美散文欣賞
4.關於江南水鄉的散文
5.描述江南小鎮的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