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孩子方法

  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優秀人才?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長?新加坡人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和我們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在許多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卻頗具特色,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新加坡教育孩子方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加坡教育孩子方式

  新加坡人特別注重家庭教育

  新加坡人十分重視家庭品德教育,積極努力地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新加坡的家長常常憑藉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或各種形式的遊戲培養孩子的規範意識,從而讓孩子知道這些規範,並自覺地按照這些規範去行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訓練他的紀律性,併為他將來成為守法公民打下牢固的基礎。

  新加坡人從小教育孩子懂禮貌

  這一點和中國的教育很相同,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新加坡人也十分注重文明禮貌,提倡文明禮貌無疑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的友好關係,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教養的程度。在這方面,新加坡人與中國人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新加坡人請求別人幫助時,要真誠地說“謝謝”,而不能認為是理所當然,置之不理;當妨礙了別人或給人帶來不便時,要主動說“對不起”、“麻煩您了”而不能不表示你的歉意;當別人向你賠禮道歉時,要回答“沒關係”或“不要緊”,而不能得理不讓人,更不能不依不饒,無理取鬧。

  新加坡教育孩子理念:從小做“有錢人”

  從小灌輸儲蓄的觀念

  從小灌輸存錢的觀念,是兒童學習理財的基礎。雖然年幼孩童可能無法瞭解存錢的觀念,但家長可以引導他們認識和分辨不同面值的貨幣。

  儲蓄的方式,以及要儲存多久才能達到存錢的目標,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來設定。年紀越小的兒童,注意力越短,因此所設定儲蓄目標應是在較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家長可以通過給予小朋友們貼紙等小物品作為獎勵。例如華僑銀行萬能儲蓄寶計劃提供了“貼紙和卡片”的方法。小朋友在每存2元后,就可獲得一張貼紙。在存了50元及收集了25張貼紙後,就可以到華僑銀行的分行換取禮品,這將有助於培養孩子定期存款的習慣。當他們看到存款數額增加時,就會受到鼓舞而持續下去。

  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兒童,在教導他們如何存錢時,可以把儲蓄的時間拉得更長。建議他們儲蓄幾個月後才購買想要的玩具以作為獎勵,如此一來,他們的耐心既得到培養,獲得的滿足感也更持久。

  2四個存錢罐,四種途徑

  隨著孩童對把錢存放在存錢罐的儲蓄方式更為熟悉,家長可配合灌輸一些更復雜的理財觀念。他們可為孩子準備四個存錢罐作為不同途徑:開銷、儲蓄、投資、慈善,以教導灌輸孩子“存放一些、投資一些、分享一些和花費一些”的理財習慣,此外也可以培養他們的憐憫心。

  與此同時,家長也可為孩子在銀行開設儲蓄戶頭。當孩子的存款積累到一定金額的時候,家長可帶他們到銀行並把錢存放入儲蓄戶頭以賺取利息。家長也可用一對一的方式“填補”孩子的存款,模擬存款通過賺取利息而增長的情況,以更有形的方式讓孩子學習理財。

  3花錢要有預算

  跨入小學階段是開始正式教導如何編制預算的啟蒙年齡,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已有零用錢可支配,而他們也已經具備基本加減計算的能力。

  在開始的時候,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零用錢,隨著孩子對零用錢的管理越來越獨立及有信心,再逐漸縮短給錢的頻率***例如幾天給一次或一週給一次***。家長應該對零用錢的使用設下明確準則。若孩子在一週未滿前就花光所有的零用錢,那麼與其給孩子額外零用錢,不如尋找其他解決方法,可讓他們帶便當上學,以教導他們在財務方面能夠自律。

  在實際財務預算管理方面,家長可協助孩子吧零用錢分成四部分:10%用於購買想要的東西;60%花於每日必需品上如飲食和交通;20%以備不時之需***應該存入儲蓄戶頭內***;以及10%作為慈善用途。

  特地規劃出一筆存款購買想要的東西,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獎勵,這讓存錢的過程更有趣。

  4減少浪費,可以儲蓄更多錢

  學習分辨必需品和奢侈品以及減少浪費,也是學習理財的重要過程。讓孩子參與日常用品的購買過程是教導這個概念的簡單方法。在購買過程中,向孩子解釋什麼是必需品,什麼是可有可無的。

  與此同時,也讓他們注意產品的標價,以及同類產品中有哪些提供了折扣,哪些在搞促銷,讓他們學會比較價格和進行選擇,甚至讓他們為購買的物品付款結賬,讓他們切身瞭解減少開銷就可儲存更多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