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考試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評價一套試卷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對試卷進行詳盡地分析。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以供大家參考。

  ***一***

  一、試題結構分析

  本次試卷依據新課改教材,覆蓋面廣,重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空間觀念以及解決問題的考查,客觀題的設定也比較合理,有一定的綜合性和靈活性,難易程度比較適中,比較真實地反映新課改後數學質量的現狀。本試卷包含六種題型,通過不同側面考查了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的合理性和靈活性。

  二、考核成績分析

  五年級共107人蔘 ,本次測試最高分98分,平均分為85分,及格率 93.5%,優秀率 81%;從學生情況看,學生的基礎知識總體掌握得比較好,基本功紮實,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部分學生知識點掌握不牢固,不會靈活運用。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審題不仔細,書寫不認真。部分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較差,解題思路不夠清晰,邏輯思維能力較弱。

  三、答題情況分析

  ***一***填空題

  填空題以基礎知識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出錯較少。

  其中第5小題:把一個長、寬、高分別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長方體截成兩個小長方體,這兩個小長方體表面積之和最大是*** ***平方分米。許多學生缺少實際生活經驗,不會思考,對求表面積之和最大理解不清。第6小題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計算,結果錯誤很多。

  ***二***計算題

  計算題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簡便方法***運用運算定律簡便計算***,出錯較少。個別學生的錯誤主要是因為馬虎,計算不夠認真,並沒有檢查的好習慣。

  ***三***選擇題

  第2小題誰是誰是幾分之幾,要把誰看作單位“1”混淆,第3小題學生立體空間觀念較差,因此部分學生選擇錯誤。

  ***四***動手操作題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第1小題畫對稱軸沒有問題。第2小題部分學生對逆時針旋轉,順時針旋轉總是記不清容易混淆,旋轉掌握的不牢固錯題較多。第3小題畫拆線統計圖錯誤較少。

  ***五***判斷題

  錯題較多的是1.真分數總是小於假分數。部分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不實、不透誤以為是錯誤的。

  ***六***解決問題

  總體上來說,學生完成較好。

  完成較好的題目有第1題、第5題。

  第2題,大部分學生解題的思路明確,求一共需要多少噸水泥?需要先求四壁和底部的表面積。可以直接利用公式計算,然後減去上面的面積就行了。然而,有一些學生要麼出現了計算上的錯誤,要麼對“每千克水泥可以抹0.8平方米”理解不透,有學生用求得的長方體魚池內壁和底面面積之和除以0.8平方米得出115千克水泥。還有些生用總面積乘以0.8平方米得出千克。

  第3題,這是一道看起來不難,錯誤率卻頗高的題。一部分學生因為試卷本身有錯誤,雖然老師在黑板上訂正過,但有很多學生在做題時沒有改正題目,而無從下手;還有一部分學生一看是數學書上的題目,把它當成數學書上的“四個角切掉5釐米”來算了,而這道題是切4釐米,你說學生有多馬虎。

  第4題,用排水法求物體的體積,這道題一是難在部分學生對用排水法求物體的體積知識掌握得不夠透徹,看不出這要用排水法求物體的體積。二是難在單位不統一,現在的學生都太馬虎,一看這題我做過,提筆就寫,寫完後也不管對錯。

  四、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精心設計練習,加強知識的整理。

  在教學中,除了設計一些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的基本練習以外,還要根據教學實際適當設計開放性的綜合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對答案不唯一的問題的解答,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探索和解決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以後小學學段學習中,即使遇到沒有見過的實際問題,學生基本上也能夠獨立解答出來。

  在教學中,要加強數學知識的整理和複習。複習課教學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和再現,要加以整理和溝通,將那些有內在聯絡的知識點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串聯起來,形成比較完整的網路知識結構,促使學生在複習中“溫故知新”,促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2、數學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就是說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一方面對數學有濃厚興趣且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師要加以引導,使他們有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教師要針對學困生的知識缺陷,做好補缺補差的輔導工作,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要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水平能夠達到小學學段教學的基本要求,縮小差距,這是我們作教師務必要為之而努力的!

