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學畫畫

  讓小孩子學畫畫的好處非常多,一可以激發小孩子的想象力,二可以讓小孩子對生活的沒有更多的認識,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學畫畫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孩子學畫畫方法篇一

  一、鼓勵是第一位的

  小孩子學畫畫最需要的是認同和鼓勵,一是因為他們的技能很淺,沒有辦法做到標準。二是因為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與大人的不一樣。所以在指導小孩子畫畫時,不要用一個大人的世界來看小孩子的畫。如果不懂得這一點,那麼對小孩子學畫畫不但沒有幫助,而且可能會扼殺小孩子的想象力,以及畫畫的興趣。所以多給孩子愛與鼓勵是非常重要的。

  二、儲存孩子的畫

  對於孩子的畫要進行儲存,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進步。通過儲存畫這種方式來表達家長對孩子畫的認可。利用這些儲存的畫,告訴孩子們畫的進步在那裡,還有那裡有改善的空間。要注意談話的技巧,如”這畫非常棒,太好了,這裡如果這樣畫的話,就更完美了。”一次就指出一個問題。這樣才不會損害到小孩子學習畫畫的信心。

  三、開啟孩子的眼界

  畫畫要積累很多的素材,這些素材可以通過看畫展來積累,也可以多到自然中觀察景物和閱讀童話故事來獲得。

  四、營造一個好的環境

  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是很難一個人在那裡畫畫的。你要培養他的興趣愛好,所以你要花點時間和他一起作畫。孩子是非常喜歡模仿大人的。你畫什麼,他也會跟著畫什麼。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聽課,效果會更好。

  教孩子學畫畫方法篇二

  一、要儘早訓練孩子識別顏色的能力。

  從孩子出生幾個月起,就要訓練孩子感知和分辨顏色。可以先給他紅色的東西,然後給他黃、綠、白、藍等顏色的東西看,再不斷教孩子識別周圍的顏色。

  二、充分讓孩子自由活動,培養孩子濃厚的興趣。

  當孩子一歲時,就可以指導他用彩色大號蠟筆在紙上塗畫。不管孩子怎樣畫,家長都不要干涉,更不要強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要鼓勵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想像去表現,去創造。

  三、要為孩子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

  一是物質環境,父母應把孩子的住室佈置得優美,富有情趣。如在房間裡放上些工藝品,在牆壁上貼幾幅兒童畫等等。形成一個對孩子具有感染性的藝術環境,以喚起孩子的想像力。同時,家長還應常帶孩子到室外觀察動植物和其它實物,豐富孩子頭腦中的具體形象。二是心理環境,父母要經常給孩子以鼓勵和讚揚。對三歲以前的孩子,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興趣,促進其身心發展。孩子只有在心情愉悅的環境中進行活動,注意力才能集中,才會更富有想像力。

  孩子學習畫畫的好處

  1、記憶能力的提高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塗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但是這並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裡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雲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喔!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裡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於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內容並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復,只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2、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侷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3、想象能力的提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鬍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隻手……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隨意塗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4、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裡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世界時候,通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產生了。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幅畫都是孩子真實內心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告訴您一個小祕密:如果孩子的塗鴉中線條生硬、混雜、重疊,顏色暗淡,這些說明此刻他或許正有不良情緒。相反,如果孩子的塗鴉線條柔和、豐富,顏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5、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所以說,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6、繪畫過程鍛鍊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塗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

  從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和兒童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孩子繪畫是一種加強記憶力,促進孩子觀察力,培養孩子想象力的過程。它是由微妙精細的觀察能力、形象的思維能力、高效的記憶力、創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協調運動和豐富的表達能力組成的。這些能力可是補品不能輕易辦到的啊!

  7、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

  繪畫也是一種藝術,它跟音樂、舞蹈一樣富有魅力,可以說是人類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成人的繪畫作品,都附帶了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要知道,沒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無生命力的。所以,要想您的孩子從小具有藝術細胞,不妨讓他試試!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