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動學習的孩子怎麼辦

  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習好,但是學習好是有條件的,條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學習是主動的。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方法

  1.在生活、學習兩方面給予孩子主動權。多數乖孩子習慣了一切由父母包辦,為了不引發自己和家長的衝突,孩子就完全聽從家長的安排,孩子怎麼能主動呢,他已經被剝奪了主動的權力。這樣的孩子,不僅僅是學習不主動的問題,而且生活中一切都是不主動的。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各方面的主動權。家長只能起監督、指導的作用,家長“出謀劃策”,選擇權、決定權是孩子的。

  2.培養孩子正確的自我意識,明確學習目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讓他學會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讓孩子懂得自己的成長、進取、退步或停滯,都跟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直接有關,別人和環境只是間接原因。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的,讓孩子明確學習對於他自身真正的意義。目的明確了,孩子才能更好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3.引導孩子在集體中主動做一些事情,培養自信和責任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孩子原來自由散漫、任性、自卑、無責任感的缺點,並將此遷移到學習上,對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大有裨益。讓孩子明白主動是積極的,是充滿創造和快樂的。鼓勵孩子在主動學習中收穫快樂。

  4.引導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家長監督,讓孩子主動實施。家長要學會欣賞孩子,欣賞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並及時給予鼓勵,時間長了,孩子就一定可以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讓孩子主動學習的策略

  首先,聽取孩子真實的意見和想法

  建議這位家長不妨暫時放下焦慮的心情,先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通過重點中學的考試”究竟是誰的需要,是您的,還是孩子自己的?如果這個願望只是您的,孩子並無此想法,那麼我們就無法要求孩子通過主動學習來滿足我們自己的願望***儘管這個願望是為了孩子好***。所以和孩子一同分析他目前的學習狀況,聽取孩子真實的意見和想法,確定一個真正符合孩子學習和心理狀況的考學目標就非常重要了。

  其次,讓孩子真正瞭解學習的意義

  家長要知道,親子關係是一個穩定的平衡共同體,一方的強勢可能恰恰成就了另一方的弱勢。當我們過於介入孩子的學習過程,孩子就傾向於認為:“學習不是我的事,是媽媽***爸爸***的事,學得不好他們自然會替我著急和想辦法提高的。”所以,要想讓孩子在學習方面變得強大,父母自己首先要“示弱”,從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退出一些,讓孩子真正瞭解學習的意義:“學習人生存和探索世界的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知識,取得好成績,是美好又開心的事情。”而不是僅僅用功利性的用“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考上大學,找到好工作”來引導孩子,這反而容易使他厭煩和焦慮。

  第三,理性分析孩子當前的學習狀態,看到孩子學習的優勢和積極因素

  這個孩子每天能夠自覺完成作業,這說明孩子在學習上並非像家長認為的那樣“不主動”;您希望孩子考重點中學,這說明他的成績應當還是不錯的。如果家長能夠多看到孩子的優勢及時給他鼓勵,他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