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學習方法
四年級是同學們打好基礎的最好階段,所以學生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一、背誦
1.背誦時要理解內容,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背,其記憶量也越大。
2.要在讀熟的基礎上背誦,未讀熟之前不要急於背誦。
3.找出背誦內容與自己已有知識之間的接洽,這樣易於背誦。
4.根據自己的實際,擬定背誦的“量”,並要求在必定時間內背出。
5.邊讀邊記,比只讀不記效果好,單純地讀一般要40遍才幹背出,讀記結合10遍就足夠了。
6.背誦時,要注意間隔一段時間後的復背,這樣便不易忘卻。
7.背誦要有恆心。開始背誦時,往往前記後忘,這是難免的。這時千萬不要被暫時的困難所嚇倒。
8.兩個同窗為一組,你揹我聽,我揹你聽,互相提醒,互相改正,這樣加深印象,更易背出。
9.選擇最佳時間進行背誦,一般清早空氣新鮮,環境安靜,頭腦清晰;臨睡前,背好即入睡,有後來學習內容的干擾。
10.躺著背誦比坐著背誦更易於記憶,因為這時的大腦供血情況良好,但注意不要睡著。
二、閱讀
1.不動筆墨不讀書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讀書過程中,把你以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隨時用筆圈點勾勒出來。在你讀不懂的地方隨時用筆作個記號,待通篇讀完後再認真思考或向別人請教。
2.勤查字典、詞典
課外閱讀時一般沒有老師領導,在這種情況下,同窗們很可能會遇到許多 “攔路虎”。這時你可以請教你的第二任老師——字典,“他” 能幫你掃清閱讀障礙,同時也豐盛了我們的知識。
3.勤記筆記或寫閱讀心得
在讀書過程中,把書中精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恆,充實和豐盛自己的知識。讀完書後,可以把你的感受、受到的啟發寫在筆記本上。這樣不僅提高了你的閱讀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而且還養成了勤於動筆的好習慣。
4.勤于思考,積極討論
讀完一篇文章要回過火來想一想,這篇文章重要寫的是什麼,還要想一想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闡明什麼。遇到個人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讓別的同窗也讀一讀那篇文章,然後共同討論。施展大家的力量,可較好地解決疑問。
三、作文
讀中學就是要讀懂文章的思想內容、文章構造、文章所要表達得情緒。寫就是要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
按事情發展次序寫事
1、圍繞一個意思去寫,要把步驟交待明確。
2、可以運用“先、然後、接下來、最後”等關聯詞語。
3、還可以抓細節、抓動作使文章更活潑。
按方位的變更寫景
1、我們看到的景物不是靜止不動的一個畫面,沒有一個單純的景物,我們要注意方位的變更要交待明確。
2、寫各處的景物要抓住特色。
3、注意詳略得當。
動靜結合寫植物
1、文中不但要有靜態描寫,還要有動態的陪襯,這樣形象才活潑。
2、運用適當的形容詞,如:ABB、ABAB、AABB式。
3、運用適當的數量詞,如:一根根、一朵朵、一條條等。
抓住特色寫動物
1、描寫動物要抓住它的特色。使人一眼就能看到其非他物。
2、描寫動物的外形要按次序。
3、可以運用比方、擬人的寫作手段。
警示語
人性化的警示語,對人們有提醒的作用,有易於讓人們接受。
讀後感
可概括為概——聯——議——結。概就是概括你讀的文章的重要內容、中心思想或特受感動的句子,這部分是“讀後感”的次要內容;聯就是接洽自己或社會舉例談感受,舉1-2個事例即可,正反事例都行,這部分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議就是議論,將你所感的內容與原文相接洽,這部分是“讀後感”的精華所在,1-2句話即可;結就是總結,談自己的感受,對“讀後感”的總結。
看圖作文
如何寫好看圖作文,重要有兩點***以記事作文為例***
1、精確理解把握圖意
1***明確圖中說的是一件什麼事?
