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本次四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題,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準確反映課改的實施情況、實驗教材的使用情況,力求體現基礎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題原則,全面考查四年級學生對教材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簡單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加強了對基本運算能力、用簡單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空間觀念能力的考查。現根據本次考試情況作如下具體的分析:

  一、試題分析

  四年級數學試題較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

  課程標準指出: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知識,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本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六個大題。試題整體較好地體現了層次性,其中:基礎題佔85%,稍難題佔15%。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絡生活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素材應來源於自然、社會和生活。本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實情況和知識經驗出發,選取源於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

  例如:一、1、通過百度搜索,找到與“2009年國慶閱兵”相關的文章約一千一百七十萬篇,這個數寫作*** ***,它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其中7表示7個*** ***。把這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 ***萬。 此題都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熟悉的事和物,便於學生聯絡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也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起到了導向作用。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空間思維。

  數學活動必須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組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的過程。本卷精心選材,考查了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實際能力。

  如:讓學生動手畫垂線和平行線等。

  這樣既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空間思維。老師在新課程理念下組織實施課堂教學中重視了學生的動手操作。

  4、滲透人文,體現關懷。

  在考查學生學習狀態的同時,試卷還注意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如卷首“溫馨提醒,親愛的同學:你好!經過一學期的學習,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讓我們插上智慧的翅膀,認真讀題、仔細答題,來感受豐收的喜悅吧。這樣,既拉近了學生與試卷的距離,有助於消除學生對考試的緊張與恐懼心理,使學生感到考試只是愉快的自我檢測和練習,同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二、質量分析

  1、認真思考,準確天空。

  學生做得較好,對基本的知識掌握得較紮實。其中第3題速度寫法,很多同學都落了單位“米”;第8題,這題形式較新穎,部分學生不理解。

  2、仔細推敲,認真辨析。

  總體情況良好,第5題用近似數來推算準確數最小是多少,較難。

  3、反覆比較,慎重選擇。

  全班對本題做得較好。

  4、注意審題,細心計算。

  由於部分學生的口算能力比較薄弱,在口算中出現錯誤過多。列豎式計算對末尾或者中間有 “0”的計算不理想。

  5、動手實踐,畫圖分析。

  做的比較好,也許是複習的時候教師指導的比較充分。

  6、活用知識,解決問題。

  此題有少數學生對第5題的題意不理解,有個別學生讀題不認真,粗心,造成了對題意的錯誤理解。

  三、對今後教學措施:

  通過前面對試題的分析,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除過要把握好知識體系,熟悉知識點覆蓋面之外,還要認真鑽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識與理念的結合點,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嵌入點,憑藉教學手段、方法,在教學數學知識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理解、掌握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從而達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最終目的。鑑於此,教學中我們應當做到以下:

  1、 多一些數學方法、數學思想,少一些知識轉移、搬遷。數學思想是在數學活動中解決問題的基本觀點和根本想法,是對數學概念、命題、規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質認識,是數學中的智慧和靈魂。所以,領悟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學中要鑽研教材,把握知識中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通過傳授知識,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數學方法,思考問題的數學思想。學生在學習了數學知識的同時,更能領悟到數學思想和方法,能熟練的對知識進行舉一反三式的應用,真正達到活學活用,使教學理念轉變,促進學習方式轉變,為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學習數學知識探索有效途徑。

  2、多一些過程探究,少一些知識陳列。數學知識起源於生活,是從實際應用中逐漸抽象、概括、演算、推理而形成的系統的、嚴密的學科體系,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開放的思路,就要以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為數學知識生長的基礎,對知識的生成,講授多一些過程性探究,通過學生主動性探究來理解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最終定義,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而實際教學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淺、簡單、枯燥的誦讀、機械式的演練教學不注重數學理性的、深層次的內涵,使數學教學浮於表面,不利於學生面對新理念指導下的檢測,不利於今後的教學和學生數學方面的發展。

  3、多一些以生為本,少一些教師中心。小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對貼近他們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經驗的學習素材,更能煥發出極大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長期的教師中心式的講授,會挫傷學生學習熱情,造成了學習的被動和教學的困境。數學學習中結合知識多創設一些生動活潑、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將學生放置於問題之中,容易啟用學生已有經驗和數學知識,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發現的思維品質,對數學學習有推進作用。以生為本,破除教師中心,要始終成為數學課堂實施教學的首要策略。

  ***二***

  本次四年級數學期末考試試題,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力求體現基礎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題原則,全面考查四年級學生對教材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簡單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和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加強了對基本運算能力、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空間觀念能力的考查。現根據本次考試情況作如下具體的分析:

  一、試題分析

  1、內容全面,覆蓋廣泛,各部分分值權重合理。

  試卷注重考查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養情況,也適當考查了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內容全面,共計六個大題。試題整體較好地體現了層次性,其中:基礎題佔90%,稍難題佔10%。

  2、取材比較貼近生活,評估了學生聯絡生活的能力。

  試卷題從學生熟悉的現實情況和知識經驗出發,選取源於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

  例如:一、12、向老師的身份證號碼是512222197610054236,他的性別是*** ***性。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空間思維。

  數學活動必須讓學生動手實際操作,組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的過程。本卷精心選材,考查了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實際能力。

