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論閱讀練習及答案
《讀通鑑論》是王夫之畢其一生心血完成的一部史論。《讀通鑑論》堪稱傳統史論中最系統最精彩的傑作,同時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進步的歷史觀和政治思想傾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讀通鑑論》閱讀材料
讀通鑑論
張綱少明經學,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闢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常慨然嘆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家之難,雖 生,吾不願也。”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餘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 問狐狸!”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
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萬人,殺刺史、二千石①,寇亂揚、徐間,積十餘年,朝廷不能討。以綱為廣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 吏卒十餘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後二千石多肆貪暴, 故致公等懷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今主上仁聖,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祿相榮,不願以刑罰相加,今誠轉禍為福之時也。若聞義 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雲合,豈不危乎?若不料強弱,非明也;充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 勇也;六者成敗之幾,利害所從,公其深計之。”嬰深感悟。明日,將所部萬餘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 服南州晏然。
天子嘉美,徵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乃許之。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張嬰等五百餘人制服行喪,負土成墳。
***《後漢書·張綱傳》***
張綱單騎詣賊壘,諭張嬰而降之,言弭盜者侈為美談。然綱卒未幾,嬰復據郡以反,綱何嘗能弭東南之盜哉!民行為盜,無以自容,使游泳於非逆非順之交,翱翔而終思矯翮②;抑且寵而榮之,望其悔過自懲而不萌異志,豈能得哉?張綱者,以緩一時之禍,而不暇為國謀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閱讀題題目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 危:高
B.率多求兵馬 率:大都,一般。
C.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 延:請
D.六者成敗之幾 幾:通“機”,關鍵。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B.思以爵祿相榮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C.公其深計之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D.餘人受命之部 杳不知其所之也
7.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
A.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
B.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
C.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
D.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
8.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舉孝廉不就,司徒闢為侍御史。***3分***
***2***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3分***
***3***張綱單騎詣賊壘,諭張嬰而降之,言弭盜者侈為美談***4分***
9.王夫之認為張綱勸降張嬰只是緩解了一時之禍,並不值得效法。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結合原文談談理由。***4分***
《讀通鑑論》閱讀題答案
5.A。【解析】危:畏懼,憂懼。
6.B。【解析】以:前者介詞,用;後者介詞,因為,由於。A 乃:才,副詞。C 其:表祈使語氣。D.之:動詞,到。
7.D。【解析】注意結合語境疏通文意。第一處,“散遣”應是承前省主語“綱”,不可能是“營壘”作主語,從而排除AC兩項;第三處,“任從所之子弟”講不通,從而排除B項。
8.譯文***1***雖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卻磨礪平民的節操,被舉薦孝廉,他卻不赴命***或就職***,後來司徒徵召他做了侍御史。
***2太守確實有罪,然而你們這樣做也是不合道義的。
***3***張綱單車獨騎到叛賊營壘,勸諭張嬰並使他降服,主張安撫***或消除***盜賊的人都把這誇作美談。
9.【答案示例1】不同意。張綱能在“穢惡滿朝,豺狼當路”的情況下,挺身而出,“單車”入敵營,對張嬰示以坦誠,曉以大義,並最終使之歸降,其責任感和智勇膽識都值得稱道。不應該簡單地從“嬰復據郡以反”的結果著眼予以否定。
【答案示例2】同意:民眾一旦做了盜賊,就會無法自容於世。讓反叛的民眾處在非逆非順的境地,難有順從的意願;讓其受到恩寵,得到榮耀,很難期望他能悔過 自懲而不再萌生反叛意向。張綱雖然有智有勇,但沒有從根本上平息寇亂,以致在他死後,“嬰復據郡以反”。***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