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麼和孩子溝通技巧

  父母把學習成績看成孩子的唯一,而有時候忽略孩子的需求,那麼此時父母應該通過溝通舒緩孩子的情緒,下面小編整理了父母和孩子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父母和孩子溝通技巧01

  1、通過提問回答方式

  家長認為只要家長說了孩子聽了,問題就解決了。但小孩會慢慢對大人的話產生疑問。所以作為家長要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方法,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詢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儘量不要用反問句和陳述句,同時要儘可能地聽孩子說。提問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家長在這方面需要加強學習。

  2、多用尊重和理解方式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知識和見識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這時就要家長改變方式,要用尊重和理解方式去交談。可以主動去了解孩子所關注的文娛活動、熱門話題,和他們進行交談,而不是把考試成績當成與孩子交流的唯一話題,這樣親子間才可能有話可談,有事可商。

  3、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家長不能僅僅立足於語言溝通的方式,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比較喜歡音樂,那就採取音樂的方式,循循善誘。家長的語言符號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多種新穎的溝通方式,容易增加情趣。常規的溝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興趣和能動性。

  4、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這點很難做到,有些家長擔心會因此失去家長的威信,可以讓一位比較適合的家長扮演此角色。孩子跟你進行聊天后會把遇到的問題告訴你,家長就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進行引導孩子,繼而幫助他成長。

  5、溝通是一個彼此協商、讓步的過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必須的,只有有效愉快的溝通還能孩子和父母家庭才會越來越和睦,孩子才會越來越懂事。在溝通的路上,家長要不斷改進和學習。

  父母和孩子溝通技巧02

  一、多鼓勵少責備

  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夠,因此當小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多給予鼓勵和指導,並儘量讓孩子知道自己不對的地方在哪裡,不要用責備的辦法使幼兒承認自己的錯誤,應該督促幼兒改正錯誤,多給予他一些鼓勵,以期待他的下一次進步。

  二、多尊重少強迫

  尊重是溝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小孩子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大人歡用自己的方式與立場去強迫小孩與自己做相同的事情,而忽略了對方的想法。要知道小孩子同樣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僅用自己的方式去與幼兒溝通,而不考慮他們的想法,我想這樣的溝通方式最後一定會導致失敗。 尊重小孩的基礎上再與小孩溝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大人往往不準小孩看電視,但是父母在強迫小孩子離開電視機以後自己卻死守著電視臺的各種節目,這樣做幼兒會感覺到不公平,是極不正確的溝通方法。

  三、多期望少比較

  "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 是天下父母親共同的期望, 所以父母對小孩子期望過高也是影響溝通的重要因素。雖然父母對小孩有所期望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很喜歡將自己的小孩與別人的小孩做比較,甚至於父母對子的期望多少參雜著自己自私的成份。希望借子女的成就,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樣會直接影響自己和子女的溝通。更有的父母直接指出自己子不如別人的地方對孩子進行責罵。這樣做對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會使幼兒在以後的與人溝通中產生自卑心理。如果換一種方式與幼兒交談,讓幼兒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就會使孩子思想上產生無限的動力,朝父母期望的方向發展,事半功倍。

  四、多建議少命令

  當與小孩進行溝通時,務必要多用建議的方式,儘可能提供幾項不同的建議來供幼兒參考,並觀察幼兒的生活習慣,從旁邊協助和指導幼兒,誘導孩子去。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小孩子也會罵人,但是如果你仔細聆聽會發現小孩子所說的話全部都是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小孩子的思維繫統發展特點決定了模仿是們學習的最佳方法。我們的父母如果用多建議少命令的話,比較容易讓小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