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學會獨立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面臨很多選擇,需要他們獨立判斷和麵對。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教育孩子學會獨立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父母教育孩子學會獨立方法

  1.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今天穿灰褲子還是紅褲子?”在處理孩子自我生活管理的問題上,父母基本上可以放手,讓孩子學會自主選擇,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當然,一些比較難的事情,如繫鞋帶,家長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當孩子成功繫好鞋帶之後,對孩子所做的努力要及時做出肯定。要正確看待在生活技能學習過程的反覆現象,記住父母的期望值與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時,才能調動孩子的自理積極性,促進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2.允許後果的發生

  父母也許都有這樣的經歷,您越是不冷靜、越是督促、批評、越是替孩子著急,可事態的發展往往卻不能隨著您焦急的心情而順利進展。那麼您不防保持冷靜和快樂的心情,放棄與孩子的權力鬥爭,把責任交給孩子自己,這也本應該就是孩子自己的責任。放開手讓孩子去做,允許孩子做錯,允許一些自然後果的發生。關鍵的是後果發生後,如何讓孩子在補償後果中嚐到東西,如何去鍛鍊和實踐社會。

  3.別急著告訴他們答案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你是怎麼想的?”在孩子自己第一次學習時,父母就應該讓孩子養成自己學的習慣,遇到問題讓孩子學著自己去思考;而對於那些已經養成依賴性的孩子,父母抱著逐漸放手的原則,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就到位。孩子在學習的整個時間裡,給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不要看管學習過程,要看結果。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學習途徑和方法,總結失敗,吸取教訓,鼓勵他上進。做孩子學習的指路人、幫助者、鼓勵者,而不是孩子學習上監視者、批評者、管教者。

  4.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我覺得可以去動物園實地考察一下。”行為依賴於別人是可怕的,那麼思維依賴於別人是更可怕的事情。想是做的前提,不會思考,不知道去思考的人,如同沒有靈魂一般。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讓孩子學著自己去思考,讓孩子的思維活躍起來。

  八招讓孩子學會自立

  1.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最初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裡,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長應該逐漸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這樣才能有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2.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由支配

  有位聰明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有時是玩,有時去讀自己喜愛的一本書,有時是畫畫,當然,有時忙來忙去什麼也沒幹成,但是孩子逐漸懂得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做計劃。

  3.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一年級的小學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長拿不定主意。有位家長卻特意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媽給你準備了小板凳……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站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4.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困難家庭的生存環境,為孩子創造了艱苦鍛鍊的條件。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順境下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有經驗的家長多是想辦法給孩子設定一些困難,而且不限於生活方面的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優秀品質。

  5.給孩子一個衝突,讓他自己去討論

  孩子在一起難免有矛盾,這個解決矛盾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如在排黑板報、排練節目時,自然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爭論,在孩子平等的爭論和探索當中,得出最後的正確結論,必然是十分寶貴的。

  6.給孩子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把有些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但是要在事前為他提供有關情況,幫他分析各種可能,並且還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選擇了,自己就要負責任。

  如果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可先讓她看看小組活動,本來家長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不走了。此時,家長可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7.給孩子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問題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走向成功,所以家長的任務應該是隻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

  8.給孩子一個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需要成人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位家長是這樣做的:他的孩子特別愛玩泥,開始家長覺得孩子沒出息,可後來發現孩子捏泥人捏的活靈活現……於是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捏,這叫泥塑,好好練,出點自己的新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