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高考化學試題提高複習效率

  整個高三的複習,都要認真研究並使用高考題,只有認真研究高考題,才能更好的把握複習方向,更有效的提高成績。學生使用高考題,不能陷入高考題的題海,只是做、做、做,而是找到規律,提高複習效益。

  

  一、如何使用高考試題?

  1、在一輪複習結束之後,再去做最近三年的高考套題。

  這個時候你的知識點已經複習完了,已經是開始訓練做題技巧的時候了。這個時候你要開始總結哪些型別的題目經常出現在高考中,近三年的高考題有哪些相似之處。如果你還有興趣,你可以比較最近三年高考題和再往前的高考題有什麼區別。研究了近5年的高考題之後,最好的結果是:你有能力評價一套試卷出的水平如何了。

  2、第二輪複習之後,每隔一個月,再做一次高考套題,這個時候就不用特別認真做了,去體會解題思路更重要。

  其實對於真題,最重要的是去研究、去體會,做多少次不是重點,如果你達到了我說的最好的結果,那麼你就可以鑑別試卷質量,自己做練習的時候挑質量更好***即最接近高考題***的試卷做,效率自然更高。有一些練習卷子,做了不如不做。

  3、要做好筆記。把本試卷中比較有特色的題目記下來,或反映一個知識點的特殊用法,或反映某種題型的解法,或反映一個絕妙的技巧。記錄的過程也是你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過程。也便於以後複習鞏固。

  4、我們先對試卷各題進行分類:答對的題、會做但沒得分的題、不會做的題。對於“會做但沒得分的題”要分析原因,是因為馬虎,演算錯誤,或是書寫格式不正確,要從中吸取教訓***這個教訓是慘重的,令人惋惜!***。對於“不會做的題”也要分析原因,是因為知識點不懂而不會做,或是方法技巧不知而不會,通過老師評講,使我們進一步鞏固相關知識點或學會相關題型的解法與技巧。

  5、還要使我們的思維再上一個臺階——改編試題。你對於試卷中比較得心應手的題目,可以試著改變它。改編試題可有下列方法:

  ①把已知條件改變或減弱,看結論有什麼變化,解法有什麼變化;

  ②改變結論的問法。如:把一個確定的結論改造成一個開放性或探索性的結論;

  ③把某個已知條件用另一種知識體系給出,從而增加不同知識間的綜合程度;

  ④把結論做已知,求解某個已知條件。即由“執因索果”改編成“執果索因”;

  ⑤把一個特殊的定性問題,推廣到一般性問題。

  二、如何以高考的角度看待問題。

  大多數學生對高考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問他高考考的是什麼,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知道考的是全部的知識點***不信問問自己***,這裡要告訴大家,確實是考知識點,但是如何考察的呢?高考各科基本上嚴格按照高考大綱要求,題目以3:5:2***基礎、中等、拔高***劃分比例,即80%屬於大眾化考生都會的,只有20%的分數是拔高題。那麼為什麼同學們做題時往往體現不出這個比例呢?

  第一是試題的設定問題。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在命題上,很多基礎分、中等難度的分數,往往要“轉”一下才能弄清題意,這個過程導致學生容易丟分,一般高考命題存在以下體現“命題組專家”的手法:1、概念混淆,導致誤導學生走彎路;2、知識搬家,將知識點換一種方式考察;3、隱含知識點,如需要作一步推導、輔助線等;4、知識再生,用陌生的概念來考察知識點,也就是好像不相關的話,但是卻指出了知識點是什麼;5、多個知識點綜合,其實只考察其中的一個或兩個,其他的知識點是干擾用,試題表面一目瞭然,卻容易出錯。

  第二是試題的分佈問題。

  基礎分、中等難度的分數並不是按照試卷的順序出的,有可能將基礎及中難部分放在難題的第一步、第二步,或者放在試卷的後半部分,尤其是理綜卷,造成學生不敢下手或者沒有時間下手導致丟分。

  同學們往往只是做題,卻很少關注題目是怎麼出的,因此暑假期間在做題時,多關注一下題目的考法,具體要怎麼樣才能形成我們所要的求解答案,也就是挖掘題型之間的共性,拿到題目後弄清題目的目的、缺失的條件,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知識點給缺失的條件補齊,這就是解題過程,本著帶有思考和挖掘的方式做題,才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