  如:五、讓學生動手畫長方形、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用量角器量∠。

  二、質量分析

 

  1、填空

  學生做得較差,對基本的知識掌握得不紮實。第1題,這題形式較新穎,難度較大,學生不理解。我班只有5人做對了。

  2、判斷

  總體情況較好。

  3、選擇。

  全班對本題做得較好。

  4、計算。

  由於部分學生的口算能力比較薄弱,在口算中出現錯誤過多。列豎式計算對末尾或者中間有 “0”的計算不理想。再利用商的變化規律直接寫得數錯誤較多。

  5、仔細觀察,認真操作。

  做的不太好,也許是複習的時候教師指導的不夠充分,學生沒有變式的能力,把高做錯了。

  6、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此題有少數學生對第1題的題意不理解,有個別學生讀題不認真,粗心,造成了對題意的錯誤理解10月份搞成了30天。第2題把籃球和足球搞混淆了。第3題的解題思路不清晰。

  三、對今後教學措施:

  通過前面對試題的分析,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當做到以下:

  1、 多一些數學方法、數學思想,少一些知識轉移、搬遷。能熟練的對知識進行舉一反三式的應用,真正達到活學活用,使教學理念轉變,促進學習方式轉變,為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學習數學知識探索有效途徑。

  2、多一些過程探究,少一些知識陳列。對知識的生成,講授多一些過程性探究,通過學生主動性探究來理解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最終定義,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3、多一些以生為本,少一些教師中心。長期的教師中心式的講授,會挫傷學生學習熱情,造成了學習的被動和教學的困境。以生為本,破除教師中心,要始終成為數學課堂實施教學的首要策略。

  4、加強課堂管理,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我們班的學生來自趙家一校,他們的習慣太差了,不管是上課還是自習都愛說話,沒有自控能力。作業不完成。即使作業也是馬伕了事。

  總之這次考試總體成績與入學考試比較有所進步,但也存在著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更加註重理論聯絡實際,加強學生的計算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和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三***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次數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絡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突出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現將本次考試試卷進行簡要分析。

  二、試卷分析

  數學試卷分為計算、基礎知識、實踐操作、解決問題共五道大題。我們兩個班參加考試的共有74名學生,我對他們的得分情況作如下分析:100分4人,90分以上共49人,80分以上共20人,70~79分共有4人, 對他們的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作了如下統計:一班平均分92.62分,及格率100%,優秀率75%. 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2.5分.二班平均分90. ,及格率100%,優秀率56%,最高分100分,從統計的這些指標看,成績是良好的,達到了我的預期。 我對各大題的得失分情況作了統計,

  1.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失分最嚴重的就是應用題的4題,1小題、這是一道相遇題,另外一道是5題,平時做此型別題很多,但此次出的題我感覺學生不易看出題意,也沒有理解題意,多數寫成2小時量一次體溫,和幾時到幾時氣溫保持上升等等,按我們平時練習像這種題不該出錯,我在練習時沒有練過像時間這類似的題,學生感到陌生,這也是我的一個失誤,另外也由於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所以失分較為嚴重.好多學生根本沒有理解自己求出來的是什麼,他們能正確的運用數量關係,但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不夠。我想我在教學中要在這個方面有所側重,才能使我們的學生高分高能。

  2.填空這部分基礎知識,學生大部分發揮正常水平,較以前都有明顯的提高,這與平時的課堂訓練是分不開的。但也有部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深。答填空題和判斷題時不理解出錯的。比如一大題的8小題,這是找規律單元的題,出錯較多,一是沒有認真看題,另一個就是練習2——3個人的較多,出現4個人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反應不過來,以後對這些型別的題也要進行個別講解,引起注意。

  3. 計算方面十分理想,平時的教學中對基礎知識抓的緊、穩,對學生應掌握的知識訓練的到位。口算全班只做錯幾道,計算兩班做錯的也很少,這部分我特別滿意,這與平時練的多要求高有關,計算時我要求學生做到“一步一回頭”,不要到頭來算總賬,大多數學生對本冊計算知識點掌握得很牢固,僅有個別學生出現問題,計算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進措施:

  從試卷的方向來看,我認為今後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別學生在一些比較簡單的填空題、判斷中出現問題,並不是他們都是真的不會,而是有的學生不夠細心,比較浮躁,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獨立檢查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考試我發現看似簡單的問題,不少學生做錯,我有時也埋怨學生,但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問題不是出在學生身上,而是我對學上把握度上出了偏差,過高過低的估計了學生的能力,這是我教學上的弱點,今後我一定想辦法克服這一毛病。

  3、立足於教材,紮根於生活。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紮紮實實地滲透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忽視有些自己以為無關緊要的知識;又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緊密聯絡生活,讓學生多瞭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4、平時練習時要有針對性,不要讓學生泛泛做題,力爭做到優生吃好,一般學生吃飽,學困生吃了,既不浪費時間,又收到良好效果。

  5、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要急於求成,教學中要隨時隨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檢查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通過前面對試題的分析,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除了要把握好知識體系,熟悉知識點覆蓋面之外,還要認真鑽研新課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識與理念的結合點,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的嵌入點,憑藉教學手段、方法,在教學數學知識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滲透、理解、掌握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從而達到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最終目的。成績代表過去,經驗及時總結,我今後會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