  總之,此試卷測出了學生的水平,也測出教師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我將會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加以改進,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

  一、試卷分析:

  1. 試題結構

  試題內容涉及圖形與變換***佔 8%***.因數和倍數***佔25 %***.長方體和正方體***佔30 %***.分數***佔30% ***數學廣角***佔 7%***,試卷知識覆蓋面廣,幾乎覆蓋了教材所有的知識點,注重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2.試卷難易度

  試題分低.中.高三個不同檔次。比例按7:2:1安排合理。

  試卷難易比例比較恰當,有層次、有梯度立意明確,題量適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能力立意。既考察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考察他們綜合應用知識與技能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水平,試題形式能夠貼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解題規律,題型主要是“計算”、“填空”、“判斷”、“選擇”、“動手實踐操作”、“綜合應用解決問題”等六大類。

  3.試卷特點:

  命題立足課本,題材均是學生所學過的***熟悉的***內容;

  試卷內容基本扣緊教學重點.基礎知識部分,是對學生課堂上學習數學情況的考察,其內容大多來自數學教材,並注重在生活情境中考察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試卷從題目選擇到測試範圍,都能緊扣課標、依據教材,測試的視角放在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達到比較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試卷卷面分析

  第一大題:判斷,能考察學生的基本概念以及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涉及本學期每部分的重要知識點。判斷還考察了此題學生的思維靈活的能力,,但題意稍微變化,就容易出錯。此題也為教師們敲了警鐘,教學不能太死板,要靈活多樣,在發展學生的思維上下功夫。

  第二大題:基本概念。填空有12個小題.考察了學生對概念、規律的靈活掌握情況。

  第三大題: 選擇,全面考查了學生對教材中的基本知識情況及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第四大題:基本計算

  此題共有4個小題。此題考查學生的計算能力,內容覆蓋面廣、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學生對教材中的基本計算能力情況及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第五大題:操作與實踐

  這個題包括圖形與變換和統計。圖形的變換方面的知識,既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同時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統計 此題出得也很有技巧,即考察了學生統計能力,又考察了學生的質數合數倍數的概念。從這道題上也反映出 我們學生在自然常識 方面的不足。 第四大題: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第六大題:解決問題此題共有6個小題。此題是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並與現實生活聯絡起來了,培養了學的觀察能力和生活應用能力。

  做得較好的題型是計算題中的口算和解方程及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判斷題與操作題。這些題平時練習較多,計算數目不大,因而正確率較高。

  操作題中畫圖,學生基本上能正確地畫出對稱圖形並能畫出它的對稱軸,但對於順時針旋轉得到的圖形,畫法有誤,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旋轉的含義,旋轉後的圖形形狀和大小發生了變化。從這道題上可以反映出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靈活性上較差。

  在解決問題這部分中體積仍然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這些題有些是書本上的原題只是把資料改變一下但還是正確率較低 ,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學生審題不認真,造成丟分;2、學生不懂得畫草圖來幫助理解題意;3、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4、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有所欠缺,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

  五. 改進措施:

  1、 查詢自身不足,在以後的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充實自己,再去拓寬、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會發現問題並利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 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做前仔細審題,做時認真分析,做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學生平常要獨立思考,自已完成,書寫規範,作業工整,學會思辯,相互交流。我想這對小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強計算能力訓練,訓練步驟為先簡單口算,接下來較複雜口算,再四則混合運算,最後簡便運算,重點在於學生口算能力的訓練。口算要落實到每一天、每一節課、每一個學困生上。

  4、加強對立體圖形的面積體積計算公式推導地理解,並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5、加深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這是列方程解答文字題、應用題的基礎。

  6、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的分析運用應大力強化。

  7、在教學中重視優生培養,同時不要忽視輔差工作。

  總之,從學生對本次試卷的作答中,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給我們的收穫很大,這對我們以後的教學工作起了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