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複習隨筆

  語文課是一門積累語言,在語境中培養語感,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課程。那教學生複習小學語文的隨筆如何寫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學得多,考的少、是語文課程的特點。正是由於這個特點的存在,使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期末複習時覺得很棘手,不知如何入手。有些教師花了很多時間用於複習,但效果甚微,學生的成績沒提高不說,學生對複習還產生了厭倦心理。

  怎樣的複習才能讓學生在鞏固知識和方法的同時,提高語文能力,並讓學生對複習產生興趣主動進行自我複習呢?以下幾點可以給教師們一些幫助。***下文轉自劉新奇的《如何進行語文期末複習》

  ***1***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係。

  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時時、處處可以學語文,用語文,複習階段也是一樣,不能把複習內容侷限在書本里、課堂上,而要把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拓寬知識視野,發展思維能力。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如鼓勵學生多讀讀課外書、報紙,多看看電視新聞,多寫寫觀察日記,多關注人生百態,多說說生活見聞,多議議社會熱點、焦點;另一方面,注重拓展延伸,要指導並鼓勵學生運用課內學到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處理好打好基礎與鞏固提高的關係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一個紮實的根基,才能築成穩固雄偉的大廈。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更是這個基礎的基礎,因此,語文複習必須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落實,展開拉網式的既顧及全面又突出重點的拼音、字、詞、句、段、篇的系統複習,並憑藉拼音、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系統訓練。在此基礎上,還要促進學生的觀察、思維、理解和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學習方法解決實際需要的綜合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儲存與提取、重組與整合、理解與運用、分析與綜合的基礎上,提高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體把握能力。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3***處理好自主複習與老師指導的關係

  教師要儘可能多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儘可能多地給予自主複習的機會,堅決擯棄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讓知識成為學生自己的思考結果。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練習、討論、交流,老師彎下身子走近學生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實實在在的巡視和指導,教師儘可能瞭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儘可能給予有效的指導,儘可能發現普遍的問題,以利於針對性的講評。學生能夠解決的,教師不包辦代替。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加倍關心。複習過程中,可讓學生自己確定最需要複習什麼,自己梳理知識和題目呈現形式,自己總結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與同桌互相出題目考查等。教師考慮得最多的是哪些地方需要講解,哪些地方需要指導,怎樣指導;說得最多的話是啟發的話、點撥的話、激勵的話;做得最多的是巡視、傾聽、參與、引導和賞識;重點是引導學生尋找知識規律,歸納複習方法

  二、 期末複習要體現“四性”

  ***1***體現目標性

  複習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著複習計劃、複習過程的設計和複習質量的好壞。目標明確,能增強複習的針對性;反之,則導致複習出現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學生無所適從,容易挫傷學生的複習積極性。我們應做到:①明確新課標闡明的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總目標是“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具體目標參照課標中的各年段要求和教材的教學要求;②清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③吃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特別是單元訓練重點;④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差異,能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和發展。前兩點就是我們常說的語文教改的方向,後兩點則是課堂教學的實際。有了方向,又能從實際出發,做到了有的放矢,這是抓好複習工作的關鍵一步。

  ***2***注重系統性

  教師要以大綱和教材為依據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理清知識線索,建立知識系統,組建能夠涵蓋教材知識能力結構的網路。以點連線,以線結網,使語文複習形成系統化、網路化。從巨集觀上,對拼音、字、詞、句、閱讀、習作、口語交際與實踐活動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識要點、能力要求與題目呈現形式。從微觀上,對每一知識點和能力點還需進一步細化、歸類。

  ***3***講求序列性

  複習不是簡單地重複舊知識,而是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重新組合,因而必須循序漸進,做到有序地進行精講精煉,使複習指導具有一定的步驟、過程,從而達到複習的深度。一般情況下,複習課可以按照“講、練、評、測”四步設計複習程式。如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互改:①講,呈現已經歸類的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互改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重溫互改的方法***抓住標點、否定詞與疑問詞進行***;②練,運用方法進行相應的鞏固練習;③評,讓學生說說運用哪種方法來互改的,並說說理由,最後談談有什麼收穫;④測,進行綜合訓練和測試,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利於查漏補缺。

  ***4***突出方法性

  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知識重要,方法更重要。在複習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複習中分析比較、歸納總結,舉一反三,自悟規律,掌握學法,由“復好”向“會復”轉化。例如,複習劃分層次的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驟引導學生學習:讀,瞭解內容;做,圈畫關鍵詞句;想,句子之間的關係;說,劃分層次的原因。重點是圈畫關鍵詞句。這樣,學生在切實有效的實踐活動中較易掌握抓住關鍵詞句劃分層次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期末複習要促進三個轉變

  1、變單項訓練為加強綜合練習。

  以往的畢業複習,以“基礎訓練”中的拼音字、詞、句、修、邏、點的練習題型為主要題型,加上判斷題、選擇題,走的是單項的機械的訓練的路子。大修訂教材本著“減少頭緒,加強綜合”,“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的精神,在“積累•運用”中刪除了原“基礎訓練”中拼音、字、詞、句、修、邏、點的單項練習。因此,本屆的畢業複習,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搞單項練習,而應以語文能力的綜合練習為主。

  2、變強調“標準答案”為尊重個性差異。

  為了能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在畢業複習中,大搞唯一答案的練習,生怕學生越雷池一步,這樣會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今年的複習,必須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基礎知識的複習中,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複習的時間上和複習次數上,不搞一刀切,在閱讀方法的複習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使學生的見解更加多元,體驗更加深刻。在作文練習中,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要摒棄千篇一律範文式的指導方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想像。發現學生抄範文、套範文、要予以疏導,做到此類事不發生或少發生。

  3、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建構。

  在複習中,要改變多做題、少思考甚至只做題不思考的做法,引導學生在練習中思考,做到同化和順應。通過對知識的歸類練習,讓知識同化;對教學薄弱環節要強化練習,或改變學生的思維慣式,做好知識的順應。如閱讀中要把整體把握思想內容和探究重點詞句結合起來,防止對思想內容的淺識輒止,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在習作

  篇二

  小學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的運用能力。高年級的閱讀重點是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等。

  閱讀理解考察的內容包括:理解詞語,體會句子的含義,概括段落的主要內容,揭示文章的思想以及對文章關鍵人物的評價等。

  篇三

  複習內容:

  1、 複習字詞。

  2、 複習形近字,形聲字,多音字,近反義詞,詞語搭配。 3、 複習句子和標點符號。 4、 複習日積月累內容。 5、 訓練閱讀能力。 6、 作文。

  7、口語交際與綜合性訓練。

  複習目標:

  1、漢語拼音: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識字寫字:能準確認讀本冊生字,並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能正確理解、運用這些生字。學會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詞語:掌握本冊詞語,認讀並聽寫詞語,會造句,找出部分近義詞和反義詞,給詞語歸類,排列詞語,搭配詞語。正確填寫量詞。

  4、句子: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5、口語交際: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其基本內容,能較完整的複述課文內容,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態度大方,口語情楚,有禮貌。

  6、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練背誦指定的課文,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的大意。複習三種順序:時間順序、事情發展的順序,方位順序。

  7、習作: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能按指定的段式寫一段通順的話;在寫話過程中能正確使用逗號、句好、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

  複習重點難點:

  重點:生字、詞語。名言警句、古詩的識記。

  閱讀能力的訓練和習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