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小蝦教學反思

  在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小蝦》的教學中,老師還應該多注重從學生情感上培養他們對小動物的喜愛,這是值得反思的一點。小編在此整理了的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這篇課文是一篇寫小蝦生活習性的文章。通過作者觀察小蝦吃食、打架等細節的描寫,突出了小蝦有趣、脾氣不好兩個特點,抒發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我在教學本課時,從小蝦的有趣和脾氣不好入手。其中第三自然段主要寫小蝦的有趣。我在講解本段時,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中心句、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是如何圍繞中心句具體展開描寫的。然後再展開想象,品讀課文,感悟作者喜愛小蝦之情。三是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再通過學生的表演“它們吃東西的時候非常小心,總是先用鉗子輕輕碰一下食物,然後迅速後退,接著再碰一下,又後退,直到覺得沒有危險了,才用兩個鉗子捧著食物吃起來。”來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四是展開想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後再讓學生採用這種學法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並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質疑,解決問題。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在這篇文章中,小蝦吃食時的動作描寫,很好的表現了小蝦吃食時的謹慎。可是,我卻只停留在了抓住幾個寫順序的詞語上,到底作者怎樣生動地刻畫出小蝦吃食的過程,我並沒有透過我的教學讓學生去體會到。小蝦吃食的與眾不同正是這篇課文的精妙之處,如果能讓孩子體會出來,那孩子去寫自己的作文時,他們一定能比較容易感受到抓住特點來描寫的方法了。在教學中,孩子們的朗讀,反映出我自己的閱讀教學沒有讓孩子真正理解,沒有把小蝦的有趣之處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感受到,所以,讀的不理想。

  2

  前天和大家一起研究出了《小蝦》的教案,確實感覺這個教案不管是過程還是方法都很好了,於是就匆匆拿來用一用。殊不知一份好的教案要被很好的展現出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啊。

  一課時解決形近字花了太多的時間,只讀到第三自然段就下課了,二課時匆匆進入,一切都按照設計的流程,從三自然段入手,讓學生表演出小蝦吃食時和吃飽後的情景,引出重點的動詞和表示時間的詞語,然後再反推出小蝦真有趣這一作者的感受,從而有感情的朗讀文字。這個地方花了近20分鐘的時間,朗讀的感覺還行。進入到第四自然段的時候請學生自己默讀,感受小蝦的脾氣壞,淡淡處理了以下而已。本文需要讀寫結合,但是時間不夠了,沒有請學生用表示順序的關聯詞說話,也沒有進行說話的訓練,是本堂課的敗筆。

  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還擔心內容不夠,現在看來紙上談來終覺淺,教案需要在課堂中進行反覆修改。

  3

  《小蝦》是北師大版第七冊第四單元“可愛的小生靈”主體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寫小蝦生活習性的文章。通過作者觀察小蝦吃食、打架等細節的描寫,突出了小蝦有趣、脾氣不好兩個特點,抒發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語文課標中強調閱讀就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同時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有所悟。在教學時既要有知識的傳授,又有方法的指導、能力的培養,更有做人的指導、情感的體悟,各方面應靈活交融、不著斧鑿,才能達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統一。

  本著對課標的理解,我在教學本課時,從小蝦的有趣和脾氣不好入手。抓住有關的句子和詞語,引導學生以情為主,細加體會,暢所欲言,強調從整體理解課文,既不脫離課文又不限於課文,注意了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珍視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將探究發現的閱讀主動權、空間佔有權、時間支配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

  第三自然段主要寫小蝦的有趣。我在講本段時,主要是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喜愛小蝦的之情。在充分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再通過學生的表演,來加深對文字的理解。第四自然段主要講小蝦脾氣不好。在處理本段時,我通過多媒體向學生直觀演示小蝦生氣的樣子,使學生從視覺感官上能直接感受到小蝦生氣的動態,再通過朗讀,使學生和文字之間產生共鳴。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結合《小蝦》一文的教學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讀寫結合的方式

  本單元的主題是“可愛的小生靈”,教學重點之一是“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我還應該多注重從學生情感上培養他們對小動物的喜愛。作者怎樣知道小動物的可愛?是長期仔細觀察的結果。正因如此,作者才把小蝦的樣子、吃食、脾氣寫得活靈活現。我們在學習中不僅要學習作者寫文章的方法,更要知道作者是怎樣寫出來這篇文章的。如果課堂上激發了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那麼在寫作時他們自然會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

  文章第三自然段寫的是小蝦非常有趣,是文章的重點段,也是教師執教的重點,它是通過寫小蝦吃食很小心來說明的。文中具體寫了小蝦吃食是怎樣小心的:“先……然後……接著再……直到、才”等詞語,把小蝦吃食的有順序的動作寫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小蝦吃食很小心。為使學生體會這段話是如何寫具體的,我先用不同形式的讀理順文章,再找出表示順序的詞,並告訴學生:“有順序地說話能使人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最後讓學生用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語說一段話,學生在充分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後說:“放學後……”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我引導學生以讀段訓練為重點,著重注意一段話裡面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絡,這樣既承接了三年級的字詞句的訓練,又為以後的習作打下了基礎。這一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提高了能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二、小組學習的方式

  本課第三、四兩個自然段結構相似,第一句都是總寫小蝦特點,後幾句都是圍繞這一特點具體寫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第三自然段,在體會了小蝦有趣的特點之後,立足於學生的發展,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小蝦脾氣不好的部分,學生在學習中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獨立品悟的基礎上彼此交流。這樣不僅深入理解了小蝦的脾氣,還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在這篇文章中,小蝦吃食時的動作描寫,很好的表現了小蝦吃食時的謹慎。可是,我卻只停留在了抓住幾個寫順序的詞語上,到底作者怎樣生動地刻畫出小蝦吃食的過程,我並沒有透過我的教學讓學生去體會到。小蝦吃食的與眾不同正是這篇課文的精妙之處,如果能讓孩子體會出來,那孩子去寫自己的作文時,他們一定能比較容易感受到抓住特點來描寫的方法了。在教學中,孩子們的朗讀,反映出我自己的閱讀教學沒有讓孩子真正理解,沒有把小蝦的有趣之處讓孩子發自內心的感受到,所以,讀的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