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中學考試管理中重要環節。考試成績的好壞,試題質量的優劣、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依靠試卷分析解決。

  ***一***

  一、命題範圍及特點

  本次期中考試卷涵蓋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一、三單元的內容,共六個大題,題型包括填空、判斷、選擇、計算、操作和解決問題。試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體現了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合理性。總體來說,試題難易適中,設計合理,適合中上學生解答。

  二、總體情況

  四年級共有82人蔘加考試,總分5963分,平均72.7分,優秀人數34人,優秀率41.4%,及格人數65人,及格率79.2%.

  三、具體分析

  1.填空題:此題18分,共有18個空需要學生填寫,考查的都是前三個單元的基本知識,學生第5、6、9、10小題失分較多,原因在於審題不清,不動手具體算一下,隨便看一眼就做,造成失分。特別是第10小題,錯誤的運用我們所學的運算定律,不動筆算。

  2.判斷題:此題5分,共5個小題。錯得最多的是第4小題,題目為“從同一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三個面”,此題是正確的,這裡的“三個面”是指正面、左面、右面,但學生錯誤的把“三個面”理解為1、2、3個面。

  3.選擇題:此題10分,共5個小題。錯得做多的是1、4小題。1小題給出的的參考答案是B,但經過幾位數學老師的討論,我們覺得正確答案應該為C,這題題目存在一定的歧義。第4小題正確的答案有兩個,但學生只選了一個答案。

  4.計算題:此題36分,又分4個小題。第1小題:直接寫出得數,12分。此題雖然簡單,但學生做題不夠細心,所以得滿分的同學較少。第2小題:先想好運算順序,再用遞等式計算,6分。此題是一單元學習的內容,部分同學計算出錯,還有部分同學與第三單元學習的內容混淆,竟然用簡便方法來計算,所以造成錯誤。第3小題:用簡便方法計算,12分。此小題有6個小題,每題2分,都是第三單元運算定律的具體運用,但還是有一部分同學不能得分,特別是最後一個小題,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學生失分的太多了。第4小題:列式計算,6分。此題不能得分的原因是學生審題不清,不能正確運用計算符號和小括號,造成失誤。

  5.操作題:此題6分,2個小題,是對第二單元《觀察物體》的考查,題目比較簡單,但是還有部分學生不能得分。 6.解決問題部分:有四分之一學生應用題不會做,沒有得分,失分率較高。但大部分學生得分高。在今後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特別是第1小題,有一個干擾性的數字“23”,但學生審題不清,錯誤的把這個與題目無關的數字用來計算。但個人有一點小小的建議:第1、2、3小題要求用簡便方法和綜合算式來解答,我覺得對於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同學來說難度有點大了,如果他們不用簡便方法或者分步計算能把題目算對,我覺得也可以得分。

  四、改進與措施

  1.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舉一反三,力求讓學生掌握。

  2.對部分後進生老師要不遺餘力地教會計算方法,力求會準確計算。

  3. 要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多找些題型,多練習。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二***

  一、試題分析

  期中試卷包括各部分內容:基礎知識、基本應用、解決問題。試卷分為: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操作題、解決問題等,基本涵蓋了一至四單元的內容,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從學生實際出發,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教材內容為主,重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難度值不高。

  從總體上看,這次的檢測反映了本班近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從成績上看,大部分學生考得不是很理想。失分主要在計算題和解決問題上,存在的問題是粗心,計算掌握不紮實,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的題目,不認真審題。

  二、失分情況及分析:

  1 、判斷和選擇題目中,學生出錯的較少。

  判斷題的第3小題有學生出錯較多,36×125=7X125+8X125******,多數學生判斷為對號,究其因對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不清。錯題寫出正確答案或式子學生多數沒有正確完成。

  2、操作題作圖不規範。位置,方向不明確,圖上畫法不準確。

  3、解決問題的第5小題錯誤率較高,表現為:不認真分析數量關係,理解能力差,或綜合能力不強。原因可能是沒有認真讀題 ,理解問題的最後要求。也可能是受原來解題思維定勢影響。

  4.由於數學科目邏輯性較強,同時部分學生理解、計算能力差,學習比較吃力,加之個別學生性格內向老實,有問題不主動問老師,因而較難取得較好成績。期中考試暴露出的問題:應用題不求甚解、盲目亂列式子,四則混合的計算能力太差,也存在看錯題、看錯數字的馬虎現象。

  5、計算能力差。計算部分出錯比較多的是第2題“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學生扣分較多,分析其原因:簡便計算的方法掌握不夠牢固,練習量不足,因而沒有形成靈活的計算技能,還有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如計算後的檢驗習慣***都有很大關係。

  三、改進的措施

  1、針對學生計算能力相對薄弱,合理安排有關計算的練習,練習是運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學生的運算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但是,練習不是機械地重複,而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指導的學習活動。因此練習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明確目的。在練習前,教師要向學生詳細講明練習目的和具體要求。只有當學生明確了練習目的後,才能產生自覺進行練習的內在動力。

  ***2***有針對性。教師必須善於抓住學生在運算中出現的一些典型錯誤,通過有針對性地練習,使學生糾正錯誤。

  ***3***突出重點。題海戰術、盲目多練並不能促進運算技能的形成。教師要精選習題,突出重點地進行練習。

  ***4***形式多樣。練習形式多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運算過程中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2、針對大部分學生解題缺少方法或方法不夠靈活的問題,在重視基礎教學的同時,適當增加一些開放性題目的練習,以開闊學生的思路,期望能以此提高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3、要加強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要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另外,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嚴格要求。特別是課堂上要學會傾聽、認真書寫、仔細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