2***根據圖畫找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
2、參加合理的想象
無論是單幅圖還是多幅圖,都是靜止的畫面,如何讓畫面活起來,使圖中的內容還原於生活呢?就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置身於當時的環境中,我們的頭腦中要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就是途中的主人公。想象在這種特定環境中所想、所言、所聞、所感。這樣你的文章就會活潑。
二
1.學習與思考相結合
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的內容要認真研究,提出疑問,追本窮源。對每一個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內在聯絡,以及蘊含於推導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決問題時,要儘量採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要克服那種死守書本、機械呆板、不知變通的學習方法。
2.學用結合,勤於實踐
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質含義,瞭解從實際模型中抽象為理論的演變過程;對所學理論知識,要在更大範圍內尋求它的具體例項,使之具體化,儘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思維方法應用於實踐。
3。博觀約取,由博返約
課本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但不是唯一的來源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認真研究課本外,還要閱讀有關的課外資料,來擴大知識領域。同時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研究。掌握其知識結構。
4.既有模仿,又有創新
模仿是數學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學習方法,但是決不能機械地模仿,應該在消化理解的基礎上,開動腦筋,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而不拘泥於已有的框框,不囿於現成的模式。
5.及時複習,增強記憶
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必須當天消化,要先複習,後做練習。複習工作必須經常進行,每一單元結束後,應將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統化、深刻化。
6.總結學習經驗,評價學習效果
學習中的總結和評價,是學習的繼續和提高,它有利於知識體系的建立、解題規律的掌握、學習方法和態度的調整和評判能力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總結聽課、閱讀和解題中的收穫和體會。
三
一、小學生語文的學習方法
做任何事情就要講方法,方法得當就做得快,做得好。學習也是一樣。微觀具體的做法叫做學習方法,巨集觀整體的做法叫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也有整體的策略。我們先來談學習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在未來社會裡,“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對學生進行有關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語文的學習方法,有涉及語文整體的,有涉及語文區域性的;有基本的,也有具體的。關於語文整體的基本學習方法,中外教育家、學者、作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論述。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和多思考看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
關於對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字詞的學習方法,句子的學習方法,段的學習方法,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寫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詞的學習方法有:運用漢字的構造規律來理解字的方法,組詞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詞素分析理解詞語的方法,同義法的比較法,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詞義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學習方法有:擴寫、縮寫句子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用關聯詞語理解簡單複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學習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給段分層的方法,調整段中語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學習方法有:分段的方法,歸納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有:審題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選材的方法,組織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二、小學生語文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學研究的新興領域,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心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所謂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在學習活動中,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而學會學習的規則、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種在學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操作過程;這是認識策略在學生學習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我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四個問題:一是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二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生的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其學習方法;三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四是學習策略和認識策略的關係。
如何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呢?首先,重視學生的學習策略,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和能動作用。第二,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前提,學會學習包含著學生運用一系列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策略是造成其學習個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要考慮到他們學習策略的差異。第三,學習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地的活動,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選擇、使用、調節和控制學習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動。最後,學生的學習策略實施的過程,也是實行決策的過程。
通過對學習策略的分析,我們看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一種理性的認識或認知活動,一種思維或資訊加工的的過程,這也是學習活動有別於人類一般認識活動的特徵。
知識有簡單和複雜之分,簡單知識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詞彙學習,其難點不在於理解而在保持,因此,如何依據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保持成為促進簡單知識教學的主要問題。複雜知識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指概念、規則的學習和閱讀、寫作的學習,其關鍵是理解,而理解的實質是學生知道新知識內部各要素之間及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學習策略。
***一***注意策略。語文教師可以採用外部手段來控制學生注意,並激發學生採用適當的注意策略,以促進學習與保持。如“帶著問題讀書”可能並不是一種最佳的閱讀方法,而“讓學生先讀書,然後思考問題”,可能是一種更有價值的學習策略。
***二***編碼與組織策略。人們注意了的資訊要想能夠長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對資訊進行編碼和組織。無論是拼音、識字、閱讀教學,語文老師都需要經常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類排隊,找出規律,就是這種策略的運用。
***三***精細加工策略。如在閱讀和聽講時,一邊聽***或一邊看***,一邊做筆記,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策略,應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這一習慣。但真正要使筆記成為一種促進學習的技術而單純的資訊記錄,卻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教師講課時應注意語速不宜太快,複雜的、重點的內容要適當重複,對講課內容的結構、層次和重點應進行板書。
***四***複述與複習策略。如,學生為了記住漢字,必須一遍遍地讀寫生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教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邊閱讀邊背誦,將閱讀和嘗試背誦交替進行。另外,對於複雜知識的學習,複習策略包括邊看書邊講述材料、在閱讀時對材料的重點、難點和要點用畫線、圈點、加註符號等方式將其突現出來等。
這些都是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加以訓練。
三、小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語文教學發展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是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所謂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徵,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類。語文能力是一種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以語文概括為基礎的,由四種語文能力與五種思維品質組成的,有20個交結點的、開放性的動態系統。
概括是語文能力的基礎。對於小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現:聽的關鍵是“聽得好”.即會聽,聽得準確,抓住別人講話的中心,理解所聽內容的實質。這是在“聽”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現;說的關鍵是“說得清”.即逐步地掌握準確、鮮明、生動的口語表達特點,能做到用詞準確、詞達意明、語言通順、層次分明、修辭恰當、邏輯性強。這是在“說”中的概括能力表現。讀的要素較多,一是朗讀與默讀的閱讀形式,二是理解詞、句、段、篇和修辭結構的閱讀內容,三是分析段落層次、獲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脈絡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個方面都以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基礎。寫作能力發展也是一個概括化的過程。小學生從“說”到“寫”,從“讀”到“寫”***仿寫***兩個過渡,都要通過書面語言條理化地、生動地表達出事物的內在聯絡。這裡就有一個綜合提煉的過程,即概括過程。
由於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小學生語文能力時,要自始至終地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傳統將學生的語文能力歸納為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這種提法是正確的。如果說聽、說、讀、寫反映了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基本內容,那麼,不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差異則與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思維品質的差異密切相關。思維品質是智力活動中,特別是思維活動中智力與能力特點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它體現了每個個體思維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異。通常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個方面。這五種思維品質,是一個彼此聯絡、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